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富平花椒的历史与产业发展

富平花椒的历史与产业发

文/李立民

富平花椒,通称“齐椒”。属多年生落叶小乔木,有刺。耐旱,喜阳光。属味科类。自古以来主要用做调料和中药材。除此以外,花椒经济价值较高,已经形成一个区域性支柱产业。

花椒


 一、富平花椒的历史渊源


富平花椒栽植历史悠久。但目前尚未查到有史料记载。以1949年为节点,也就是在解放前,富平沿北山一带就栽植花椒树。解放后土地实行公有制,原有的私人花椒园就归生产队所有。这些花椒园,生产队到1980年前后还摘花椒。按当时的树龄推算,这些花椒树已经生长了二三十年,由此可见,解放前农户栽植花椒也有一定的历史。七十年代初期,根据当时健在八九十岁的老人回忆,他们小时候就见过花椒树。栽植时间大约在1910年前后,甚至可能更早。

查阅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可追溯到明朝的1578年前。陕西(秦)当地就有栽花椒的历史。李时珍用了27年,三次修改,在万历六年(1578年)最终完成《本草纲目》的编著。

《本草纲目》的果部共六类,其中果之四,(味类)就记载有“秦椒”。李时珍说:“秦椒,花椒也。始产于秦,处处可种,最易繁衍,其叶对生,尖而有刺,四月开黄花,五月结实,生青熟红。据此,富平乃秦之地,也就说明在明朝时就有栽植花椒的历史。

花椒


二、富平花椒名称及种类辨析


时至今日,富平的花椒,当地人都叫“齐椒”。在书写上因汉语的同音字的影响,有的写成“戚椒”,或者“七椒”。平时口头语都叫“齐椒”。为什么叫齐椒,没有可查阅的资料,更没有实实在在的根据。就这样马马虎虎的一直叫了几辈子。问了许多老人,以及花椒专业合作社的人士,至今没有一个人能说出为什么叫“齐椒”。

究竟富平花椒名称叫什么。笔者斗胆推测与判断。与资深椒农和专业人士商榷,不妥之处请谅解。

一是应该叫“七椒”。因为花椒成熟季节恰好是农历七月,同时富平当地还有另外一种花椒叫“八月炸”(接近大红袍),是农历八月收获采摘,所以,同音的叫法可以忽略,但“齐椒”应该写成“七椒”。因为这样的叫法,由来已久。已经形成共识,或者是思维定势。难以改变,因此“齐椒”叫法延用至今。

另外,还有一种可能,因为在李时珍《本草纲目》味类中,把陕西的花椒就叫“秦椒”,用汉语拼音书写,就是(qin  jiao),特别是这个“秦”字和“齐”字的拼音的声母相同,韵母接近,“qin”和“qi”容易混淆,有可能在读音上出了问题。所以,才一直流传下来“齐椒”的叫法。如果会汉语拼音,不妨把qin和qi多读几遍,会发现“秦”和“齐”两个字音非常接近。也就是平时说的串音。之前没有汉语拼音。而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最早是在1955年到1957年,1958年才开始推广使用。读音上的出错,只能是一种揣测。因为《本草纲目》是以地名记载。就叫“秦椒”。

为了叙述方便,下文将错就错。依然叫齐椒,富平的“齐椒”到底有多少种。1980之前栽植的花椒树,能看到的齐椒大体有四五种,树杆有硬股枝和软股枝之分,硬股树杆高大,旁逸斜出,软股树犹如伞形,有的匍匐下垂。

改革开放之后,花椒栽植已经形成北部沿山旱地的一种产业。时至今日。要说富平“齐椒”有多少种,走访了十多位从事花椒的专业人士,也说不出到底有多少种,估计也在十几种到二十来种。或许是因为物种进化的原因,在花椒产地,齐椒确实有很多种。一家跟一家栽的树都不一样。自己都不知道自家地有几种。

如此繁多的种类,没有农林专家,植物学家研究定性,根本弄不清有多少种,产地人都叫“齐椒”。不问名称,只管产量和收益。

花椒


三、富平齐椒的适生区及品质


齐椒属多年生乔木。从发芽到成熟大约需150多天,每年农历三月开黄花,无乔花,四月敛果,五月膨大期,六月慢慢着色,七月成熟。採摘期较长。最晚到九月採摘完。适合在海拔400米到1000多米的旱地栽植。富平齐椒栽植分布,主要在富北乔山的山前山后一带。由西向东,依次为梅坪,长春,雷村,白庙,曹村,底店,薛镇,美原,老庙,几个乡镇。目前品质最好的产地,主要在白庙和底店。

齐椒颗粒大,色红,干果张口,内壳黄白,味香麻度高。品质上属花椒之王。但产量较低,每亩地植30到40棵,一般亩产一百五多斤。

花椒


四、花椒的栽植与管理


花椒树幼苗栽植成活率高,除过冬季,春季,夏季,秋季都可以栽植,并且也可嫁接,但成活率不高。

花椒树管理相比苹果树,也比较粗放,主要是修剪。一年四季都可以修剪,主杆三到五个,确保树形匀称,通风透光,拉枝,扳芽,限制疯长枝,保证营养枝和结果枝。(略写,每个椒农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方法。)

随着花椒树栽植面积扩大,花椒树的病虫害越来越多,从土壤到树干,枝叶,各种各样的病虫害一年四季都会发生,各季节的病虫害也不尽相同,使用的农药也不一样,并且病虫害越来越严重,一句话,没有农药,就没有花椒的收成。(此处不再赘述,椒农都有实践经验)

花椒


五、花椒的晾晒与收藏


鲜花椒采摘后,最好第二天就要晾晒,必须要天气好,气温在30度以上,并且当天一定要晒干,把花椒籽清理出来,不然会返潮。天气不好或者连阴雨天绝对不能晾晒,一天晒不干,第二天再晒,就会影响花椒的颜色,在市场上也卖不上好价。最近几年,有了花椒烘干机,晾晒问题已经彻底解决。

新花椒晒干清理净后,不管当时出手卖不卖,都要用塑料袋密封保存,一是防止返潮,二怕掉色。卖不上好价。

花椒


六、花椒的附带产品及用途


1、花椒芽与嫩花椒

在每年清明到“五一”前后,正是花椒树发芽的阶段,这时候的花椒芽,有些是以后结果的,有些是多余的,椒农把多余的嫩芽扳下来,拿回家清洗干净,然后用刀切碎,拌些油泼辣子面,夹馍也非常好吃。一股浓浓的麻香味。以前人还不太重视嫩花椒芽的用途,现在生活多元化,最近几年发现这嫩芽不但能吃,而且也算是一道名优小菜,有些宾馆,饭店竟然把花椒芽,还有嫩花椒搬上餐桌,也是一道特色。

2、花椒叶

从古到今,农妇们摊煎饼和面水时,加入鲜花椒叶,摊出来的煎饼是色味俱佳。陕西关中也有烙锅盔,打石子馍的习惯,加入磨碎的花椒叶,烙出锅盔,石子馍比茴香更好,干花椒叶有些方便面厂也收购。

3、花椒籽

富平花椒年产两千万多斤,花椒籽几乎是对半。水涨船高,花椒籽由两三毛钱也涨到一元到两元。花椒籽可以用来榨油用作润滑剂,出油率在百分之二十左右,也可以做肥料。

花椒


七、花椒产量与销售集散地


经走访花椒产业资深人士李军田,其人对花椒产业发展,销售行情,价格走势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他个人年销售大约在300吨左右。富平花椒年产10000多吨,发往全国二十多个省份,大部分作为调料,其中中药材能走10万斤。

雷村是主要的集散地,销售大户有三十多家。每年花椒季开始到十月,街道两旁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花椒飘香。其次曹村、底店、白庙也有销售大户发货。随着互联网,抖音平台的兴起,有些年轻人也在线上售卖,但销量微不足道。在花椒产量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花椒深加工始终没有形成产业。仍然依赖初产品的外销。

花椒


八、富平花椒的发展过程及价格走势


1、花椒发展的萌芽期

1949年前后,由于大部分农村人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少吃缺穿。花椒栽植是零星的,有些农户在房前屋后栽一两棵,能摘多少算多少,除了摘花椒,另外就是采椒叶摊煎饼。比较富裕的人家有成园的花椒树,到解放后这些私人园归生产队所有。

解放后,成立了人民公社,土地实行集体所有制,以生产队为单位。种植业单一,主要以粮食,棉花为主。经济收入非常低,一个成年人,一天的劳动日收入最低几分钱,最高也就几毛钱。除此没有任何经济来源。

2、花椒发展的初期

1970年之后,有些生产队在山坡地栽植花椒。由于品种,管理各方面原因,经济效益也不显著,把採摘后花椒卖到供销社,一斤能卖一元多不到两元钱。一个几百人的生产队,靠花椒收入也就是几百元。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实行改革开放,土地到户。因为农民多年来穷怕了,吃饭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种植业仍然以小麦,玉米为主。舍不得把平整土地栽植花椒。

3、花椒发展的中期

直到1985年,粮食基本过关。不愁吃了。思想先进的人开始栽植花椒。当时价格也低,一斤花椒卖两元左右。当时社会上职工工资一月也就三四十元。因此,花椒价也算是合理的。

1985年到2009年,花椒价每涨一两元,来年花椒树的栽植就出现一次高峰。当时产地已经有一半多的土地都栽上花椒树。期间二十多年,花椒价格一直在10元以下徘徊。

4、花椒发展的高峰期

2009年冬季寒冷,北部沿山一带的低凹地块,大部分花椒树被冻死。从2010年开始,一方面是政府支持,为增加农民的收入,推广一村一品,产业转型。另外主要是花椒价格一路飙升。吸引力大,由十几元涨到2019的四五十元。这十年,花椒产业发展达到了高峰期。到目前为止,产地百分之八十的地都栽了花椒树。

综上所述,这十年是花椒发展的黄金期,椒农真正体会到一亩园十亩田。相当多的农户靠花椒收入彻底告别了经济拮据。人均年收入超过万元已不是神话。

5、花椒发展的疯狂期

物极必反,受前十年花椒价格连续上涨的影响。广大椒农不惜血本,能栽的地全部栽上花椒,品种也不断更新换代,引进韩城大红袍,淘汰本地的齐椒。并且产地以外地方,不管是旱地还水地,甚至全国各县市一哄而上,跟风种植,花椒面积越来越大,产量越来越多。不但对当地的花椒价格带来冲击。甚至引起整个花椒市场的震荡。2020年花椒价开始下滑,跌到近五年的新低,每斤花椒比2019年掉价十几到二十多元。相应地采摘成本上涨,每摘一斤鲜花椒2.5元到3元。究竟未来花椒产业如何?在供需矛盾中,只有市场行情才能决定价格高低。

花椒


八、花椒的产值与经济效益


花椒产品的产值也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产品的产值等于产品产量乘以销售价格。任何一种农业产品,都有一定的成本。花椒生产有做务管理,化肥,农药的成本,一定亩数的生产总值和生产成本之间的差额叫做利润。影响花椒产值的因素有很多方面。最常见的有供需因素、区位因素、资源因素、政策因素。简单说:物以稀为贵。当市场供大于求的时候,产值就会缩水。

2009到2019这十年,富平花椒发展形势一片大好,面积不断扩大,价格逐年上涨,特别是2017到2019这三年,花椒价飞涨,每市斤最高价达50多元。椒农尝到了甜头,得到应有回报。花椒收入让一部分人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这十年是花椒发展的疯狂期,一斤干花椒的成本价最少15元,有些农户过度投资,成本接近20元。如果市场收购价高于成本的三倍多。两三棵成年花椒树,就可以顶一亩小麦的收益。眼红花椒种植的人越来越多,不论区域优势,不管是旱地还是水浇地,县内外,甚至省内外一哄而上大面积发展花椒。种植业的无政府主义,啥赚钱就种啥,爱种啥就种啥,跟风种植。对富平花椒产业的发展埋下了隐患。这样的乱象,对所有的种植户都不是利好。

2020年花椒上市,因疫情,市场消费影响,价格一路下跌,有些跌至成本价。如果当年花椒不受自然灾害影响。主要是霜冻和冰雹。在面积扩大的基础上,产量会逐年翻番。何去何从?目前都在迷茫的边缘苦苦地挣扎。经过一系列求证和血汗洗礼之后。花椒产业是否能够回归理性,现在仍是未知数。  

花椒的经济效益如何?主要取决于市场价格的高低。经济效益是资金占用,成本支出与有用生产成果之间的比较。即以尽量少的劳动消耗取得尽量多的经营成果,或者以同等的劳动消耗取得更多的经营成果。

以最近几年的花椒行情,成本支出,不到四斤鲜花椒晒一斤干花椒,每采摘一斤鲜花椒2.5元到3元,加上肥料,农药,做务管理,天旱还得拉水浇,细算一斤干花椒成本价都在15元到20之间。如果市场收购价在25元,椒农最多能落个下苦的血汗钱。

花椒采摘的劳动强度和难度。是任何机械无法替代的。市场每年都有所谓的摘椒神器出现。全部出于忽悠和骗人,根本派不上用场,目前就只能是人的两只手,食指和拇指就是最好摘椒神器。所以说花椒产业并不是爆利。投入到最后收获,拿回的售价,并不是利润。相当于把自己的钱在银行零存整取。

花椒合理价格也应控制在30多元。当然,卖到四五十元就算经济效益可观。依据目前花椒面积和产量,很难恢复到2018年的价格。

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地域不同,品质不同。市场上的花椒品质参差不齐,以次充好,扰乱了整个花椒市场,甲地跑到乙地,乙地跑到丙地,互相倒贩,串货,最后赚钱的不知道是谁。是谁掠夺了花椒产户的财富,肯定是盲目种植惹得祸。假设全民不种粮食,都来栽花椒,这样下去,有可能共生共灭,花椒产业正在走下坡路。

花椒


十、实例分析


一个两口之家50多岁的人家,有四亩多地,七八年树龄的花椒园。以2019年的好收成好价格为例,采摘干花椒800多斤,最后以每斤39元卖出,拿回现金31200元。这是全部的收入。

再算成本支出,800斤干花椒,相当3200斤鲜花椒,每摘一斤用2.5计算,就是8000元,肥料,农药4亩地最少也得投资1200元,两个人从三月忙到九月,就算出工一百天,折合打日工就是2000元,累计成本支出11200元。

最后利润就是31200—11200=20000元。这是两人七个月的收入,甚至是全年收入。

以上是以中等偏上家庭,比较好的农户,椒价好的年份得出的结果。按2020年的价格,每斤再掉价10元,利润就剩下12000元。而有些管理跟不上,打药不及时,过度投资投劳的农户。利润就更低。

现实是农村五六十岁的人打工无去处,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在花椒地辛勤劳作,至于收入多少则另当别论。

花椒


十一、花椒产业的发展方向与前景


受市场需求、种植面积、产量影响, 富平花椒发展规模已经走到了巅峰,同时,富平大尖柿已经形成主导产业,花椒只能算区域性支柱产业,目前花椒产业只能是维持现状,提升品质。而柿子树,花椒树间作栽植,作为农民的一条后路,取舍看市场行情。花椒品种正在升级换代,花椒色选机的使用,要求品质越来越高,色味,颗粒都成为影响价格高低的因素。因此,往后价格高低取决于品质,以质论价是市场的铁律。

种植业唯有粮食生产是多多益善,上不封顶。人每天都必须吃饭,相反的所有的瓜果,调料都是有限的。可有可无。因此,种植要有计划,无政府管控的栽植业,结果是可怕的。

近几年,各地铺天盖地大力发展花椒树,地方政府应该担负起一定的责任。通过论证,舆论宣传,正确引导,大跃进式的发展任何一种产业,都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一项产业刚起步,地方政府为渲染政绩,主流媒体,自媒体的过度夸大宣传,以点带面,以偏概全。只看见树木,没看见森林。误导产业发展,一项适合地域特征的产业在不知不觉中走向衰败。

跟风种植会带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谁也不好过,果树不像粮食,见效周期长,最少四五年挂果。

举例说明,当时一斤核桃市场价18元,基层政府号召栽核桃树,免费发核桃苗。理论上只算乘法和加法,忽略了减法和除法。画饼充饥,大面积挂果后,最后一斤干核桃5元都没人要,有时干送人,也没人吃。人云亦云,邯郸学步,美其名曰从外地参观取经。取回来的“经”已经过时了。注意!核桃不是饭馍,一看没出路,只有忍痛割爱挖树为上策。带来的损失自己默默地承受。

同理可证:所有的农副产品,瓜果,一但供大于求。最后掉价只是迟早的事。

但愿花椒不走核桃老路。广大种植户应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当一亩花椒收入跟一亩麦产值接近的时候,在现实面前又不得不做出另一种选择。要么挖树种麦,要么继续承受收不抵支的劳作。不再跟风,不再折腾,就是最好的生产生活方式,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2021.6.28





作者简介:李立民,《富平人》特邀撰稿人。退休教师,回归农民,喜欢田野里的仰望与俯视。爱好静坐与独行。坐看云巻云舒,行如弱柳拂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A)农业: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
花椒产业县——韩城市
柿子红遍马家坡 !!!
“花椒大王”赖祝刚:种植花椒600亩 一年能赚500万
辣木种植效益分析与风险提示
每年递增50万亩,广西的“沃柑”是怎么“疯”起来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