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树英律师生涯的数字巧合:28+28=?丨律新社大咖来了

律新社丨赵颖欣

 
在72岁本命年之时,朱树英律师筹备了一场“断舍离”。
 
交棒,隐退。一时之间,这位与共和国同龄的长者和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建纬所”)的前进轨迹备受全行业的关注。

28年,朱树英律师以坚定的“专业主义”带领建纬所不断探索专业法律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尽行业律师之责为中国建筑工程领域治理法治化做重要支撑。

28年,这家以建筑工程和房地产法律服务为基石的律所跑出了专业化力度与规模化速度,26家分所与上千名律师向同行们证明了“专一”的力量。

曾有人问他,为什么只对一个领域执着?那一刻,建所前摸爬滚打的28年人生在他脑海深处倒带,接着他莞尔一笑,“只要把手里的工作做到极致,即便只有一个领域也必有成效。”

 
如今,站在外滩金融中心31层落地窗前的朱树英显得格外从容,因为他找到了值得托付的掌舵团队。褪下主任光环,他也依然步履不停,戴上了建纬律师学院院长的袖章。
 
窗外,川流不息的浦江与万国建筑群见证了上海这座城的历史,此刻也将朱树英与建纬所今后的故事映在了眼里。

(朱树英律师生涯的数字巧合:28+28=?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全国管委会主席、建纬律师学院院长朱树英做客律新社《大咖来了》分享一位“泰斗级”专业律师和一家千人专业大所的故事 律新社视频中心出品)

01


他的“前半生”
从工地走来
 
朱树英出生于大上海解放第二天的1949年5月28日,“28”对他注定是个特殊的、巧合的时间,它将朱树英的职业生涯画出了分明的泾渭。
 
前28年,在时代洪流的挤压下,朱树英不得不听从于命运。
 
因为鼻梁上架了副眼镜,方才16岁的朱树英失去了就读中专的机会,一个上海本地人只能被分配到建筑公司的半工半读技工学校的木工班,后转为企业的木工。他的“前半生”就这样在日晒雨淋中开场了。
 

“每早4点多就要起床,5:30坐车从南市区到宝山的工地,这样才能保证7点上岗。”艰苦的十年木工生涯在朱树英的一口浓重沪普中娓娓道出,这在当时看来糟透了的命运却在冥冥中磨练出做律师的基本功,也锻就了其贯彻一生的理念与价值观。
 
朱树英说,在施工企业的日子就像是“深山”学艺,期间他刻苦钻研技术,提高工时效率,后来在企业青年木工技术比赛中,他获得装门、装窗两个第一名。
 
十年的历练,让他谙悉“规矩”之道。十年的起早贪黑遗留下了业内闻名的“朱树英式”作息习惯,直至今天他仍旧保留着晚上七、八点就寝,凌晨三、四点起床的习惯,为此建纬所内部也都形成默契,一般晚上7点过后大家就基本不再电话“骚扰”他了。
 
两个技术比赛第一名为他带来了当干部的机会,人生终于迎来一次转折,他就此悟出一个哲理:人不要抱怨命运,而要做好当下工作。积极进取,必有成效。

此后的十八年,朱树英从工人转为干部,先后做过企业教师、工会干事,办公室秘书等多项工作,还当了八年的企业法务。“当工人和当干部其实没有多大区别,工作变了,只要不懈努力,不断总结,同样可以做好各项工作。”
 
因而,朱树英当企业教师,就被评为优秀教师;当工会干事,即被评为上海市建设系统优秀政工干部;当办公室秘书,不断获得同业务评比优秀……“因为是我做,就要做得更好”的自我勉励一路鞭策着朱树英追求极致。
 
期间,朱树英还业余就读了一年的教学法和四年成人教育的中文大专专业,即便去业余读书也被评为优秀学员。“律师的写作和演讲能力就是那时练出来的。”后来他又业余学习了二年的律师培训班和三年的华东政法学院的本科,并顺利通过律师资格考试。朱树英说,由于有了中文专业的基础,学起法律来驾轻就熟,他很快成了企业法务。
 
“我无法控制我的命运,也难知前程在何方,但对当下的每件事我都是认真做好的。”前28年的日积月累,让朱树英在工作实践中逐渐养成了不辞辛劳、不断进取的脾气和风格。他想起离开原单位时,同事曾评价他说;朱树英是大腿上绑镗锣的,走到哪里响到哪里。
 
直到上海城市建设主管部门建设委员会开始筹划组建一家为城市建设服务的专业律师事务所,那个决定了朱树英后28年人生的关键时刻就要降临了。
 

02


天道酬勤
征战28年“创业”路
 
1992年,在邓小平南巡的影响下,上海拉开了“大建设时期”的序幕。
 
在朱树英的回忆中,这一年开始的上海就像一个工地,到处都立了塔吊。正是这一年4月,朱树英受命负责上海市建设(后改名建纬)律师事务所的组建工作。
 
此时的朱树英已经43岁,后来闻名律师界与建工行业的“建纬所掌门人、建工'泰斗级’律师”,在这个时间节点才刚刚具备雏形。
 
为什么组建建纬所前身的机遇会落到朱树英身上?他说,其实也是领命而为,但恰巧时来运转了。
 

朱树英律师执业初期照片

在此之前的8年,朱树英取得了律师资格,在企业法律顾问室负责企业的合同管理,期间还在上海市联合律师事务所第二分所的上海大学文学院分所担任兼职律师,师从翟建主任。
 
从事兼职律师必须不妨碍企业的本职工作,许多律师工作都是在工余之间完成的,奔波劳累自然不在话下。朱树英回忆到,“当时兼职律师辛苦办案,但收入甚微。有一年,翟建主任为鼓励兼职律师多办案件,立了一条规矩:兼职律师每办一个案件,除可提报酬外,年终加奖1元。是年,我一共办了各类民刑案件43件,年终获奖金43元,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
 

正是这段经历让他真切理解了企业合同管理的成败得失和经验教训,也在办理大量民、刑案件的实践中积累了律师的实务经验。至此,驱使朱树英日后成为一名合格专业律师的基本功和各种准备都已练就。


天道酬勤,机遇不会错放做好准备的人。
 
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确定要“以浦东开发开放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由此,上海步入改革开放的新阶段。

但中国刚刚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国内对于国际通用惯例还很陌生。为吸引外资,上海市建委决定成立一个专业的律师事务所,负责上海大建设提供建设工程相关的法律服务。
 
这场发生于1992年4月的命运转折,开启了朱树英的律所“创业”之路。源于“前半生”积累而来的认知和追求,当朱树英负责组建起一家律所,也就决心要办成律所中的一流。
 

所以朱树英在建所之初就给建纬所确立了“超前、务实、至诚、优质”的八字办所方针,并定下了一个专业发展目标:建设一个具有雄厚实力的、能够吸引众多既懂法律又懂专业复合型人才的、能够提供全方位综合性专业法律服务的、与国际接轨的专业律师事务所。

前28年在体制内摸爬滚打,后28年征战“创业”路。如此长的时间跨度造就的成功,在今天看来是难以复制的,朱树英亦坦言,这都是特殊的历史条件所致。“但是每个人抓住机会的能力是自己的,每个阶段都要把事情做到最好,就是最好的专业责任,也是行业的社会责任。”
 
1992年12月29日,上海市建设律师事务所(建纬律所旧称)成立,并举办“上海房地产业发展趋势研讨会”,创业帷幕就此拉开(图中为朱树英律师)
1992年12月29日,建纬所在上海当时的中苏友好大厦正式成立。自此,中国最好也是最大的建筑工程与房地产专业律所初露锋芒。
 

03


用专业反哺
深耕建工与房地产
 
九十年代是中国律所真正走向市场化的起点。建纬所诞生的那年,也正值第二批律所合作制试点开放,一大批律师事务所这年成立,如大成、隆安、通商、海问等。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建设工程项目成直线上升。政府投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社会资本投资,丰富多样的投资模式,带来了工程项目的复杂性,祖国发展建设,对建设工程专业律师提高了要求。
 
虽然中国商务律所的第二波发展浪潮为律师人数带去了一定的增量,但是对于建工领域而言,还难以从当时的律师群体中寻得合适的懂行律师。
 

作为全上海建筑行业里真正取得执业律师牌照的第一人,朱树英清楚地认识到行业缺乏懂工程又懂建设的专业律师“那时每天都有大量的建设工程纠纷事件产生,极大影响了建设工程的实施。市场的混乱不能放任自流,如果律师不懂行业,就没有办法提供有效的法律服务,也就无法在这个时刻承担起重要作用。”
 
十年木工经历得到了正向反馈,朱树英对建筑行业的熟知发挥了强大的专业优势,在他的带领下,建纬所不断提升处理建筑工程房地产法律事务的能力,面对我国建设领域的发展新要求,调整专业律师资源,以诉讼、仲裁和非诉讼等法律服务方式为客户提供专业法律服务。
 
1994年,上海延安路隧道复线工程开工,投资方为香港公司,采用的是国际上常用的投融资前提下的工程总承包即今天的PPP_+EPC模式。上海进入市场就不得不跟着菲迪克(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体系来走,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国际通用而在上海却是全国首例的设计、施工总承包合同条款,却让朱树英和他的团队只用了三个月就攻克下来。
 
两年后,延安东路隧道复线完工。这项工程的合同不仅为工程保驾护航,还完成了上海建设接轨国际惯例的任务,也为全国外资投资项目提供了参考。
 

此后,改革持续深化,建设工程行业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自我改革与完善,立法也在不断地完善,建工领域的法律服务市场一片蓝海。

 

谁抓住了,谁就会赢得发展。朱树英正是瞄准这一机遇,带领建纬所逐步摸索并建立了从土地开发、施工营造到物业售租等阶段的全过程法律服务模式,并从实际出发按企业需要提供阶段法律服务。


可以说,上海市大量的工程项目建设无不留下了建纬律师的印迹,建纬所在业界的知名度和年创收逐年递增。建所28年,建纬所以专业为纽带,服务机构已从上海发展到全国26个省、市,专业律师人数已余千人。朱树英的专业法律服务理念开创了国内办专业化律所的先河,为我国律师走向专业化趟开了一条独特的路径。
 

朱树英律师获得钱伯斯“终身成就奖”


朱树英的专业地位不仅获得律师业的认可——先后获得上海市首届“东方大律师”、钱伯斯“终身成就奖”及中国律师建设工程领域唯一的连续多年“律政之星”等荣誉称号。朱树英的专业造诣更是得到了建筑房地产行业的尊重——其先后受聘担任住建部市场监管司法律顾问、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常务理事兼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并入选中国工程咨询博物馆内设立的“工程咨询名人堂”,被评价为“中国工程合同示范文本奠基人和法律专业咨询开拓者”。
 

04


回报社会
引领全所行公益之路
 
执业三十余年,朱树英从建筑业里走来,又带着法律专业回到建筑行业里去,可以说“回馈”这个词贯穿了他的整个执业生涯。
 
2003年至2012年,朱树英作为上海一万多名律师的代表在上海市政协担任常委,任职期内先后提出60份提案,平均每年写6个,在参政议政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他的提案清一色围绕城市建设的国计民生,先后有四份提案被评为市政协的“优势提案奖”,一份被评为“优秀提案特别奖”。
 
朱树英说,他始终感恩建纬所发展至今所得到的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因此他向建纬律师提出:“来自社会回馈社会,建纬人要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帮困扶贫,履行社会责任。”
 
诚如所言,一直以来与建纬所专业之路并行不悖的是一条洒满阳光、温暖的公益之路。
 
2005年,建纬人在云南省个旧市他期村捐建了“上海建纬—他期希望小学”;2008年汶川地震后,建纬上海总所全体员工捐款达30余万元,朱树英律师个人捐款达20万元;2015年,朱树英捐赠100万元人民币在华东政法大学设立“树英奖学金”,促进新时期律师后备人才的培养及法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疫情期间捐款武汉附属同济医院收到的感谢信


2020年,新冠疫情的雾霾笼罩世界。为助力抗击疫情,朱树英个人捐款20万元,建纬总分所通过各种途径累计捐款达136万元。期间,朱树英来到“无讼学院”直播间解读《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八大问题,课程的全部收入将捐赠给疫区以支持抗疫事业。
 

朱树英律师录制抗疫专题网上课程


从疫情严峻期到逐步复工复产期再到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建纬所还不停地以“匠心”投身法律公益事业,将志愿服务进行到底。为了更好地帮助建筑行业应对疫情,建纬律师发布系列“抗疫专题”专业文章二十余篇,应客户服务需求累计提供各类法律服务182项11名建纬律师积极报名参加黄浦区司法局“复工复产复市纠纷化解律师志愿者团队”参与包括防控措施引发的纠纷、防疫物资不足引发的纠纷、侵权行为引发的纠纷等在内的疑难纠纷调解工作。
 
“专业识别度”是建纬所的精髓之所在,“用专注的心做专业的事”则是建纬所的座右铭,对于公益,他们也如此理解。建纬所长期坚持参加市委、市政府信访接待值班,主动承担法律援助任务,为社会弱势群体设立法律咨询热线,维护拆迁居民的合法权益。截至目前,建纬所累计提供法律咨询数千件,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几十起。
 
朱树英说,做好一个真正的专业律师,不只是把专业做到极致,更要理解专业服务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意义,这才是真正的专业责任感以及社会责任感。

“法律服务是一门崇高而神圣的职业,要求律师不仅要出色地完成委托事项,更要履行社会责任、主张正义。”这句话不仅被朱树英奉为圭臬,亦作为建纬文化延续了28年,并将继续薪火传承。
 

05


专业匠心
为行业提供法治支撑
 
随着我国建筑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着相关法律不完善的现状,正需要通过立法完善各项配套的法律法规来促进和保障产业升级。
 
专业律师已经不足以支撑行业的法治化建设,行业律师必须早日登上舞台,朱树英深以为然。

在执业过程中,朱树英多次参与我国《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招投标暂行规定》《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立法讨论、修订工作和住建部《建筑市场条例》《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的起草、研讨与制定工作。
 
他说,“律师就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有关部门的专业立法工作。”
 
除了花大量时间参与起草、制定各种工程合同的示范文本,朱树英还带领建纬所积极参与国家主管部门的立法课题研究。
 
2017年7月25日,建纬所作为住建部建筑市场监管司法律顾问,受委托承担起草《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的课题任务。建纬所组建的课题组以朱树英为组长,经过数十次研讨会,数易其稿,该管理办法最终自2020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一年后,也是由建纬所课题组参与修订的《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示范文本)》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
 
在此背景下,工程总承包新时代已到来,如何抓住新的机遇,是我国建设领域专业律师的新任务和新使命。就在上周日,由建纬所主办的“工程总承包法规制度宣传周”圆满落幕,全方位剖析工程总承包法规制度及相关法律服务特色。(相关阅读:超10万人关注!五大关键词盘点建纬所“工程总承包法规制度宣传周”刷屏现象 | 律新社观察
 
透过这场活动我们看到,“行业律师”的新目标已在建纬全国26家分所内辐射开来,建纬律师将进一步参与建筑房地产行业的有关立法、示范文本、规则制定等前沿专业课题研究,最终成就一家真正的行业化律所。
 

朱树英律师的

十本个人专著


在精进业务之外,他还主编汇集专业书籍达30多本,近1500万字,撰写、出版的个人专著达10本。他还持续不断地进行着业余授课,授课对象从最初的律师业发展到提供专业服务的建筑、房地产企业,又发展到整个中国的建筑行业和房地产行业,讲课次数过千,听众累计数十万人次。
 
相比律师业务收入,无论是著书、还是授课,所得都不及承办一个案件所得的零头,从成本上说,反而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体力。但是朱树英通过这种方式传道授业,对律师、业界同仁、审判人员倾囊相授,无疑对行业发展起到了切实的推进作用。
 

律师之师

在建纬所15周年庆时,一家北京的律所给朱树英送了一幅匾,题四字“律师之师”。
 
这四字,恰如其分。
 

06


交棒传承
放下,让建纬再出发
 
今年是朱树英的本命年,“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他与共和国同龄。
 

72岁,也保持了中国大所主任任职年龄最长的记录。但朱树英却并不打算继续刷新律所主任的年龄上限。

2021年初,就在建纬所迁至外滩新地标BFC外滩金融中心之际,朱树英正式宣布退位。
 
在“工程总承包法规制度宣传周”开幕式上,建纬所首次通过直播官宣管理委员会换届,产生了由邵万权律师为律所主任,朱树英、宋仲春、韩如波、史鹏舟、陈军、魏来律师为委员的新一届管理委员会。
 
“其实十年前就想这么做了。”站在外滩金融中心31层的敞亮办公室内,朱树英拿起十年前钱伯斯就授予他的“终身成就奖”谈笑,“拿到这个奖后我就琢磨,这之后的路还能怎么走?自己是不是可以功成身退啦?”
 
但在考察了一圈后备人选后,朱树英深刻地意识到代际传承不是件容易的差事。“又要熟悉行业,又要拥有总分所之间的兄弟意识,如何找到这样一个人?”
 
后来朱树英想通了,他要找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这个团队里能够接班主任角色的,一定要有非凡的责任与担当,才能带着建纬所在专业道路上继续前进。
 
能够匹配朱树英要求的责任担当,在2012年建纬所组织的三八妇女节塞班岛3日游活动中被放大在了他眼前。
 


据相关新闻报道,当年建纬所的一位女律师与其丈夫不慎跌入海中,遭遇了惊心动魄的生死考验,而共同出行的男同事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开展接力救助,与惊涛骇浪展开生死博弈。时任建纬所党支部书记的邵万权律师不顾生命危险,两次下海营救直至负伤累累,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无私无畏的精神。
 
在岸边目睹这一系列惊险场面的朱树英,在触动与感激之余,也在那一刻确定了接班人的人选。“邵万权救的不只是我们的女律师,更是展示了个人能够带领整个建纬团队。”
 
把棒子交出去的那刻,朱树英感受到了格外的从容。每天坚持走1万步的他,依然步履匆匆,虽然从管理岗位上退休了,但是他仍以建纬律师学院院长的身份上岗,继续在专业上贡献余热。
站在新办公室里,朱树英一边接受访谈,一边间或安排装修的事情,行动敏捷,精力充沛。向外望去,大上海的繁华与无限风光尽收眼底,船舶在浦江上忙碌地穿梭,楼宇的高度诉说着上海的发展速度。

很快,建纬所就要迎来建所三十周年纪念。朱树英希望,那时的建纬所已经建立起三十家分所,加上总所正好达到31家,这个数字正好是全国省市的总数。他还希望,在新一届管委会的带领下,建纬所的“朱树英元素”能够逐渐淡去。


如果说建纬所的前28年与朱树英的个人发展相互成就,那么下一个28年,建纬所应是与集体建纬律师、与整个行业携手共进、成就非凡。

责任编辑:Susan  |  版面编辑:Larissa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图文:老中医根治阳痿早泄之不传秘方
这是对婚姻劈腿的最好解释?
摄影:云南西双版纳之行(4)
开庭必备技巧,法官都会偏向你的
赵孟頫大字的确不凡,读书乐欣赏。
图文:手脚冰凉用艾叶煮鸡蛋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