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折不回的老魏 一脉相承的家风——追忆大荔移民老魏

百折不回的老魏  一脉相承的家风

——追忆大荔移民老魏
文/六柏堂主 

大千世界,纷纷扰扰,芸芸众生不过是一粒黄沙,一颗尘埃。不过再贫瘠的土地也能孕育出崭新的生命,再寒冷的冬夜也会迎来旭日东升。世界在变,但精神永存,或许这正是老秦人的风骨!

唐顺宗丰陵前的漫涨村,就是我的家乡。它北倚金瓮山,看岁岁年年柿柿红;南俯万顷沃野,眺风吹麦浪五谷香;西邻曹村重镇,闻锦屏书院文脉长;东望頻阳古城,迎秦时明月将与相。故园民风淳朴,人杰地灵,重德尚武,乐善好施,耕读传家,美誉四方。不仅有“财富如秋汛溢岸,缓缓漫涨,日子像芝麻开花,节节攀升”的美好寓意,更有着跨越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上千口人的街坊四邻。

漫涨村春光

古村任姓为主户,另有程、马、刘、齐、杨、陈、卢、康、魏、丑等诸姓。魏寅生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由三门峡库区迁来的大荔移民,人称老魏。说起来我们两家还很有缘分。寅生叔和我父亲年龄相仿,脾气相投,几乎天天见面,不是拉家常就是搓麻将。喝一杯青茶品日月,来半壶老酒醉人生,端起的是沧桑,喝下去的是友情。寅生叔的二儿子合文是我的小学同学,三子合乾是我从小玩耍到大的好友,更巧合的是他转业后安置到渭南新华书店工作,而我妻和儿也居住在渭南市,一来二去,和魏合乾走得就更近了。我曾经赠他自己主修的《任氏家谱》,他也送我《渭南历史文化丛书》和摹古日历雅赏。在一次和魏合乾相聚时,他郑重其事地递给我一本《魏氏家谱》样稿,让我看后写篇序文。一个搞科研的竟然关公面前耍大刀,实在是高看我了?!再三推辞,好友仍是态度坚定,诚意满满,我也只好从命,尽力而为。 

首先,我要为魏氏族人修续家谱的行为翘指点赞!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是血缘的延续和根脉的连接,虽记事简要,却于史书的作用相同。修谱就是要找回潜意识中隐藏的生命气息,记录下祖辈的过去应是对先人最好的缅怀。现在许多有识之士续谱或修谱,既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为后世子孙打开一扇了解我们的窗口,其懿行善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值得大力提倡和弘扬。

魏合乾祖父魏公茂初出生于1905年,天资聪颖,博闻强记。10岁进私塾,13岁当学徒,经营药材生意。辨百草,熟药性,识药方,明疗效,公私合营时入股参股成了西安国药制药厂的一名正式职工,并将自己大半生积蓄下来的财富奉献给了新中国的建设事业。1965年退休后投奔儿子老魏一家,也算落叶归根,功德圆满。 

魏合乾的父亲老魏寅生祖籍大荔朝邑,生于“树落新摧岸,湍惊忽改洲”的黄河岸边。大荔县朝邑镇在五八年前叫朝邑县,这里曾经是渭北韩城、合阳、澄城、大荔通往陇海铁路的必经之地,素有“水旱码头”之称。此地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大荔猿人”、“河洛文化”、“沙苑文化”和“老官台文化”等早期人类文化遗存极为丰富,可谓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享有“华夏之根”和“文化之源”的美誉。魏寅生的先祖便世世代代生息繁衍在这里,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读传家的世外桃源生活。

大荔三河口 

上世纪三十年代,兵荒马乱,瘟疫肆虐,赤地千里,民不聊生。老魏不幸幼年丧母,其父既当爹,又当娘,整天忙里忙外,为生计发愁。熬到儿子六、七岁时,日子实在难以为继,只好将儿子寅生寄养于舅家,自己则外出另谋生路,一走就是多年。小寅生既看不见爹,又盼不来娘,孤苦伶仃,度日如年。幸亏舅家人疼爱,尽心抚养,长大后还为他娶妻成家,才使魏家香火得以延续。

寅生之妻李翠侠也是朝邑人,说来更是命苦。出生月余娘就归了西,从此成了无助的孤儿,饥饿使小翠侠啼哭不止,看得路人心如刀绞,泪眼婆娑。最终好心的姨妈无奈抱养了她,在僧多粥少的家庭里,挨饿受冻,乃是家常便饭。聪明伶俐的小翠侠从小就学会了打扫卫生,烧火做饭,浆洗缝补,喂鸡放羊这些繁杂的家务活,在姨家人眼里,她是一个聪明勤快懂事的乖孩子。

翠侠十六七岁时,已出落成一位明目皓齿,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在花好月圆之时嫁给了邻村的英俊小伙魏寅生为妻。从此两个同病相怜的苦命人结为一对相濡以沫的夫妻,夫唱妇随,形影不离,感受着新社会带来的幸福生活,并对未来充满了无限期盼。

幸福的时光总是极其短暂。1956年秋,国家修建三门峡水库,动员库区民众外迁。老魏夫妇都是共青团员,两个年轻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踊跃报名,有幸成为首批远迁宁夏的“先遣队”成员。他们披红戴花,在锣鼓喧天、彩旗飘扬的热闹气氛中,在亲朋好友的羡慕目光和不断祝福声中,不停挥手告別了送行的众乡亲们,奔向“天下黄河富宁夏”的新家园。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诗人笔下的边关大漠竟然出现在了“先遣队”眼前。荒滩上到处是半人高的茅草,拳头大的石头,裸露的黄沙上印满杂乱无章的狐狼足迹。风起之时黄沙漫卷,遮天蔽日,伸手不见五指,这就是他们要面对的世界。人活一口气,自告奋勇离家别舍的老魏夫妻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他们负重奋进,小心行事,早出晚归,开荒种地,干最脏最累的活,勉强混一口饭吃。1958年6月,老魏夫妻添下了长子,为纪念这次刻骨铭心的移民经历,特意为儿子起名“合成”,不是贺喜的“贺”,而是一人一口饭的“合”。儿子的出生并没有给老魏夫妻带来初为人父人母的喜悦,反而多出一张嗷嗷待哺的嘴,生活变得愈加窘迫。大人缺衣少食,生命堪忧,一个冬季,靠土坯墙晒暖暖的老人们几乎不见了踪影;小孩饥饿难忍,撕心裂肺的哭声整天回荡在周围死一般寂静的荒漠,母亲干瘪的乳房上满是孩子抓挠留下来的道道血痕,常常是旧伤未愈,又添新痕,只能日复一日,苦苦挣扎与煎熬。

魏寅生年轻时照片

逆境是一种压力,更是一种动力,它能让人们在绝望中看到希望,在磨难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会使人坚强,会使人向上。老魏夫妇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没有退缩,没有抱怨,一定要在荒山野岭中生存下去,一定要将儿子养大成人。或许,这正是他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原动力。他俩鸡鸣时就起床出门开荒种地,拂晓时又返回磨坊帮人磨面,直到傍晩才拖着疲惫的身体赶回家,脱下外面沾有少许面粉的衣裳,用手拍,用水洗,只为熬碗稀粥,喂养嗷嗷待哺的婴儿。可怜的老魏夫妇竟然是这样度日养家!简直不敢想象,即便在这样的窘困环境下,妻子坚强地承担起了家里的一切重担,支持老魏学习,让他考上了吴忠市技工学校,成为了一名国家正式职工。几年后,政府一纸回迁令,老魏一家悲喜交加,忍痛割爱,扔下辛辛苦苦挣下来的盆盆罐罐和工作,挤上开往西安方向的列车,奔向那个魂牵梦绕、水天一色的美丽家园。

然而造化弄人,空喜欢。一九六二年夏,政府对返回库区不久的移民进行二次安置,老魏又响应国家“迁一家,救万家”的号召,携妻带子,再一次踏上了外迁之路。此时正是国家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不少人家早已断了炊,揭不开锅,只能吃糠咽菜,甚至沿街乞讨为生。家父曾经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从铜川师范学校新分配来的青年教师不肯拔生产队的白萝卜充饥,饿得晚上在房间里嚎啕大哭。即便如此,善良的漫涨村父老乡亲还是默默地接纳下老魏一家人,使其有了容身之所。从此,老魏一家结束了背井离乡、六年三迁的漂泊生活,像蒲公英一样,在渭北旱塬这片贫瘠的黄土地上艰难地扎下根,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并且一年比一年长势好,一年比一年生长旺盛,遍地开花,生机盎然。

老魏一家居住在本村西巷子北头,屋子属于典型的关中民居样式。大门向东开,三间灰瓦房靠北墙而立,后面还加盖了一间低矮的茅草灶房,做饭时就会从屋顶冒出呛人的浓烟。饭熟了,老魏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先是给爷爷盛饭,随后是老魏,接着五个孩子从小到大依次进行,最后才轮到老魏媳妇。在我儿时的记忆中,老魏家后院还栽了几棵小枣树,到了枣子成熟季节,村中的小伙伴们常去老魏家里玩耍,善良的女主人定会摘下一把红枣,分给孩子们吃。真是解馋啊!是那么的脆,是那么的甜啊!老魏家前院围有鸡笼,养着几只鸡,一头母猪和奶山羊则分别拴在靠墙的木桩上。后院也没闲着,养了几箱蜜蜂和一大仓红苕秧苗。从老魏家门口经过,经常能听见母鸡“搁蛋”、“搁蛋”的报功声,看见出出进进忙碌的蜜蜂,他们家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家庭农场。就这样,勤劳聪慧的老魏夫妇用无所不能的大手,制作出一个个简易的“救生圈”,让全家人平安度过一次次生存危机。

老魏,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却也心灵手巧,称得上一位特级技师。会干各种农活,能砌墙,会盖房,能制作家具,能打造锄头和镰刀,会开车修车,据说还会开火车,真是不可思议。我关于他的最早记忆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他常年赶着毛驴车到北山“野鸡花”煤矿为各家各户拉煤捯炭,累得他邋里邋遢,满脸煤灰,活像个非洲难民。生产队时,常见他开着手扶拖拉机为集体拉麦碾场、犁地送粪。那时候,他还把这一驾驶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村上的年轻人。土地承包后,他鸟枪换炮,开上了四轮车。夏收时节,他从早忙到晚为各家各户碾麦场,像一个永不停歇的陀螺,不停地旋转,旋转……虽说能挣下十块八钱的工钱,但炎阳高照,热死黄天,累得老汉汗流浃背,脚步踉跄,看着着实让人心痛。

魏合成和母亲在北京合影

根正则苗直,源远水流长。极具远见的老魏两口子,宁肯自己吃苦受累,也要把儿女们领上正道。他先后把老大合成和三儿合乾送到部队去锻炼,让好学的二儿子合文上了卫校,两个有出息的女儿都嫁给了有本事的女婿,这在农村也是件少有的稀罕事。他们的品行,感染了几个孩子,他们的努力,托举出儿女们的新生。总之,魏家的第三代人再没有像父母那样遭受贫穷的折磨,他们像五把锋利的镰刀,不断收获着奋斗带来的成功和喜悦。九个贤孙,可谓个个都是国家栋梁,共培养出六名本科生、两个研究生,还有一名国外知名大学的留学生,真是家族兴旺,日子红火,欣欣向荣。

漫漫历史都是用双脚一步步丈量、用心血一滴滴浇灌出来的。在这当中必会经历波折坎坷,充满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唯有如此,才是真正的人生。细想老魏一家能有今天的枝繁叶茂与兴旺发达绝非偶然。一个甲子,一部春秋,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渭北旱塬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一代又一代勤劳、纯朴、奋进、聪明的魏家儿女扎根黄土地,栉风沐雨、战天斗地的精神以及永不服输的性格应是他们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抚今追昔,难忘故人。1994年古历8月28日,翠侠积劳成疾,走时只有57岁,青丝未白;2015年,老魏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高寿八十。斗转星移,物是人非,21年后夫妻俩人将再次重逢,从此将永不分离。“土地博大,也许能包容老魏夫妻的一切悲喜和终生跋涉的尘霜;大地纯洁,也许能在那里获得安宁……”《魏氏家谱》就像一部活着的史书,记录着魏氏一族的创业历程,展现着关中农村百余年来历史的沧桑巨变以及三门峡库区移民可歌可泣、勇于担当的时代精神!但更令人敬佩的是他那一脉相承的良好家风。

《魏氏家谱》使魏氏家风家训得以传承,也定将激励后昆以先辈为榜样,继往开来,再续辉煌!

作为魏合乾的朋友,有幸拜读《魏氏家谱》,有感于魏氏一族群星璀璨、众志成城和永不言败的精髓,怀着崇仰之情,写下上述文字,不免浅薄唐突,尚希方家见宥。权以为序!        

2021年秋于长安



作者简介:任新利,富平县东漫涨村人,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焊接专业,工作于航天系统,高级工程师,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与专业论文发表。喜欢打篮球、摄影和古诗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读谱记(1)
陕西关中三十万“山东人”究竟何处来
《冀县魏氏家谱》
乡党魂(原创)
「人文柏乡」之《柏乡县洪洞移民之我见(二)》
家风系列节目 | 蒙曼《家何以成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