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邦信阳中建中汇:从日进一寸到大步流星!合并5年,海派强所发力世界名所丨律新社专访


律新社丨赵芳


一家律所真正的实力是什么?人才!


2019年12月,上海律协公布新一届业务研究委员会委员名单,在2万多名律师中,仅有2553人当选为52个专业委员会的委员。上海邦信阳中建中汇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邦信阳中建中汇)的60余位律师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


邦信阳中建中汇自1995年成立以来,在提升上海律师行业整体服务质量和竞争力、提升律师行业执业水平和专业能力等方面作出的贡献可谓有目共睹。在上海律协业务研究委员会的报名中,每名律师只能担任1个研究委员会的委员,每个律所担任同一个业务研究委员会的委员不得超过3人。为数众多的律师当选业务研究委员会委员,再一次体现了邦信阳中建中汇精湛的专业能力和深厚的专业积累。

所内环境


多年前,邦信阳中建中汇提出“海派强所、中国大所、世界名所”的目标。现在,邦信阳中建中汇在北京、西安、南京、武汉、重庆、杭州、宁波建立了分所,共有70余位合伙人,200余位执业律师,深圳、香港办公室的筹建也逐渐提上日程。邦信阳中建中汇离设立的目标又近一步!近日,律新社特地采访了邦信阳中建中汇管委会的七位负责人,探索这家律所沉稳而不失活力、高速而又稳健发展的奥秘!

专业有道

九大部门稳步发展


在25年的发展历程中,邦信阳中建中汇经历了中建律师事务所与中汇律师事务所、邦信阳律师事务所与中建中汇律师事务所两次重大合并。作为目前黄浦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邦信阳中建中汇集原中建律师事务所房地产建设工程、原中汇律师事务所争议解决、原邦信阳律师事务所涉外业务等优势专业之大成,在多个行业居于领先地位,并积累了一大批优质客户资源。


2018年12月18日,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确认展唐通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并终结破产程序。这一案件的主体是“新三板”挂牌企业中第一个破产重整成功的企业。而为这起全国首例“新三板”挂牌企业破产重整成功并复牌案件代理的正是邦信阳中建中汇破产团队。

千帆竞技,不进则退。邦信阳中建中汇深知律师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断巩固传统优势业务的地位,并开拓新业务,充分做好了迎战困难与挑战的准备。

随着事务所规模化发展的纵深发展和人才规模的扩大,邦信阳中建中汇的专业领域不断细分,广泛多元的业务构成使得各个专业领域得以细化,在新型业务领域加大投入与支持力度,使得各业务领域焕发出勃勃生机:


房地产与建设工程一直是邦信阳中建中汇最传统、最有技术优势的专业之一;在破产、清算领域,该所是上海高院公布的第一批具有破产管理人资质的律所;在争议解决领域,很多合伙人都有司法机构从业经历,实务经验丰富;知识产权及文化体育产业部门的律师有着十多年的相关法律服务经验,处理的案件参与并获得了数个全国及各省十大知识产权案例奖。

陆国飞

邦信阳中建中汇合伙人、业务促进中心负责人

邦信阳中建中汇合伙人、业务促进中心负责人陆国飞律师介绍,2019年,邦信阳中建中汇扩充至房地产与建设工程部、金融部、公司部、国际业务部、竞争与反垄断部、争议解决部、知识产权及文化体育产业部、税务及财富管理部、刑事业务部九个业务部门。这些细分的业务部门带动了事务所专业化的快速发展,在业内获得诸多好评。

所获荣誉

每年,邦信阳中建中汇都会投入100—200万元用于与高校的合作和各类专业学术研讨会:民商法领域与华东政法大学、竞争法与上海交通大学、金融法与上海财经大学,涉外业务与上海政法学院,房地产业务与西南政法大学均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频繁的学术交流让合伙人得以更好地建设自己的专业体系,在与法学理论专家在互动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


对此,陆国飞律师倍感欣慰:


“这说明律师们语言水平高、业务能力好,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律所整体实力的体现。律所很多85后青年才俊表现突出,成为合伙人或预备合伙人,而邦信阳中建中汇在带动其自身发展方面也提供了很多机会,使他们得以发挥自己的专长。”



在国内外法律服务市场上,邦信阳中建中汇除了拥有以分所为网点的国内服务网络外,还是IR国际律师联盟、LEGALINK及GlobalLegalGroup三个国际主流律师联盟的成员律所,并与美国、欧洲、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地的国际大型或专业律所建立了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及时为客户提供涉及国内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服务。


邦信阳中建中汇不仅是IR国际律师联盟的成员,还在IR发起了“一带一路”律师联盟,并代表IR与国内七家知名法学院共同发起设立“一带一路”法律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作为“一带一路”法律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秘书长单位,邦信阳中建中汇致力于把创新中心打造为全球化法律智库,为法律服务行业和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徐国建

邦信阳中建中汇主任、战略发展委员会负责人


随着我国律师业专业化、国际化脚步的加快,很多律所选择到国外设立分所。邦信阳中建中汇主任、战略发展委员会负责人徐国建表示,律所要扎根于中国这片广袤的律所服务市场,在国内做强,再谋求国际化发展。开设分所的初衷是服务于客户,而不是抢占某一个地区的法律服务市场,如果客户有走向世界、在世界各地开展业务的需求,律所就要迎合这种需求:


“对于律所而言,最重要的是建立国内的律所生态系统。国际化不仅意味着走出去开分所,更要和国际上的同行、律所交流切磋,建立密切的关系,一同服务于客户需求。客户是律所服务的主题,国内业务是律所发展的根基,只有根深,才能枝繁叶茂。”


管理有方
助推律所全面发展


律师行业一直强调“做大”“做强”,并尽可能把二者发挥到极致。如今,律师人数过百、人均创收过百万、创收过亿成为很多律所追求的阶段性目标。虽然创收不是评价律所的唯一指标,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律所的市场认可度。有人认为,只要专业发展好了,创收自然就上去了,创收上去了,律所就会强大起来。但事实并非如此。


回顾邦信阳中建中汇的发展道路,可以发现其一直在规模与专业之间进行平衡,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法律服务市场,从而形成独特的发展道路。适度规模化、内部奉行的“半公司化”管理、传承而又创新的文化基因,使得邦信阳中建中汇的发展模式具有特殊性。


尽管早已实现了创收破亿,但在邦信阳中建中汇看来,创收仅是衡量大所的众多重要指标之一。好的律所必须有好的管理,而好的管理才是律所持续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

所获荣誉


邦信阳中建中汇在20多年的经验积累基础上创新性地导入“卓越绩效模式”等诊断系统,在内部进行自我诊断,从外部获得评审员的科学诊断,或不断提升,或对症下药,从使得事务所具备更强的免疫力和生命力,更加健康、稳定、强劲地发展。


杨文珺

邦信阳中建中汇合伙人、规划规则与风控中心负责人


邦信阳中建中汇合伙人、规划规则与风控中心负责人杨文珺介绍:


“对于风险收费、监管业务等高风险案件,由合伙人组成的风控中心进行审批;对于涉及公众利益的法律意见书和案件、涉黑案件等,则由专家委员会的2位专业合伙人签字审批,然后才能对外出具法律意见书;对于疑难案件,采用专家论证参与制度,形成每月一次的疑难案件会诊,由上海高院的顾问、行业专家对风控和质量进行把控。事后,做好客户满意度的调查,进行及时高效的反馈。”



2018年,邦信阳中建中汇作为唯一一家参评律所获得第二届黄浦区区长质量奖,该奖项也是黄浦区人民政府设立的最高质量荣誉,邦信阳中建中汇的获奖体现了社会各界对其法律服务品质和质量管理水平的认可。



随着数字化和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云计算、大数据、微服务、物联网、移动互联等各种新兴技术为IT产业带来无限机遇的同时,也为企业业务不断发展带来支撑,2015年末,阿里巴巴率先喊出“小前台,大中台”的企业管理模式,“中台”这一概念开始流行。如今,“中台”这一概念蔓延至法律行业,并逐渐形成一套管理和业务组织架构,为律所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杜爱武

邦信阳中建中汇管理合伙人、运营管理中心负责人


邦信阳中建中汇管理合伙人、运营管理中心负责人杜爱武对律所管理有一番独到的见解:


“按照目前的律所运作模式,律所无法直接接触客户,应服务于律师,由律师服务客户。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要加强中台建设,服务好合伙人和律师,把类型化工作交给中台,律师只须进入市场,分享市场中的敏感点。”

杜爱武律师介绍,律师在前台用专业、服务吸引客户,后台负责立案、归档、财务等事项,中台则把案例、荣誉、成绩、经验、客户等内容分类整理,发送给有需求的律师,降低工作量。


“很多律师都代理过不少有影响力的案件,但没有形成系统的文本,无法分享经验,造成了重复劳动和人力的浪费。中台可以把这些知识、经验储备起来,形成标准化的文本输送给律师。”


除关注中台建设外,邦信阳中建中汇还聚焦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的发展,利用科技进行风险控制和知识管理,并孵化了一些进行案情预判、合同自动审核的法律科技项目,如“法立方”线上平台等。杨文珺律师透露,2020年,邦信阳中建中汇会进行知识管理库类的中台建设,建立事务所的知识管理库,知识管理库建好以后,会让专业服务的效率、能力更进一步,让整个律所及其合伙人都能获益。


文化搭台
做大律所品牌


合并是律所迅速扩大规模的一种方式,但很多律所合并之后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价值观与文化的润滑剂作用得到邦信阳中建中汇的重视,这也使其规模化发展中不断探索适合自己价值倾向的发展道路,而不是追求片面的“大”。

赵亮波

邦信阳中建中汇品牌建设与战略规划中心负责人


邦信阳中建中汇品牌建设与战略规划中心负责人赵亮波律师谈到律所价值观时说,律所的文化品牌由行业评价、群体评价、客户评价、社会评价等要素组成,是律所的灵魂和纽带,也是律所的标签。个性化的标签体现了差异化竞争和竞争优势,可以吸引相应的客户,增强客户粘度。


在合并之前,邦信阳中建中汇会在基本制度上达成共识,合并后会举办很多活动来保障沟通交流,如每月的合伙人交流会,足球队、篮球队、羽毛球队等,增进了解与信任。在专业合作上,如果合作业务量达不到总业务量的一定比重,就会影响分红,从而倒逼与其他合伙人进行合作。

在邦信阳中建中汇的品牌规划中,首先要把事务所打造成有全国性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综合性律所;其次,进行国际化布局,把事务所打造成国际化的、在海外有分所布局的国际化律所。


张峥

邦信阳中建中汇合伙人、文化建设中心负责人


邦信阳中建中汇合伙人、文化建设中心负责人张峥介绍,律所树立了专业、高效、富有创造力的文化理念,对外倡导平等、包容,对内提倡老有所养、壮有所为、青有所依。其中,老有所养、壮有所为、青有所依是张峥律师提出的文化发展目标,意在以包容的心态兼顾各个年龄段的员工。对此,张峥律师解释:


创始合伙人、资深律师为律所做出了大量贡献,对其要有制度上的倾斜,免去其后顾之忧。律所每年从律所利润中拿出10%放入养老金基金池用于投资,所得收益和本金全部用于已退休律师。合伙人在退休当年还能拿到二三十万元的荣誉金,这是对其所做贡献的肯定。


40岁左右是最有创造力、最能引领律所发展的年龄段。律所会对壮年律师给予平台、资源等方面的倾斜,让其在事务所发挥引领作用。


对于青年律师,要使其依托律所平台快速成长。举办评奖、评优、专业推广,鼓励其参加各类培训,并为他们提供半年到一年去国外律所交流的机会,让每个人在律所都有归属感。



2019年5月,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邦信阳中建中汇专项基金举行捐赠签约仪式,该专项基金由邦信阳中建中汇向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捐款人民币100万元设立,将致力于包括贫困地区教育扶持、优秀师资力量培养、青年学生激励等有意义的慈善项目和公益事业。从创所之初,邦信阳中建中汇始终坚持“公益乃一种常行”的理念,将公益作为从始至终的使命与追求,并持之以恒地坚守和行动。

邦信阳中建中汇律师参加各类公益活动

张峥律师表示,类似的公益活动总是能得到全体律师的积极响应。律师们的社会责任感如此强烈,对于工作、事务所、客户、家庭、团队的责任感自不必说。


后继有人

激励人才发挥效能


作为专业服务机构,律所一直把人才视为核心资产,也只有把人这一要素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律所才能更好发展。人才队伍中,应该有资深的年长合伙人,也有学习能力强的年轻律师;既有管理人才、专业人才,也有市场型人才。这样的人员组成和专业结构使得律所的专业强项得到传承,律所便能持续发展。


袁颖

邦信阳中建中汇合伙人、薪酬与考核管理中心负责人


邦信阳中建中汇合伙人、薪酬与考核管理中心负责人袁颖介绍,人才要适合事务所的规模、适合律所的专业领域、符合团队的分工合作。邦信阳中建中汇制定了一系列与人才培养相匹配的管理和考核机制:常态化考核按季度进行,年终总评,对象是所有非合伙人的律师和律师助理,要求其匹配律所发展、专业拔尖;专业评优考核于年终举行,对象是执业两年以上的律师,要有实体案例、专业活跃度和科研能力。考核成绩均与晋升挂钩。


好的机制体制能够激发个体的创造力与能动性。2017年,邦信阳中建中汇调整了合伙人的分级,分为权益合伙人、非权益合伙人,让有管理能力的律师成为权益合伙人,引领律所发展。合伙人分级制度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划分,而是给予合伙人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道路与未来的不同机会。一方面,邦信阳中建中汇希望所有合伙人都能在律所这个平台上各取所需,平台像“家”一样给予合伙人归属感与意义感,而不仅仅只是一个冰冷的执业机构与管理主体。另一方面,邦信阳中建中汇还希望有志于事业更大发展的合伙人贡献精力与智慧,凝聚力量为平台发展做更大贡献。


“一直以来,我们律所合伙人的流失率都比较低,合并以后虽然人数、规模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总体不是膨胀式发展,而是稳步式扩大。律所非常注重传承,培养、带动出很多新人,他们在业务的专业度、接受能力、适应能力等方面的表现有目共睹。”



2002年进入原中建律师事务所的陆国飞律师回忆道。


在律所工作3—5年的律师是最不稳定的律师群体,他们有一定的专业特长,业务上能够独立,但可能受其他行业、其他律所的诱惑而跳槽。邦信阳中建中汇对评优的合伙人推荐的年轻律师实行“金种子”计划,为他们提供资金支持,并要求他们继续服务3—5年,增强对律所的忠诚度。现在,邦信阳中建中汇的管理层和管委会中就有不少享受过这一政策的人,成果有目共睹。


对于在我国实习的外国留学生,邦信阳中建中汇为其提供了学习、涉猎中国法律理论知识和实务的短期培训机会,也为国外培养了很多法律实务人才。这些实习生来自德国、瑞士、美国、捷克等国,在本所实习的经历在其国家被认可。这一培训已经坚持了20多年,完全是非正式的,自发、自愿的,国外实习生在本所受惠,回国后不断成长、成才,实现了民间的法律外交。


邦信阳中建中汇的合并成立时间并不长,却以全面突破、高速发展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无论是大步流星,还是日进一寸,在通往“海派强所、中国大所、世界名所”的道路上,都秉持正念,坚定执着、砥砺前行。未来已在可期中。


 相关链接 


▲ 捐赠百万设立专项慈善基金!邦信阳中建中汇为律师业提供了哪些公益实践样本?| 律新社观察


 世界首例适用海牙《选择法院协议公约》判决评述丨邦信阳中建中汇专栏

责任编辑:王凤梅   |  版面编辑: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遐迩闻名:从合并更名到规模品牌
计入资本公积的出资可以减资吗?
2016中国金融、公司领域领先律所排名出炉
【建纬担当】建纬武汉,十一岁的翩翩美少年
2019年LEGALBAND中国顶级律所排行榜
如何做好律师事务所团队化建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