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以见众生 | 协和八

1

2015年10月25日上午十点,我上完了最后一个内科急诊流水的夜班,把夜里留观的病人交班完毕,开了这些病人白天的药物和次日的化验,背上书包,和同事们告别。

从2013年11月第一次入急诊流水轮转到现在,已经两年过去了。在这两年里,我去了三次急诊,累及轮转6个月,是我这短暂的行医生涯里轮转时间最长的科室了。

在这里,我看到了数以千计的病人、家属,听到了各式各样甚至是千奇百怪的主诉,与不知道多少人交待病情和处理,也遭遇了各种正面和负面的情绪。我在这里向有的病人或家属宣告他/她得了恶性疾病,得了HIV,得了重症感染……命不久矣;在这里向很多已经无计可施但因为家人不死心还是送来协和的病人承认我的无能为力;也在这里经历了很多人情绪的崩溃,气急败坏的指责和绝望的求助……

经过这些年的锤炼,面对这些情况我已经可以不动悲喜,冷静果决地指示和拒绝,让整个流水看诊的流程尽量高效地运转起来。但是一旦碰上那些努把力就可能有救的重病人,我的内心还是会燃起些什么,然后禁不住想要帮他们多做一些。

2

还记得第一次转急诊的时候,我的经验还非常有限,每次当班就是祈祷自己不要遇到不会看的病和不会处理的情况,不要碰见难缠的家属,然后不停地打电话向二线求助,有时候把二线都惹急了,最后战战兢兢地交班出去,回家后还要躺床上想很久自己的处理有无漏洞有无误诊,可谓惶恐。

第二次转的时候,已经稳重了许多,开始懂得分轻重缓急,懂得拒绝和分流,安稳地上完一个班已不是问题。

等到这回第三次转急诊,由于对疾病的理解比之前有了些许进步,我终于能够像很多前辈教导的那样,尝试着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病人,去预测病人后面的走势,从单纯地见招拆招向先发制人转变,很多的处理变得更加积极,想的也更为广泛,跟家属的交流也多了些自信。

在急诊这个平台上,我看到了社会的缩影,有幸见识了数倍于同龄人的生离死别和悲欢离合,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和不足。我可能不会再回到急诊流水了,但是我会想念这个交织着汗水与心血的地方的。

感谢急诊的老师们,无私地支持着我们这些年轻大夫的成长,感谢急诊的护士们,你们的坚韧不拔,敬业高效让我无比钦佩。感谢所有的病人,敞开身心面对我们,希望你们一切都能好起来。

3

说三个病人的故事。

第一个是一个中年女性,发热血三系减少凝血异常来的。病人并非我首诊,之前的大夫很有经验地送检了血涂片。我当班的时候就突然接到骨髓室的电话,说这个病人很可能是个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这个病在起病初期因为感染和DIC的问题往往异常凶险,但是又因为砷剂和维甲酸的出现使得治愈率高达90%以上。

当时病人早已离开急诊不知去向,所以当务之急是把这个病人找回医院来。我在医嘱系统里查询了这个病人的就诊卡信息,抄了电话号码,然后开始打电话找人。可是电话接不通,我只好再重新接着看急诊。我在两个小时内一边看病人一边打了五个电话,全都无人接听。终于在帮一个输血病人对血的间隙我打通了电话,是病人的先生接的。他们显然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理解力来解读我说的话,病人的先生听上去非常的漫不经心,对于我要求他们尽快返院的要求反应冷淡。我花了五分钟说了不少重话,反复告诉他如果不及时就诊,她妻子可能面临生命危险,终于唤醒了他的注意。在我接近下班的时候他终于带着病人回来了。我联系了血液科的老师,前辈们对于这样的急病一向是古道热肠,很快病人就被收入院了。后面的故事就简单了,大概两周后,老师告诉我病人对治疗反应良好。

第二个病人是一个年轻女性,既往狼疮诊断明确,初始的受累系统不多且症状轻微,经过诱导治疗后病情在很长的时间里都还算稳定。但是命运总是充满了捉弄。不知道为什么,病人突然出现了病情的大爆发,心脏肾脏血液系统全面受累,最重的是神经系统,在一天之内就完全下肢截瘫了。她到急诊看我的时候是某个周五的凌晨三点多,陪着来看病的是病人的一双举足无措的父母和焦虑不安的丈夫。病人的丈夫是个军人,穿着作训服,身材高大威武。但是面对爱妻受尽病痛折磨的模样,举手投足之间早已没了军人常见的干练和坚毅,取而代之的是恐惧、担忧和犹豫不决。我完善了急诊能做的所有化验,把评估狼疮活动和筛查感染的检查都开了,又迅速请神经科完成了会诊,她后面需要的则是一个腰穿除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一个CT除外其他部位感染,至少是胸段脊髓的核磁检查,以及免疫科的会诊,来决定是不是要大剂量激素冲击。后来急查化验提示ctni已经15了,病人被转移进了抢救室进行后续的处理。早上八点多我下夜班后还是放心不下,交完班后又跑进抢救室想去帮忙。那天刚好赶上急诊的进修老师换班,因此整体的工作运行不如平日流畅。我自告奋勇给这个病人做了腰穿,又干了点杂活,离开医院的时候已经是中午十二点了。在大家都共同努力下,其他的检查和会诊当天就完成了,治疗很快扑了上去,但是后来随访发现病人对治疗的反应似乎并不非常理想……

于是我查阅了文献,发现狼疮引起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是少见的并发症之一,预后极差。但是回想起当时的情况,那么多人一起折腾,不过是想给病人一个重新站起来的机会罢了,哪怕这个机会非常渺茫。

第三个病人其实不是我在急诊看的病人。前几天我夜班,那天不知是命里犯冲还是怎样,晚上急诊的病人又多又重,潮水一般向我们涌来,还有不少病人家属搞不清状况,要花时间去沟通,抢救室满员,二线和我一样焦头烂额。就在我被焦虑的病人和家属淹没,累得口干舌燥心情无比焦躁的时候,听见一个声音在喊我,夏大夫夏大夫……因为我们的名字会出现在诊室外的显示器上,我以为是某个看急诊的病人,于是头也不抬地回了句“说!”“哦,没啥事,我们来复查的,刚好看见您在这看急诊,我就想来和您打个招呼,谢谢您!”我抬起头,花了十秒钟认出来是之前在普内科住过院的一个三进MICU的病人的家属,小心翼翼地挤进人群跟我道了谢打了招呼。我干这行其实从来没有在意过回报,但是当时的感觉,就好像渴得要死的时候被人递过来一杯水,一下子就变得没那么心浮气躁了。真正感恩的人,一定会记得的。

4

这个十一月我将进入而立之年,回想起自己十岁,二十岁,二十五岁时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我会发现自己基本上没达成多少。因为工作和性格的缘故,我和过去的同学联系并不多。但是我知道他们中间有人在大洋彼岸研究物理学、数学的尖端,有人在国外的大学做助理教授,我相信肯定有更多的人在教师职员警察公务员工人个体户等等岗位上做自己的工作,我所不知道的则是他们的烦恼,他们背负的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见多了生死悲欢,我发现自己关心的东西和人就那么些,我想要的东西也很简单,我能继续给人看病,能有稳定的家庭和尽量健康的家人,我就很知足了。因为我比很多同龄人都更要明白,这些事情,对于太多太多的病人来说,是再也得不到的东西了。

5

如何评价一家医院的水平,每个人每个机构都会有自己的标准。国内这几年也有不少的大学和机构搞一些医院的排名。就我个人的感受,对于普通的病人来说,一家好的医院应该能够为病人们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就这一点而言,协和医院的老师们同事们表现出了很高的水平。我很感激自己能够在这个环境下学习和成长,从2009年开始当见习大夫到现在,很多前辈和老师对病人的关爱,对临床工作的一丝不苟,对医学精进的不懈追求,让我耳濡目染。我也有机会去见识外面的世界,见识最好的医疗,见识众多病人,从而不断地磨砺自己。我永远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做得足够好,我唯一能做的,只是尽力而已。  

《一代宗师》里说,武学有三个境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我有时候会觉得,当大夫一样也会经历类似的阶段。区别在于,医生的成长,循环往复,永无停止。

作者:北京协和医院内科 夏鹏 医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风景这边独好——访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马遂教授
急诊科女超人于莺】微博语录整理,娱乐大众
【医囧医事】求此时医生内心的阴影面积~~
为什么我不建议女生学心内科(以及建议选什么)
三甲医院一位国家重点学科呼吸二线医生对“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一文的的专业评论
学相声口吻说医院那些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