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富平人物 | 问圃先生

问圃先生

文/邢亚荣

问圃先生是富平文化人中的一个,绝不因为他曾经做过县文化馆的馆长。以文化人,那是需要长时间的文化熏陶和沉浸其中的千淘万漉,更何况,曾经管过他的人绝非一两个可以列数。文化这东西,是渗透于骨子里的存在和流露在举手投足间的气质,短时间内的职衔叠加,往往难以涵盖他的全部。作为文化人中的一个,问圃先生给人的印象,是他在76年的过往岁月里以点点滴滴的人生轨迹点画和勾勒出来的,更开枝散叶般地体现于文化艺术领域的创作之中。
问圃先生和我相识已有十七年的时间,那时我年轻在岗而他却已退休经年。其时,他与几位老先生着手筹备富平县诗词楹联学会的组建成立。他们是学养深厚的一类,而我被拉扯进来是因为略有用处。就这,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问圃先生往往在特定的场合说他和我是“忘年交”。问圃先生是以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意和厚爱称我为“忘年交”的,而我假若坦然地领受这个称呼并稍有自得,那显现出来的只能是我的浅薄无知和没上没下。元代的刘祁在《归潜志》卷七中有“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句子,从此,“十年寒窗”就成了人人皆知的励志名句。以我和问圃先生十七年的个人交往和基于对他的基本了解,我知道他以自己几十年来的文化积淀和在文化艺术领域的作为,他早已踩出了自己的脚印,站稳了自己的位置,写不写他,他总在那儿。而我快意盎然将自己对他的认识倾诸于笔端,我感到是发自内心、胸有成竹而决不做作。

问圃先生长于作联。在他的笔下,山水风物、故土风情、出游见闻、新人新事、婚丧嫁娶、老朋新友,往往以楹联的形式映现于人的眼前,其精到的个性特点和令人耳目一新的延绵意象皆跃然纸上,让人不由得品味咂么述景状物和钩沉推新背后的悠悠意境。因而,他的楹联散见于报刊杂志、厅堂雅间、旅游处所而毫不经意。问圃先生以自己的文化涵养创作出来的楹联,每每在各级征联大赛中获奖。他受邀担任起相关楹联组织的社会职务,普及知识、传播文化、提携他人、服务社会,他往往乐此不疲。他于楹联,绝不停顿于妙手偶得和伏案创作,他还执着于楹联理论的深研与探究,其《浅谈对联的美学特色》、《略论对联普及与提高的主要途径》,在首届、二届中国楹联黄河论坛进行过大会交流,并刊载于《渭南联苑》和《河东楹联》。他以自己特有的谦逊将撰写的论文冠之以“浅谈”和“略论”,但专家和内行听了看了的内心感受是:浅论不浅,略论不略。
问圃先生钟情于新诗古韵。他的诗词,或含蓄典雅,或明丽轻灵,或通透隽永,或韵味悠长,于感事、咏物、抒怀中挥洒着他观察思考能力的敏锐深刻和驾驭文字水平的游刃有余。他零散刊登于各类报纸刊物中的数百首诗歌,稍作归集,便是林林总总,很容易让读者在漫不经心中记住了一个叫做李问圃的诗词作者。问圃先生退休后担任过首届富平县诗词楹联学会的领导职务,学会首创的《频阳吟草》纸刊因县级报纸的停办而格外引人注目,许多党政部门也主动邀请学会就其承担的业务工作开展采风并进行宣传,《频阳吟草》起到了填补空白、别出心裁的宣传效果,而问圃先生的作品则更让人为之侧目和倾心赏读。期间,县诗词楹联学会主编了《古韵钩沉》和《新歌荟萃》两本诗集,起到了整理文存和推陈出新的作用,问圃先生功不可没。
问圃先生的散文,立足于脚下的泥土,着眼于秀美的山川,寄情于悠远的历史,眷顾着当下的人物。他以自己独特的观察视角,敏锐的思辨考量,严谨的笔法描述,干净的叙述方式,让人感受到笔触所及的对象直入视野并如在眼前。他的散文,就像渭北地区并不鲜见的白杨,开合有度而紧依核心,“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创作要义在他的散文里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而且渗透出独有的个人特点,语言凝练、主题鲜明、内容活泛,易读、耐品而又常常给人留下思考回味的余地。
问圃先生执着于地域文化。富平这块底蕴深厚的土地不仅深深地吸引着他的目光,激荡着他的内心情愫,而且为他从生活中汲取营养、积累素材提供着不竭的源泉。由他创作的《老窖酒、夕阳情》、《山村、女人和电》、《老卡》、《并非狂犬病》、《乡情》、《报名》、《创卫进行曲》等一系列小品,先后在省市县演出后获得了居中领奖的位置并在省市电视台播出,创作的《新华颂》、《富平赞》、《环保卫士赞》、《广电颂》、《绿色富平好》等一系列群口音乐快板也在省市演出后居中领奖,既让外界深切感受到富平地域文化的多姿多彩和各项事业的蒸蒸日上,也让富平人发自内心地增强了文化自信。
问圃先生以自己的文化积淀和自带光芒使自己在富平文化圈众所周知,也难怪前几年凤凰卫视来渭南制作春节大型民俗节目《正月里》,问圃先生在节目中出镜介绍富平民俗文化。无容置疑地讲,凤凰卫视基于对自身品牌的珍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人来讲述地域民俗文化,一定是经过了充分的沟通了解和慎重的考虑抉择。近些年来,县上对文化旅游业的发展重视有加,而每每进行文化旅游规划方面的研讨论证的时候,问圃先生总会在邀请发言的成员之列,尽管他早已退休。问圃先生也常常被邀请参加一些民间团体组织的文化论坛和一些钟情于文化的耄耋老人的高龄寿宴,如果邀请他进行讲话,他一定是有备而来和持稿发言,他那种严谨的作风和认真的态度可见一般,而且不止一次地为我所亲眼看到。
或许是艺文相通的缘故,问圃先生于诗词散文和地域文化的精研之外迷醉于书画并涉。他的书法作品给人传递出来的感觉,如清泉润玉,如明月朝露,如鸟鸣脆稍,如薄梅浮香,让人觉得内心萦动而无以言表。中国的书法艺术在千百年的历史演进中形成了行、草、隶、篆等各体书法,以独具魅力的形式展现着中华文化的底蕴深厚和多姿多彩,并涌现出许多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们的艺术风格往往被后人冠以“二王”、颜、柳、欧、赵等等,并成为后来者艺术精进的楷模。问圃先生的书法作品,总给人一种独具其妙而耐人寻味的感觉。他的书法作品,充盈着浓浓的书卷气息而轻灵雅致,好像有修为的舞蹈家在轻歌曼舞,于是,我想起了舞蹈家杨丽萍有一个舞蹈作品叫做《雀之灵》。
问圃先生长于国画。其创作的虾、蟹、鱼、蛙等作品,充满着灵动之气,流淌着利万物而不争的水润气质,寥寥数笔,在点画之间和线条舒展之中传递出一种游刃有余、挥洒自如和爱意满满。这或许暗合着他的精神追求和心灵向往。问圃先生的书画作品并不常见但往往也不难看到,这就决定了他的书画作品有着特定的欣赏圈子,要么交情深厚,要么心有灵犀,要么志趣相投,是一种长久不见但长生挂念的人才会持有的那种。尽管问圃先生的书画作品并没有广为流传,但他却拥有中国艺术研究院特邀书画师、三秦书画研究院研究员、陕西美协会员、富平县美术家协会艺术顾问、富平书画院名誉院长等社会头衔,至于获奖、入展的事不必刻意去说,雅意灵激之间,往往就入选地方协会组织的晋京汇报书画展。渭南电视台也曾录制过《解读李问圃》这样的文化类专题片。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有韵文体,它讲求文采、韵律,介乎于诗与散文之间,同时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赋是由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的“短赋”经历了屈原时期诗赋过渡的“骚赋”阶段后,到汉代正式确立了它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辞赋”日益向骈对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历史上,杜牧的《阿房宫赋》、曹植的《洛神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以华彩绚丽的写景抒情和文采飞扬的妙韵绝句传世于今。可以说,以“赋”为文,确属对于一个作家广博的知识储备和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力的考量,于写景、于状物、于抒情、于言志,于韵律把控和体裁博采,绝非妙手偶得,而必得胸有成竹和肺腑翕张。问圃先生得益于他长期的文化积淀、多面的学养修为、潜藏于心的激情澎湃和对富平这块热土的孜孜情怀,就写过若干篇令人沉醉着迷的赋文,而一篇《富平赋》写成之后,随着时光的推移和岁月的沉淀,它所映射出来的文化光辉,也一定会让人心旌摇荡。

富 平 赋

李问圃

长安京畿,渭北名城;富平古郡,雄踞关中。习仲勋家乡,当年曾燃星星火;大将军故里,今日犹闻鼙鼓声。蟠龙湾、贺兰观、窑桥寨,十二遗址见证五千年灿烂文明;郑国渠、大铁佛、唐五陵,无数文物胜迹解读沧桑废兴。千二平方公里沃土,风物秀美;八十万黎庶,民风淳正。轩辕荆山铸鼎,垂大名于竹帛;秦王频阳拜将,建一统之伟功。《诗经》又一源头,留华夏古韵;司马、李杜笔下,见汉唐雄风。
壮哉富平,一方热土。严木三于斯地播撒火种,习仲勋由家乡步入征程。立诚中学、一高二高,乃革命摇篮;洪水、底店、赵老峪,为红色交通。朱德、彭德怀帅台施令,贺龙、关向应军帐谈兵。跃虎腾龙,红军誓师抗日,一九三七年东渡黄河;摧枯拉朽,荔北进军决战,一九四九年解放全境。
察变迁之史,波澜壮阔;数风流之士,灿若群星。横扫六合三代人,忧民尚义令狐彰;直言敢谏杨斛山,清风正气孙丕扬,开发云南张昭季,关学夫子李天生,抗英名将张青云,风骨铮铮刘守中,博学鸿儒张扶万,辛亥志士焦子静,一代英杰胡景翼,文坛泰斗马庸中,易俗社首高培支,教育世家郭锦屏,阿宫传人段天焕,医林圣手景莘农,石刻名匠赵致祺,神腿杨杰冠秦中,威震日寇石嘉植,工运领袖党维榕,激扬文字赵宗润,视死如归武梦名......英雄辈出,不可胜数,光荣传统,薪火传承。
美哉富平,风情万种。四时如画图,处处皆胜景。钟天地之灵秀,蕴山水之华英。金粟盈万斛,八方瑞气绕三塔;玉镜映金瓮,一脉乔山伴五陵。临灵湫以观夜月,探石洞而闻书声。若逢新雨初霁,携友登望湖楼,目穷秦川,俗念顿清。观荆山形似卧虎,看漆沮势若蟠龙。赏山川之秀美,知宇宙之无穷。神矣,圣矣,无与伦比;凡耶?仙耶?莫之能名。
奇哉富平,物产美丰。合儿饼、乳制品、琼锅糖,远销东亚欧美;优质苹果、甜瓜、酥梨,热卖南国诸省。九眼藕、卧龙蒜,为地方名品;柿子乡、羊基地,乃国家命名。国际陶艺,流光溢彩;富平石刻,巧夺天工杨凌农博会,届届摘金;京沪粤市场,岁岁走红。
盛哉富平,百业昌隆。以人为本,小康路上迈大步;科学发展,和谐社会荡春风。招商引资,高梧栖凤;大道朝阳,长桥飞虹。且看京昆高速、西延铁路穿境而过;更有国道省道、县乡公路钩连南北西东。融入西安经济圈,对接阎良飞机城。兴百业尽献其智,共一心各竭所能。电弧闪而广厦起,鼠标移则奇迹成。免千年之农赋,泽万户之民生。喜看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科教文卫,花香果红。阿宫腔名闻天下,老庙鼓敲红京城。吹拉弹唱,同歌盛世;琴棋书画,共创文明。高擎旗帜,众志成城;前程无量,凤翥龙腾。
欣逢盛世,如沐春风,抚今追昔,感慨顿生。寄深情以颂故里,吟长赋而歌富平。

自打我听说起问圃先生的名字,我的眼前便呈现出一派田园风光的意象;自打我结识问圃先生,我在与他的日常交流和他的言谈举止里,仿佛便能嗅到地方文化中特有的泥土芬芳。若干年后,我在不经意间读到林语堂先生撰写的《苏东坡传》。在林语堂先生的笔下,一个有血有肉、文采滔滔、情系黎民的千年偶像级长者苏东坡好像就在身旁。我沉迷于《苏东坡传》所塑造的立体化、可亲近的主人公的形象,我亦沉迷于林语堂先生广达自喜、独抒性灵、庄谐并用、私房娓语式的闲适笔调。我钦服于他“理想的散文'乃得语言自然节奏之散文,如在风雨之夕围炉谈天,善拉扯,带情感,亦庄亦谐,深入浅出,如与高僧谈禅,如与名士谈心,似连贯而未尝有痕迹,似散漫而未尝无伏线,欲罢不能,欲删不得,读其文如闻其声,听其语如见其人'”的写作风格。在这本书里,孔子与弟子的一段对话给我印象深刻: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在这本书里,我也记住了苏轼“从此年年定相见,欲师老圃问樊迟。”的诗句,并引发我好奇于自己熟悉的问圃先生名字的可能出处。后来我得知,问圃先生的父亲曾经做过民国时期县立第一高等学校的校长,母亲也曾做过民国时期的女校校长,以当时学校教员的国学素养,问圃先生的名字带有典故的意味,也就容易想象了。
问圃先生接受过完整的国民教育,他1967年渭南师范毕业后先后教过小学、初中和高中,后于1982年调到县文化馆工作,直到退休至今还耕耘不辍。他一辈子在教育文化领域里修篱种草并成就着自我,这或许就在冥冥之中暗合着至亲先辈给他所起的名字。问圃先生以他文人的气质和特有的风格称我为“忘年交”,我在文字里以“先生”的称谓回应着一个晚辈对长者内心的尊重,这可叫做“拎得清”、会拿捏。

作者介绍


邢亚荣 陕西富平人,长期在中共富平县委办公室工作,担任县委督查室主任。现任县委办主任科员,县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理事,县作协理事。曾任富平县诗词楹联学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讲述富平人的故事,

凝聚富平人的力量,

弘扬富平人的精神,

打造富平人的品牌!

《富平人投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年祭---哈珮先生经典书法楹联
(中共山西省委老干部局)老当益壮谱华章——记芮城县志办退休干部景昆俊
【灵璧人传】梅花香自苦寒来
崔玉龙:遇见楹联
领导致辞开场白
【行走在乾县】《范紫东研究》概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