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逛不完的天空之城——维尔纽斯


维尔纽斯——立陶宛的首都,自13世纪以来便成为了立陶宛大公国的政治中心,直到18世纪之前,这里都深受东欧文化及建筑风格的影响。历史上曾因各种政治及军事因素而属于不同国家,走过沧桑历史,也留下了多元文化的风貌。



维尔纽斯被誉为欧洲最大的巴洛克风格古城,拥有变化多样的建筑。尤其是各种宗教建筑物如教堂、修道院等,所以也可以称它是一座宗教氛围浓重的教堂城市。

维尔纽斯拥有典型的中世纪城镇格局,环绕市政厅发展起来。主干道Pilies街将宫殿与市政厅连接起来。从这里向外放射出许多狭窄、弯曲的街道,两边布满教堂、店铺、手工作坊、贵族的府第和隐蔽的庭院。




老城区荟萃了多座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古建筑,这些古建筑造型优美、古朴典雅,十分让人喜欢。



为了不破坏城市的古老意蕴,维尔纽斯人在老城区以外建设新城区,而且全部由白砖修葺,建成后的新城区拱卫着老城区,远远望去使得老城区就像在大海中的一颗明珠,让整个维尔纽斯熠熠生辉。下面就让我们从最下方的黎明门开始来游览城市的美丽景色吧!

 

黎明门(Gate of Dawn)又称日出门,是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的古城门,建于1503年至1522年,最初主要起防御作用。维尔纽斯市之前曾有9座城门,如今只剩下了仅存的黎明门。


从16世纪开始,黎明门经常会摆放一些宗教物品,为的是保佑维尔纽斯城免遭外敌的攻击和过路者。 1671年天主教士在城门上修建了一所小教堂,以供奉黑面圣母玛利亚像,而分立在两侧的2尊雕像分别是玛利亚的父母。


卸除金光闪闪的原画(右图),圣母的服装是由三个镀金银部分组成,由不同的艺术家在不同时期完成。1670年至1690年金饰覆盖了头部和肩膀,1695至1700年则涵盖了胸部,1730年金饰才涵盖全部的画。衣服上的花卉图案,有玫瑰、郁金香、水仙、康乃馨….象征玛丽亚的纯洁。 2顶巴洛克式皇冠,象征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


 

传说中该圣母像具有非凡的魔力。几个世纪以来,该圣母像已经演变成了维尔纽斯市的标志,她受到了罗马天主教徒和当地居民的崇敬,来自立陶宛周边邻近国家成千上万的朝圣者慕名前来顶礼膜拜。 1993年9月4日教皇保罗二世(Pope John Paul II)也是在这个小教堂里诵读的《玫瑰经》(Rosary),自此之后,每年11月的第三周都会在这里庆祝圣母玛利亚节,现在已经演变成了维尔纽斯宗教区的重要活动。


来到Basilian修道院门前,这是一座洛可可式的拱门,建于1748年由JK Glaubitz所设计,拱门的装饰是用来描绘三位一体的组成,拱门进入就是圣三一教堂的院子,在19世纪初曾被作为监狱使用,目前教堂还在进行一些修复工作。


诸圣堂由加尔默罗会建于1620-1630 年,并与一个大型修道院相连,形成一组建筑群。钟楼高大雄伟,装饰精美。在18世纪的大火之后,建成了洛可可风格的拱顶。



1819年,加尔默罗会在修道院内建立了学校。 诸圣堂所在的这条街曾是犹太隔都的大门所在。二战期间,曾有一条地道连接该堂和犹太隔都。


 

圣尼各老教堂是位于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旧城的一座教堂,也是立陶宛现存教堂中历史最久的教堂之一。始建于14世纪。教堂的钟楼修建于17世纪,为巴洛克式建筑。

1501 年亚历山大雅盖隆在此建立立陶宛第一个道明会修道院,教堂也归属修道院。在1679年至1688年,教堂进行了扩建且教堂的墙壁保存至今。1844 年,沙皇政府关闭了修道院,教堂即改为普通的教堂并供居民使用。1807年,道明会圣神堂被沙皇政府改为监狱,曾经关押许多参与立陶宛的爱国者。


圣神堂侧面朝街,没有一个明确设计的主立面。教堂高51米。它的外观呈现后期巴洛克风格。教堂内部有俏皮的洛可可装饰,是立陶宛最有价值的教堂之一。堂内共有16个祭台,均装饰有华丽的圆形和浮雕纹饰,墙面还绘有许多巴洛克风格的壁画。

在教堂祭台下方的墓穴中有许多房间和墓室,埋葬着约600具遗体,年代从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不等,大部分都是当时的富贵人家。



 

圣凯瑟琳教堂位于维尔纽斯的犹太区,这座巴罗克风格的教堂已成为维尔纽斯的标志性建筑。维尔纽斯曾经拥有欧洲最重要的犹太人社区,素有“北方的耶路撒冷”之称。二战期间,纳粹这里进行了彻底的种族清洗。


这座18 世纪的巴洛克教堂,粉红配乳白的外墙,优美的雕塑,很柔媚的风格。 这座教堂是立陶宛从苏联独立之后第一个被修复的教堂, 后来市政府把它的右边建筑用作当地的“教师之家”,而主体建筑因为音效极佳现在用作音乐厅。




 

坐落于维尔纽斯老城的总统府,为立陶宛统治者办公和居住的地方,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乳白色的宫殿,可以追溯至14世纪,在历史上经过了多次重建,目前看到的建筑于1824年开始建造,1834年完工。


总统府在16世纪曾为维尔纽斯主教的居住之地,18世纪为维尔纽斯总督的住所,于1997年成为立陶宛总统官方办公和居住之地。每天晚上的18:00在总统府前可以看到守卫的换岗仪式,每周日中午的12:00还会在此举行庄严的升旗典礼(约5至10分钟),参加升旗仪式的是立陶宛武装部队的仪仗队,吸引了不少游客的观赏。每个周六总统府还会对公共免费开放,游客可观赏宫殿的内部,让更多的市民了解总统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维尔纽斯大教堂建于1387年,是立陶宛天主教徒心目中的圣殿,立陶宛大公曾在这里加冕。坐落在格季米纳斯山脚下宽阔的教堂广场上,它和57米高的钟楼占据了广场的主要位置。教堂修建于1387-1388年,是第一座哥特木结构教堂,之后也经历了多次修复。教堂的门楼上的三尊塑像分别是:圣海伦、圣斯塔尼斯拉夫、圣卡西米尔,是1993年塑造的。格季米纳斯骑士雕像矗立在教堂广场东侧,它建在一座古代遗址上。


教堂内是圣卡西米尔礼拜堂,礼拜堂内的装饰尽显了巴洛克式的繁复!教堂里面有描绘这位立陶宛圣徒生平的壁画和他的银棺。


教堂下面的地宫内安葬着维陶塔斯大公和妻子,国王日吉蒙塔斯的两个妻子,还保存着国王弗拉基斯拉夫的心脏。


看完大教堂广场,我们顺着往山上走来到格迪米纳斯塔,经过无数次战火的洗礼,如今它是维尔纽斯上城堡唯一仅存的一部分。由立陶宛大公国的公爵格迪米纳斯(Gediminas)下令建造,这也正是此塔名字的由来。随后的砖制城堡完工于1409年,当时是在中世纪立陶宛最有名的统治者之一维陶塔斯(Vytautas)的命令下而建造。

格迪米纳斯塔是维尔纽斯市、乃至立陶宛整个国家的一个重要历史符号,它出现在立陶宛的货币上,还出现在许多立陶宛的爱国诗和民歌中。在1990年3月11日以立陶宛独立声明的宣布而结束的独立运动期间,立陶宛国旗在1988年10月7日再次悬挂在塔楼顶部。重建的立陶宛皇宫在2009年完工,它位于格迪米纳斯塔所矗立的山脚下。

曾发行的立陶宛纸币

     印有格迪米纳斯塔的邮票

格迪米纳斯老城堡的一些残余在考古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重建。游客可以通过登山或乘坐缆车到达格迪米纳斯塔所在的山顶,格迪米纳斯塔内部展示了一些其所在区域以及周边的考古遗迹。

维尔纽斯还有一处吸引人的地方名叫三十字架,在顶部矗立的三十字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性纪念建筑,也是维尔纽斯的最佳观景台,可以俯瞰盖迪米纳斯塔和维尔纽斯老城全景。


三十字架(Three Crosses) 这座独特的白色纪念碑,从环绕维尔纽斯、绿意盎然的七座山之一拔地而起。根据传说,这个山丘曾是方济各会 (Franciscan) 修士殉道处。漫步上山,一睹这 17 世纪初以来即备受尊崇的圣地。

具记载, 14 位方济各会修士来到维尔纽斯布道。当地镇民因修士们的布道言行甚为恼怒,进而烧毁了修道院。 7 位修士在当时名为布里克丘 (Bleak Hill) 的三十字丘上被砍头,另外7 位修士则被钉上十字架后,抛入涅里斯河 (River Neris) 中。虽然传说的真实性不得而知,但自16 世纪以来,对这 14 位修士的崇仰之情不断流传下来。看看最近一回重建后的三十字架屹立于山顶上,便是向这段过往致敬的标志。


探索高地公园 (Kalnų Parkas),找到通往三十字丘顶的道路。攀登陈旧的木阶梯,直到山顶草地。接着便会看见鲜明白色水泥十字架,从一片青翠中拔地而起。这个纪念碑建于1989 年,取代 1950 年被苏联政府拆毁的旧三十字架。


三十字架纪念碑位于平台上,周边城镇和另外 6 座围绕维尔纽斯的山峰形成令人赞叹的美景,在此可一览无遗。日落时分来到三十字架,还可以看见令人屏息的夕阳美景。


天空之城,教堂之城,即使有再多的别称,你的美都不能被只字片语所替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波罗的海之立陶宛--安宝宪
小众 | 它被Lonely Planet评为欧洲十大最佳旅行地,景美物价还低!
立陶宛 维尔纽斯历史中心
立陶宛🇱🇹真的很有趣
欧洲游----波罗的海四国游(十八)--维尔纽斯,你究竟有多少座教堂?
向波罗的海出发,感受醇厚的历史与绝美的风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