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学生恶狠狠地读书

把课堂还给学生,已成为共识。那么把课堂还给学生之后呢,究竟该让学生在课堂里做什么?我给我的学生说:恶狠狠地看书。

高三复习,很多学生喜欢做题,但不喜欢思考;喜欢对答案,不善于思考答案;很多时候只关注题目所涉及的内容而忽视语段中其它宝贵的学习资源。高三阶段,我建议,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学,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把思维向知识的来龙去脉延展,拓展视野范围,由练习点而扩展为综合性的阅读思考,让学习的根扎入到知识、阅读、思考的内部去。

今天我让学生用一节课的时间自读“掌握文言实词的五大知识点”板块。然后检测其看书结果。结果发现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浮在答案的表面而不得其实。

比如,“塞者凿之,陡者级之”的“级”,有的同学只是知道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可是其具体含义并不知晓。这类同学明显存在学习能力上的缺陷,在不懂其具体含义的前提下,只以判断是否活用为目的,竟然认为自己学习过了。绝不能只用一个“懒”字来评价这种学习行为,这是一种不良的习惯,一种较低层级的思维品质。这类同学需要我们通过具体的学习行为来引导,使之渐渐养成扎扎实实的读书素养。

2.只关注题目而疏忽知识积累。

资料中选了2015年上海卷文言文语段,原题的落实情况较好,可是当我把以下题目展示给一位同学时,她傻眼了:

有规检,造次必以礼

解褐秘书郎

奏课连最

臣自分废黜

聪令有闻者

她红了脸,告诉我根本没注意这些语句。

这是一位学习非常认真的同学,成绩也非常好。为什么她也只是停留在视野狭窄化的学习层面上呢?

我想,这绝不是一个个别现象,应该带有普遍性,这种普遍性恰恰反映了目前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上的基础学习路径,我们且不说这种状态是如何形成的,但有一点需要我们立即改变的是让他们从狭窄化的学习视野中走出来,让他们确实带着研究的目光去阅读资料而不只是把资料当作一个练习册来运用。

借此,我让学生恶狠狠地看书,要做到以下两点。

1.慢读慢思慢琢磨

现在很多人提倡高效课堂,认为快就是高效。其实,我们发现学生的阅读是需要停留的,学生恰恰没有停留的习惯,而是在快快的催促声中“一扫而过”,长此以往,浮气四溢。

2.一问三知有成竹

读资料做练习,必由其个别而推想到一类,善于归纳与整理,一直是我们提倡的,可是真正落实下来的人并不多。原因何在?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地在课堂里做,没有让学生在课堂里就这样落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探寻可见的学习——反馈即时数据,以团队合作方式开启深度学习(完结篇)
充满魅力的数学课
金洲随笔:课堂教学的N个细节(34)
休息第一天:谈谈作业(后附作业展)
【数学学习】寒假里赶快告别坏习惯
数学学习 | 学好数学,要避免这些错误的学习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