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21203教学手记——文化常识考查:一道好题与一道差题的区别在哪里?

因为上面强调传统文化,于是乎高考就考文化常识,因为高考考文化常识,于是乎各种应对资料铺天盖地而来,转化到学生的学习就变成了死记硬背浩如烟海的各种文化知识。

学生累,老师累,结果未必佳,为什么呢?

文化常识的考查,也必须融汇在阅读这个大的前提之下,高考命题的定位是准确的,不能再把学生拉入死记硬背的深渊中去。

比如,2021年全国新高考一卷第11题的D项:

庶务,指国家的各种政务,后来专指朝堂之上跟军国大事相关的各种急务。

对应的原文是:

隋主好自专庶务,不任群臣,群臣恐惧,唯知禀受奉行而已,莫之敢违。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借使得失相半,乖谬已多,下谀上蔽,不亡何待!”

原文表达极为清晰,“群臣”应指所有大臣,并不专指某些重要的大臣,因此,“庶务”也不可能专指“各种急务”。

文化常识的考查应遵循从文本中读出的大原则,而不是要让考生变成死记硬背的学习工具。

一位朋友发来一道题,让我帮忙判断,说是他们讨论了半天,不能确定答案。请大家来看这道题:

 

答案选哪个?

难选!

难选的原因不是没记准关于拜的文化常识,而是这种考法本身有三大错误。

第一点,知识性错误。

拜,行敬礼。古时为下跪叩头及打恭作揖的通称;拜,也叫“拜手”,古代男子跪拜礼的一种。既跪,两手拱合,俯首至手与心平,而不至地,故称“拜手”,也称“空首”。以上见上海辞书出版社的《辞海(缩印本)》第1451页。

从上面的解释可以看出,拜,有三种含义,一是下跪叩头,一是找恭作揖,一是拜手。下跪与拜手都有俯首的动作,打恭作揖不需下跪。

选项的四幅,全都挺首下跪或坐,显然,不合拜的本义。

第二点,违背文本阅读的大前提。

从语段内容来看,“道士拜谢”,这是一个平常性的礼节,这里的“拜”是指打恭作揖,表示客气;考题离开原文语境,考“拜”的语境外的含义,导致题上所考与原文意义相抵牾,会使考生思维错乱。

第三点,考文化常识,要记也要记那些特有价值的内容,像这种如何跪拜的仪礼,现在还需要吗?这纯粹是为考而考。这与孔乙己考小孩子“茴”字的四种写法有何区别。

这道题表面上看,有新意,以图考文,实则命题意识落后,且基础知识不扎实。

命题,现在成了教学改革最大的障碍,因为命题水平低下,我们常常在这种似是而非的考题上费神耗力,更为可怕的是把语文置于干枯无味的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模式里,败坏了语文学习的兴趣,扭曲了语文学习观。

如果说,语文教学具有专业性质,那么,语文学科的命题则是一种专业的专业,不可邯郸学步,东施效颦!更不可一味地把考生往死里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教育叙事] 古文教学的两大弊病(上)
2017年高考语文考纲解读
再也不用死记硬背了!高中文学常识100题,看一眼就答得上来!
再也不用死记硬背了!高中文学常识100题看一眼就答得上来
告别机械“刷题”:新高考引领育人方式变革
四大名著常识考查 100 题附答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