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何李渊起兵敢立刻称帝,朱元璋起义要广积粮缓称王?一文说清楚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人民纷纷起义,李渊也从太原起兵反隋,不久,李渊占领长安并接受隋恭帝的禅让称帝,从起兵到称帝,李渊只用了短短的一年时间,李渊称帝之后,唐朝用了六年时间基本统一了中国,这一年是公元624年。

元朝末年,起义不断,韩山童、刘福通领导的红巾起义席卷全国,朱元璋也在红巾起义爆发的次年参与起义,5年后朱元璋占据滁州与和州,也就是在此时,谋士朱升给朱元璋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朱元璋听从了,这一年是公元1357年。

李渊太原起兵

7年后,朱元璋打败了陈友谅,称吴王,11年后,朱元璋消灭了张士诚,称帝,正式建立明朝,直到公元1393年,经过一系列的北伐与西征,朱元璋才基本上统一了中国,从起兵反元到统一中国,朱元璋用了41年时间。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李渊起兵敢立即就称帝,而朱元璋起义却要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足等了11年才称帝?

1、天下局势不同

李渊起兵是在公元617年,6个月后李渊率军攻入长安,随即拥立年仅13岁的隋炀帝孙子杨侑为帝,是为隋恭帝,并遥尊隋炀帝杨广为太上皇,李渊此举无非就是为了政治正确,同时为自己树立恩威,以方便日后称帝的正确性。

当时天下的局势非常混乱,农民起义已经长达数年之久,全国各地有数百支起义军,地方上更是群雄割据,有河南的瓦岗军,洛阳的王世充,河北的窦建德军,江淮地区的杜伏威,陇右的薛仁杲与李轨,幽州的罗艺,巴陵的萧铣,朔方的梁师都等等。

隋末割据势力

如此众多的起义,隋炀帝杨广根本无法平息,反而想迁都丹阳(今江苏南京市),偏安于此,宇文化及发动政变,杀死了隋炀帝,拥立隋炀帝杨广同母弟秦王杨俊之子杨浩为皇帝。

杨广一死,身在洛阳的隋朝群臣立即拥立杨广15岁的孙子越王杨侗为帝,是为皇泰帝,再加上李渊拥立的隋恭帝杨侑,一时之间天下有三个皇帝,没多久,李渊逼迫隋恭帝杨侑禅让帝位,自己当了皇帝,是为唐高祖。

李渊为什么在此时甘当出头鸟,逼迫隋恭帝杨侑禅让自立为帝呢?

因为隋朝实际上已经灭亡了,或者接近于灭亡的前夕,没有能力讨伐各地的起义军,谁先称帝,谁就占有先机,更有利于做大做强

隋末天下大乱时,隋炀帝已死,隋朝势力瓦解

实际上隋朝不仅没有力量讨伐各地起义军,自身也已经分裂了,在东都的宇文化及是一部,在洛阳的王世充是一部,两地各拥立一个皇帝,已经水火不容了,而且宇文化及率军东归洛阳,双方迟早有一战,无论谁输谁赢,对于李渊来说都有好处。

宇文化及在东归途中内部产生内讧,再加上外部战争也不利,跟随他的士卒百官越来越少,宇文化及干脆鸩杀了傀儡皇帝杨浩,自己在魏县称帝,国号许,建元为天寿,没多久,宇文化及被窦建德俘虏,他的部将全部败亡。

身在洛阳的皇泰帝杨侗被权臣王世充逼着禅让帝位,不久又被毒杀,王世充称帝,国号郑,此时的天下隋朝已经灭亡,接下来是各地起义军争取天下,谁有先机谁就占了天时,先称帝只是占了先机,能不能统一天下还得靠实力与能力

红巾军起义

朱元璋起兵的时候,与李渊时代的天下局势完全不同,朱元璋占据滁州与和州时,元朝并没有灭亡,还拥有强大的反击力量,谁先称帝,谁就是出头鸟,就是元军首要攻击力量。

最初,元朝廷派出丞相脱脱率军镇压农民起义军,脱脱在徐州打败了芝麻李,屠了徐州城,随后元军开始疯狂镇压各地起义军,一时之间,起义转入低潮,这种情况有点像秦末农民起义被章邯镇压一样。

次年,脱脱在高邮击败张士诚,没多久,由于元朝廷的内部权力斗争,脱脱被临阵替换,高邮的元军大败,但元朝对起义军的围剿并没有减少,元朝廷还招安了起义军领袖方国珍与张士诚,方国珍与张士诚转而进攻红巾军,元朝还命令察罕帖木儿李思齐起兵攻打红巾军。

朱元璋是红巾军中一个小头目

红巾军领袖刘福通被张士诚打败并杀害,红巾军的其他领袖要么战死,要么被杀,起义军与元朝的战争处于胶着状态,形势并不明朗,朱元璋作为红巾军的一支,如果他敢出头自立为王或者称帝的话,肯定是受打击的对象。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实际上是先保存实力,以观形势,发展自己先强大起来,再趁机发展壮大,当时元朝政府的实力还很强大,朱元璋的战略在元朝末年是正确的,但与隋朝末年的形势完全不同,隋末的隋朝早已经灭亡。

2、实力不同

李渊的实力与朱元璋的实力完全不同,李渊的实力要比朱元璋强得多。

李渊的祖先是西魏八柱国之一的李虎,是关陇贵族集团之一,从西魏开始就是当时既有兵权又有政权的大贵族,经历北周,隋朝,李渊一族一直都是豪门贵族,有自己强大的力量,李渊还是隋炀帝的表兄弟,他的家族从北魏开始就与皇族或者其他贵族通婚联姻。

李渊出身关陇贵族

隋朝末年李渊又是太原留守、晋阳宫监,是当地的军政一把手,既有兵权,又有政权,他起兵顺带一呼,就有数万人响应,再加上李渊又从太原打进了关中,扩大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奠定了势力基础,李世民又有惊天的军事能力,很快就能为唐朝打下一片天地。

正因为李渊自身实力强,所以他有称帝的资本,李渊控制了关中与太原,地处中原之西,中原那帮起义军与隋朝相互攻击之时,李渊还能保存实力,就算中原的其他势力想打李渊,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无法越过其他人的势力来攻打李渊。

李渊称帝与他起兵于太原,占据关中有很大的关系,没有位于中原之中,不是四战之地,容易做大,即位称帝了,其他势力也只能看着,没有办法讨伐。

元末割据势力图

相对来说,朱元璋就太不容易了,朱元璋以乞丐起家,本身没有任何资本,他起兵完全靠自己的能力以及家乡那一帮乡亲,他不能有任何的失误,否则就是过眼云烟,朱元璋占据滁州与和州之后,就开始规划自己的战略,并且有意识地积蓄力量和保存实力,有选择性地攻打敌人。

朱元璋在红巾军中的实力也非常弱,红巾军最初是韩山童和刘福通领导,后来这两人相继被杀,红巾军分裂并且内部矛盾重重,光是濠州城中,红巾军就有五个元帅,而朱元璋只是五元帅之一郭子兴手下的将领,势力弱得可怜。

虽然后来朱元璋独立发展,占据了滁州和和州,但他仍然只是一个上势力,比朱元璋实力强的割据势力多的是,朱元璋想要出头,就得有正确的战略,高筑墙是修建城墙,做好防守,广积粮是大量收集粮食,乱世之中,想要夺取天下,必须得有粮食,缓称王就是不要称王,不做出头鸟。

朱元璋出身非常低

朱元璋的东面和南面是元军,东南面是张士诚,西面是徐寿辉,北面是刘福通,朱元璋处于几大势力的包围之中,处于四战之地,虽然除了元军之外,其他都算反元义军,但义军之间也是矛盾重重,还相互敌视,只有先自保,先生存下来,再图发展,所以不能轻易称帝,只有等到时机成熟,或者自身实力加强,有条件才能称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朝末年有哪些割据势力,朱元璋的对手有哪些
二十六史精选故事665、筑墙积粮缓称王是条妙计
回族史 (4.5.1 明代回族在政治中的影响-2)
【文史知识】影响中国历史的八次农民起义
历代农民起义领袖(下)
朱元璋的北伐为什么能成功?北伐蒙元的过程容易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