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微信公众号:律师专业品牌塑造新路径 | 律新社观察


法律服务行业的品牌建设正成为共识,越来越多律所和机构开始成立自己的品牌机构,部分还配备了品牌专员。

不过,面对内部的众多律师和多个专业团队,律所的统一宣传难以满足各自的持续专业宣传。所以,一些律师个人或专业团队自己将微信公众号设为了宣传阵地,持续传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精准专业品牌及服务入口。

律新社采访了行业内几位公众号探索者,听他们谈谈律师做公众号那些事儿,这些品牌建设经验或许会给你一些启发。

法律里的金融情怀——肖飒lawyer

肖飒说:“公众号让我帮助到那些需要帮助的金融消费者。”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肖飒是一位知名的互联网金融法律专家。在忙碌于律师日常工作的同时,肖飒与助理两人还一同打理着微信公众号“肖飒lawyer”。

微信公众号的选稿、撰文、排版都并非轻而易举的事,不少新媒体工作者更是面临着巨大的催稿压力,然而肖飒却告诉律新社,创办公众号的目的一半是为了减压。

“从事金融犯罪的刑事辩护,常常一开庭就是十几个小时的紧张工作,压力确实很大,而每次写公号对我来说是一次释压。”肖飒笑着说道。曾经的她也有一个新闻理想,对“爬格子”怀有无限憧憬与情结,因此写作对肖飒而言从来不是负担。“每天我都坐公交车上班,在车上一边思考近期互金热点,一边结合法律法规,开始打腹稿,到单位20分钟就能写完。”

除肖飒的原创文章外,公众号也会接受一些金融从业者或公安、法院系统同仁的投稿,随后文章统一由肖飒的团队小伙伴进行后台排版与选图。日复一日,每天坚守,“肖飒lawyer”至今已走过了四年时光。

工作压力下的写作冲动只是起因之一,微信公众号带来“公益”效应才是肖飒真正的热情所在。

自2001年从事公益事业以来,肖飒律师曾作为志愿者参与汶川地震赈灾重建,亦曾为抗战老兵服务做公益服务,她对老一辈人的艰苦历程更是深有体会:“广大的金融消费者,特别是一些父辈,看到他们的血汗钱被骗走,我心里真是挺难受的。”

于是,肖飒每到异地出差都会都会提前在公众号上告知,让当地有需要咨询的人能够及时联络到她。肖飒表示,这就是公众号的魅力:它能让很多人信任你,愿意听你说,你就能够帮助到很多人。

她回忆到自己曾有一次前往深圳出差,在一家麦当劳里接待P2P集资参与人,闻讯而来的人挤满了两层楼,她拿着一个大喇叭在上面给大家普法,安抚老百姓情绪……

此外,由于互联网金融法律是一个较为创新的领域,需要金融原理、刑法条文、互联网思维的有机融合,还要时时刻刻了解新监管文件和政策,精通此领域的律师并不太多,专注互金的“肖飒lawyer”也是金融法律监管机关熟悉行业一线实际情况的可贵素材。

对于肖飒自己来说,四年的写作生涯极大提高了她的文字表达能力。有人问她怎么能坚持这么久,她的回答是——有这样一件既能成就他人,又能提升自己的美差事,为什么要放弃呢?

“我觉得还能坚持下去,争取写满十年吧。”肖飒笑着说道。


理论与实务的沉淀——徐家力知识产权

徐家力说:“作为一名学者,公众号让我向更多人传播知识。”

北京隆安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徐家力同时也是中国首位知识产权博士后,担任北京科技大学知识产权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公众号“徐家力知识产权”正是徐家力多年知识产权理论研究与实务经验下的积累成果。

“我不仅是一个律师,我还是一个学者、一个博士生导师,所以写文章也算是个任务。”徐家力告诉律新社,由于自己身兼数职,闲暇时间本就有限,原创稿件更是个耗时的工作。但即便如此,徐家力对于写作的热情仍是有增无减,“个人兴致是我一路写来的动力,而责任感也会让我继续写下去。”

徐家力说,“三位一体”是他们的公众号推送策略:除徐家力的个人公众号——徐家力知识产权外,“隆安知识产权”、“隆安律师事务所”也常刊登徐家力的原创文章。此外,鉴于徐家力在知识产权领域取得的不少学术成果,不少其他自媒体平台也会慕名而来,联络转载他的稿件。

各类讲座的演讲稿、向其他媒体平台的投稿、对于案件的个人评判,这些都会成为“徐家力知识产权”的素材。徐家力还特别提到,前些日子比较轰动的“红色娘子军”侵权事件正是由隆安律师事务所受理,而徐家力也受法律理论与实务界所托在微信平台上发表了他对于此事的看法。

“以前写博客,阅读量很低;现在微信平台火了,就有很多人都能读到我的文章。”徐家力不无兴奋地对律新社说道,“很多人读了我的文章就会来向我咨询,也有不少讲座会就我发表的一些主题邀请我去讲课。”

对既是资深律师前辈,又是行业专家学者的徐家力而言,自己的知识成果能够被认可,并且有机会向更多人传播知识产权的专业知识,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公司法的好帮手——公司法律思维

曹志龙说:“加强专业品牌建设,公众号是一个好办法。”

微信公众号“公司法律思维”是上海市联合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高级合伙人、管委会成员曹志龙团队的专业成果。

作为一名对公司法有着深入研究且见解独到的律师,还作为华东政法大学律师学院特聘教授长期讲授公司法实务课程,曹志龙告诉律新社,开办公众号是出于进一步提升专业化与打造工匠精神的考虑,“公司法律思维”的作用正是在于围绕公司法理论与律师实务的不断发展、当事人对于公司法律服务不断提升的需要,而进行的专业知识管理与公司法律服务市场研究。

该公众号的关键在于三个“专”:一是专注,业务领域致力于公司法特别是公司法律思维及交叉领域,二是专而精,主要紧扣前沿的、疑难的问题,不进行泛泛介绍,三是不断专研,研究是公众号的生命力。

“我们的客户需要律师团队提供主动的、持续的、有形的、前沿的法律服务,希望定期推送公司法及交叉领域专业的、前沿的、疑难的知识点、案例和行业动态,所以不少专业团队都在酝酿或打造自己的公众号。”

曹志龙对律新社说:“文章基本由我们团队原创,着力打造法条与案例之桥,培育律师与当事人的公司法律思维。今后也会培养出更多的原创作者和专业律师。”在曹志龙看来,团队内各律师分头行动极大地提高了出稿速度,这也正是团队的优势。

开办公众号有助于律师的业务研究与法律服务产品拓展也许还不算一件罕事,但令律新社意外的是,公众号还能促进律师同行及与法官等法律职业共同体之间间的交流。据曹志龙所说,有一些不熟悉公司法的律师或其他法律人读了公众号中的相关文章后,特地来委托曹志龙团队解决他们的法律问题。

“公司法律思维”对公司法的专注让曹志龙团队以长于公司法而在领域内闻名——“你说自己团队是专业团队,那到底什么叫专业化?公司法律思维的要素是什么?公司法有哪些前沿问题?总要有人去解读专业,总要有渠道了解专业的着力点。”曹志龙认为公众号就是一个解读专业化的好渠道。

曹志龙表示,律师或律所都应该加强品牌建设,而打造具有针对性的专业公众号有自身的优势,比如前沿性、即时性、当事人黏性等等。而判断一个律师或团队是否专业,一般可以从三个方面判断:一是客户与市场的认可度,二是行业的专业评价,三是团队是否有专业人才聚集。微信公众号既能成就一个好的专业团队,也是判断一个团队专业化水平高低的试金石。

靠内容驱动互联网法律——网络法实务圈

麻策说:“内容就是我们的广告。”

浙江垦丁律师事务所是一家新兴的网络法律师事务所,作为创始人之一的麻策告诉律新社,“网络法实务圈”其实也是事务所的官方微信公众号。

“我们算是全国第一家只做网络法的律师事务所。”谈及创立公众号的起因,麻策显得有些兴奋,“我们创始人起先都有自己的公众号,但考虑到事务所对网络法的专注,我们觉得还是应该有这样一个公众号,汇聚网络法精英,探寻网络法实务,”

麻策对律新社说,“网络法实务圈”创办于2017年8月1日,除事务所去年举办的网络法实务大会上嘉宾的演讲稿之外,其余都为团队原创。麻策还表示,团队人员也是写作爱好者,有着大量储备文章,同时由于对网络行业极为熟悉,发表见解也并非一件费力的事情。网络法实务圈才运营两个月,就成为律界黑马,杀入律师事务所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排名前五。

麻策笑言自己是律所的内容总监,这是他除律师外的另一个角色。“公众号的运营统一由我负责,一般根据时效性催稿或选稿,然后就是后台的编排。”麻策还提到,“网络法实务圈”是一个内容驱动型的公众号,他们的定位正是在于“内容”,关注网络法新领域的法务或律师都会关注“网络法实务圈”这一公众号。

对比一些其他律师事务所的官方微信公众号,麻策表示网络法实务圈内容不会围绕事务所的新闻、荣誉和活动,因为在网络内容大潮下,这些不能称为“内容”,在互联网时代不会给用户带来太多价值——“他们只知道你厉害,却不知道你为什么厉害”。因此,麻策认为互联网内容运营最重要的就是直接给用户提供解决方式,直接告诉他们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办。

网络法实务圈接下来也会考虑内容丰富度问题,也会不断迭代更新。“我们的目标是希望将网络法实务圈打造成为网络法实务领域的第一自媒体品牌,让更多人认识到网络法的价值。”麻策说,“我们整个社会正在不断的从线下往线上迁移,在变革的时代,新技术,新问题,新冲突将层出不穷,如何探寻和解决这些新问题,应该成为我们新一代法律人的使命”。

此外,我们还看到,关于律所管理、法律科技、法律评论、法务活动等公号不断开出,且形成一定的人群聚集地。大家通过公号传播专业、塑造品牌、互动交友,未必会完全形成案源入口,但对品牌提升必然有帮助。

目前,维护公号依然是件辛苦的事,一般自己写自己编,有的由助理编辑,在没有产生直接利益的时候,很多人不愿意特别投入。

对于更多的法律专业人士而言,可能连公号都没空开,如何在一个有效的平台上持续建立专业品牌基地,或者借助第三方的力量,大多数人还没有形成清晰的认识。

法律服务行业的专业人士公众号还有很多,一些法律人士开办的公号已经不断形成专业特色。如果你也有好的公号,不妨推荐,律新社会持续关注。

肖飒lawyer

肖飒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公司法律思维

曹志龙 上海市联合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网络法实务圈

麻策 浙江垦丁律师事务所联合创始人

徐家力知识产权

徐家力 北京隆安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佳和家事

谭芳 华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严之凿凿

严嫣 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洪流法眼

洪流 邦信阳中建中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周公观娱

周俊武 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京华枫云

梁枫 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北京律师许秋莉

许秋莉 北京京师事务所合伙人

金牌婚姻律师谢友林

谢友林 广东天胜律师事务所律师

董晶看法

董晶 北京市易和律师事务所律师

小军家事

魏小军 北京大成(杭州)律师事务所

文鑫说法

郑文鑫 北京大成(福州)律师事务所律师

白玉兰爱股权

贾明军 北京市中伦(上海)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海坛特哥

陈特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律师

阿呆继续曰

吕良彪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互联网金融法律

吴卫明 锦天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金宏伟念兹集

金宏伟 北京市华一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青牛阁

沈岱青团队 上海正义永道律师事务所

LawXu徐晟磊

徐晟磊 浙江六律律师事务所

吴皓的备份

吴皓 云南八谦律师事务所律师

小武合伙股权

耿小武 河南国银律师事务所主任

*你最喜欢哪个公号?欢迎留言推荐,随时补充更新~

每一个公益行动的背后都可能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律新社上海交大凯原法学院共同主办的“2017法律服务产业十大感动公益故事”评选已经开始征集啦!

如果你一直践行公益精神,持续投身公益行动并且在2017年有所推进,留下一段感人的公益故事,都可以书写下来,参与本次评选。

报名参评不收取任何费用,截止日期为 2 月 28 日。

公益常在,感动你我!快来说出你的公益故事吧!(欢迎推荐和爆料你身边的好人)

关于律新社

律新社是全国首家法律服务行业垂直媒体,由资深法律媒体人创办,是法律服务行业影响力最大的法律新媒体之一,持续关注中国法律服务行业发展,致力于推动法律服务行业资讯及品牌建设。

律新社品牌栏目

▶▷ 大咖来了观韬中茂 | 张鹏峰 中夏旭波主任 | 朱林海 锦天城高级合伙人 | 俞卫锋 上海律协会长 | 周月萍 中伦权益合伙人 陈峰 大成上海办公室主任 |  盛雷鸣 观韬中茂管委会联席主任 金立宇 海问上海联席负责人 | 游闽键 协力所律师 |刘晓红 上海政法学院校长 | 马屹 上海国际仲裁中心秘书长……

▶▷ 律新社观察:特殊普通合伙改制 | 十家法律科技企业预言 | 大成上海撤销国际业务部 | 微信法院 | ”24条公益群“ | 基层法律服务所 | 中国顶级律师朋友圈 | 62家律所、131名律师被“点名” | 中国律师小时费率 | 律师调解工作室 | 比特币付律师费 | 律界分时共享空间 | 异地查档第一罚 | 律师在外自设办公室遭罚 ……

▶▷ 律界情报:道可特天津分所获批、中伦晋升二十五位合伙人 | 盈科徐州分所开业、浙江东港加盟泽大 | 上海交大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 | 元典智库小程序即将上线 | 段和段济南迎8位博士加盟 | 北京首家掌上智慧法院平台上线 | 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类案智能推送系统内网上线 ……

点击报名

2018年日本法律文化探寻之旅
法天使律师助手 新年优惠249元/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京师名片|温和 ·博学 ·律界大律
最高法院:不反对就是同意?合伙份额转让纠纷中其他合伙人的态度如何认定?|民商事裁判规则
团队如婚姻:携手合作才能走得更长久、更遥远
合规体系、合规调查、合规风险...关于企业合规的重难点,这里都讲全了!(汉坤总结)
律所实务 | 北大法宝律所实务数据库2015年最受关注律师文章
师安宁律师:十年一剑,中国当代青年律师成长、成功之路之典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