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死亡不是归去,而是启程 | 万花筒·协和八

从古希腊的朴素唯物主义,到中国张载的元气说,都把人的死亡解释为基本元素的分离,而不是个人的毁灭。这种理性的死亡观以某种很有力的形式提供了永恒生命的证明,让人们可以在一种非宗教的形式下相信不朽、超越死亡,也就是通过理性分析发现人可以“死而不亡”。这种认知接近于现代人类所熟知的“物质守恒”、“能量守恒”,是十分理性和超前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死亡并非生命的结束,而是生命延续和转换的一种形式。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生命具有多个层次,个体的死亡并不引起生命的结束,人类通过把生命信息遗传给后代,使得生命在另一个肉体上得以延续;第二,生命除了肉体属性外,还有社会和精神属性,人类的精神被代代相传、继承,人类文明在每个人的加砖添瓦中不断进步,因此,肉体的消失并不意味着生命内涵的消失。无论是哪种,都是生命对死亡的超越,都是“不朽”。

如儒家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极为精炼地概括了儒家追求的内圣外王、修身齐家与治国平天下的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和理想。儒家关注的不是死或者不死,而是如何去死、以什么名义死。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杀身成仁、舍身取义成了历代仁人志士牺牲自我的行动指南,体现了人生理想的实现和生命的归宿,同时也体现了自我道德的最高完善。

从此意义上来说,死亡就无所谓恐怖与神秘了。

荣获第8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入殓师》,从生命的延续的角度,叙述了导演对生死的思考。

故事讲述一位被艺术理想抛弃的大提琴手小林大悟失业之后回乡做了入殓师,这份意外的职业让他对死亡的感悟由迷茫渐至清晰,最终升华为一种感激和敬畏,以死之沉重、晦暗衬托生之美好、光明。

生活中,人们常常为新生命的降临而心生喜悦,却顽强地抗拒死亡的来临,就像入殓师的妻子和朋友对他的职业选择感到不快,甚至逃避、唾弃他,认为他已成了不祥化身,是死神手下的随从。

可是,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宿命,乡下澡堂的老板娘死了,入殓师夫妇去送行,妻子目睹丈夫给死者入殓的情形,庄严而肃穆,透出对死者的敬重与哀伤,他突然理解了丈夫的抉择,这个世界上总要有人当生命旅程的助理——入殓师,推开死亡之门将那失魂的肉体轻轻地送进去。观看入殓师带着严肃又宁静的神情,严格地按照特定地程序与仪式,虔诚地给死者洗浴、穿衣、化妆,让人感到——

死亡不是归去,而是启程。

影片中关于生死爱痛的隐喻比比皆是,小林大悟在桥上观看两条在溪水里奋力逆流的游鱼,不时地,上流飘下死去的鱼。鱼儿为什么还要奋力逆流,为什么要壮观地、前赴后继地赴死?因为鱼要努力游到上游,去那里产卵。顺流飘下的死鱼则是完成了传宗接代的神圣使命之后,心力耗尽而亡。

死亡不是终结,而是为了诞生。

剧中,导演多次在镜头中闪出飞翔的大雁。

大雁是生命的意象。冬天到了,大雁南飞了,但它们不会永远的消失,它们只是飞到远方去了。而我们逝去的亲人,此时的远足,也是去了某个美好的地方,如同南飞的大雁。或许某一天,他们还会像大雁一样振翅回来,只是此大雁可能不再是彼大雁,而是他们的后代——这就是生命的轮回与永恒延续。

虽然不似伟大人物那样被世人铭记,但这是普通人的不朽。

**感谢潘慧老师对本文的帮助。

作者:布谷鸟的叫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灵魂观念产生的渊源
廖可斌:回归到“人”才能从根本上融汇中西文化
日本人为什么敬畏自然:神之敬畏
人类视角看,我们为什么关注葬礼、死亡与仪式
哲学与人生
死亡与灵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