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相知相惜共《追求》


作者:简子

琼姐的乡土小说《追求》,在家乡父老和所有读者朋友的鼓励支持下,已连载完毕。

一共60集,每集2000字左右,连续码字两个月,《追求》的故事总算告一段落。

生活,似乎就是故事。

讲故事,就是把事实串起来,让事实变得有情节、有意义、有逻辑。

如果没有故事,我们很难理解外在的世界,也不理解琼姐的《追求》。

原本的生活对我们而言,可能只是一桩又一桩的烂事。有了故事,人生才有了意义。

初识作者琼姐时,简子刚上小学。

那是个周末,又是赶场天,大中午的高青场口,我见到一串儿漂亮姑娘:四个迎亲的,四个送亲的,加上新娘子。

九位姑娘,每人手拿一把雨伞,穿着好看的花衣裳。她们随迎亲队伍,一早从分水走来,已走了五十多里,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

她们在场上稍做休息,还将步行二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听大人们说,新媳妇是从分水那边过来的,从平坝地方嫁到高山来,稀奇!

我和一帮小屁孩儿追着新娘子:她秀气,单薄,蹙眉,扎着两个小辫子,真好看!

图片是新田湾旧居

第二次见琼姐,是在外公家,她跟我大舅妈同名同姓,所以倍感亲切。

后来陆续有接触,她是我大姑妈的侄媳妇,相互往来走动,就越来越熟悉了。

我成人后,在高青场口开店,她成为我的老顾客,油盐酱醋都来照顾我。

我们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共同话题,她谈到了她的小说,我也偶尔提起我发表过的“豆腐干”。

她说她的文字功底不好,让我给她修改润色加工一下,看看能不能发表。

那时候的简子年少轻狂,读了不少武侠故事,自诩侠义,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也许我答应得太痛快,她反而犹豫了。

后来,偶尔提起,但她毕竟没有把手稿拿过来亲自交给我。

再后来,我外出打工,此事就拖着了。

其实,是我想当然地以为她已经整理发表了。

十五年前,我来中峰开了《简子布艺》店,她又成为我的忠实顾客。

我以为她已发表,她认为我忙得不可开交,所以我俩再也没有好好谈过写作话题。

她一直没有放弃,她找过报社,找过政府专管宣传的工作人员。

也许,因为题材、文字功底、手写体等各种原因?她一次次失望了。

因为蟠龙抽水蓄能发电站工程在建,琼姐家在下库库区,举家搬迁到中峰镇定居。

她有大把的时间写写画画,也有更多的时间续写她和家人及乡亲们的故事,可她却病倒了。

她再也握不住那支朴实无华的笔。

她心里激荡的文字,再也无能为力变成她一直期盼的铅字。

三年前,琼姐托中峰打印复印店的赵老,为她打印了《追求》第一部。

赵老退休多年,年纪大了,干文字工作非常吃力,且他并不熟悉和理解琼姐的山区生活,也不很明了她的表达方式。

赵老费心打字复印了50本,效果难免有些差强人意:没怎么纠正错别字,前后人名儿也没校对统一。

图~“赵版”《追求》封面

图~“赵版”《追求》首页

去年秋天,我从她小女儿手里接过厚厚的手稿,心情十分沉重。

图片是《追求》原稿

要是早几年了解她的健康状况,跟她一起修改校对整理,我可能不会这么内疚,她也能走得安心。

我阅读,整理,修改,打字,再修改,反复推敲那些故事……

原著相当于日记体,但又没有明确写明具体年月日……

故事有些凌乱,情节不太完整,条理不甚清晰。有的章节,刚刚起了个头,就戛然而止。

文中人物性格,有的前后有些矛盾,我纠结了……但已骑虎难下,只能“大胆想当然”了。

作者原文的对话,有的没有明确的标点,其中大段大段的撕心裂肺的哭泣,几乎让我要神经错乱。

作者写作从六十年代开始,她读过那个时候的外国小说,受其影响,描写难免有些拖沓。

改革开放时期,依然流行“咆哮体”、“革命体”、“演讲体”等“书面语言”,虽然符合那个时候的“真实”,但我怕吓倒现在的《僰俗》读者,所以我差不多都改为“口语化”了。

更重要的是,原文有的段落,我一读再读都没法读懂。有时卡壳了,真想琼姐能托梦给我,让我问问清楚,她原本到底想要表达什么?

原文很多的形容词、副词和大段大段的“革命”的“纯洁”的反复强调、一吟三叹、天马行空的心理独白,我简略到平铺直叙、一带而过。

那时候的写作,流行堆砌辞藻。装饰性文字太多,几乎让我崩溃。

我尽量用名词和动词,少用或不用形容词,用故事来推动发展,用细节和语言来还原人物性格。

对于原著中,辣眼睛的、少儿不宜的章节,以及心理暧昧、精神出轨的描写,我一律“此处省略一万字……”

不是我狠心,我就是怕有人对号入座,虽然早已申明故事纯属虚构,但不排除有心人钻牛角尖儿。

因为,《僰俗》是家乡公众号,相信你能理解,谢谢!

我绝对尊重作者,尊重书中的人物形象,尊重那个年代的故事。

但是,过于恶毒扎心的、外地人不懂的乡下人诅咒、俚语、荤话,我大刀阔斧删减了,相信琼姐不会怪罪于我。

这两个月来,我心里想的都是她的人,她笔下的故事,她的《追求》,连做梦都在写写写……

曾经的琼姐心比天高,她手里的那支笔,尖锐,勇猛,但对于描写那个时代的悲惨命运,还是有些无能为力,我也同样力不从心。

我深悔自己太莽撞了,应该从头到尾再仔细研读后,全部整理清楚了再发表,而不是一天又接一天地赶足2000字。

至少,完全梳理清楚了,明年再发表。

文中有不少章节的故事不尽如人意,至为遗憾,希望琼姐不要怪罪,在此也请求读者谅解。

万一,我说万一,以后有机会集结成书的话,恐怕还须重新修改,酌情增删。

也许,到时候,某些被我删除的章节和故事,还能重见天日呢。

连载前几篇,作者那种绝望,那种撕心裂肺,我感同身受……夜夜失眠。所以,后来我改为上午整理。

上午和夜晚的心情是不一样的。同一段文字,上午读来也许只是悲凉,晚上读来却痛彻心扉而深陷绝望。亲,我相信你懂得。

以敬畏之心为她整理文字,梳理脉络,还愿那个时代的悲情。我的勇气可嘉,胆量却越来越小,越来越无力……

但冥冥之中,仿佛琼姐在天上看着我,给我鼓励,给我勇气。

我整理完毕,诚心诚意抄诵《忏悔三昧》,一来为她祈福,二来求得读者理解,三是减轻自己的罪过。

图片左下是作者绝笔

图片为读者互动

现在,我们一起暂时告别琼姐的《追求》。如有续集,另行告知,但你别太期待。

我深知,琼姐的追求永无止境,只是当年的贫穷限制了她的想象,英年早逝停止了她梦想的步伐。

作为她的忠实粉丝,琼姐“书读无厌,笔耕不倦”的理想,我想替她坚守,并持之以恒。

图片来自读者留言

我们的故事,还将继续。

新中国成立前后,我们的主要故事是“解放”。

解放后的那一段儿,主要讲的是“大集体”的故事。

之后的六七十年代,讲的是“斗争”和“革命”的故事。

八十年代,讲的是“改革”的故事。

九十年代,讲“开放”的故事。

本世纪初,讲的是“技术”和“科技”的故事。

最近几年,什么故事都讲,也许最主要是讲“创新”和“发展”的故事……

图片来自读者留言

图片来自读者留言

(图片上的留言者,请与简子联系,将有小礼品赠送)

图片来自读者留言

图片来自读者留言

一群人在开山打石运石头,一位过路者询问:“嗨!你们在干嘛?”

麻木不仁者:“哼,我每天都这样,得过且过,没干嘛!”

垂头丧气者:“唉!还不是把这些破石头搬来搬去!”

信心满满者:“看!我们在建金字塔!”

石头,还是那些石头。

生活,还是我们自己的生活。

感恩所有读者朋友,是你们的阅读、点赞、留言、转发,给了我莫大的力量,也让我们的琼姐含笑九泉!

《追求》的路上,感恩有你!

图片来自读者留言

(欢迎你在文末留言区留言,讲出你的故事。我们《僰俗》公众号将选出12条精彩留言,给你赠送一份小小的春节礼物。)

作者简介简子(原名简映竹,简贵莲)生于綦江区高青九龙峡,綦江区非遗“简氏剪纸”传承人,綦江区老字号“简子布艺”创始人,一个爱剪纸、爱布艺、爱古琴,爱讲故事的山里人。



僰俗》征稿启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那些相爱,却不能走到一起的人
一位读者的留言
花事 | 人家才不是一盆没有故事的多肉!
【讨论】书的成绩不好怎么办
周长行原创丨“双痛”的尾巴
他们不愿意告诉你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