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使用类比式导入要注意的问题

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或者降低思维难度,教师往往会运用与文本内容有密切关联的材料进行导入,所谓关联是指或主旨相近,或结构类似,或手法相同,等等,姑且把这种形式称之为“类比式导入”。

使用这种导入方式有很多优点。可以增加学习兴趣,比如学习含有衬托手法的文本,可以通过戏曲的一些视频来作直观地启发,兴趣倍增;可以通过同构迁移,达到少讲或不讲而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效果,比如通过介绍“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的“一字师”典故,来欣赏《湖心亭看雪》的表达艺术,就比较轻松。

但,这种方法如果使用不当,也会给教学带来较大的浪费。

下面是听我同事徐老师两节日常课的一些体会。

一节是《品质》,他对《品质》的理解较为深刻,认为作者选取的写作视觉是格斯拉兄弟对职业的坚守精神,而不是靴子的质量如何,因为,文本中多处强调了格斯拉兄弟做靴子太慢、样式老旧。如果不是出于对其虔诚的敬业精神的赞扬,可能也会由这一点得出他们被社会淘汰是必然的结论。为了弄清本文这一写作上的出发点,徐老师非常有心地给学生看了一部电影《最后的武士》,目的非常明确,通过对武士道精神在特殊背景下的肯否来引导学生理解《品质》一文在特殊背景下对格斯拉兄弟的精神的肯定与赞扬。当课前看完一遍电影之后,上课的时候,徐老师又回放了颇受同学欢迎的片断,即美国士兵送还胜本之剑的场景,让学生分析这部电影想表达的主旨,及导演所选择的角度,最后老师引导学生“如果把大村设计成一个一心为国的人,人们还会那么同情胜本吗?”徐老师的目的是通过天皇坚决不与能给日本带来物质利益的英方鉴定协议,对大村大臣所坚持的与英国的合作的否定,来突出理解武士道精神特殊角度。

这个导入确实太长了,仅上课时就用了近十五分钟,其时还不单是用时长的问题,笔者在听课时,所感受到的是,在对电影情节进行分析时,师生都沉浸在电影的情节中,未能把所要迁移的知识剥离出来,也就是说在运用这个素材的时候,未能直接、准确地把二者的对接点给突显出来,因而,降低了它的启发性;另外,电影是用画面说话的,画面的生动性与连续性很容易使人降低思考力,不能很快地进入文本所要具有的情境中去,又干扰了对文本的思考。

第二节课是《拿来主义》。

徐老师对《拿来主义》的理解也是非常深刻的,他认为杂文不可等同于议论文来讲,杂文的重点不在于论证了什么,而在于是针对什么现象,又是怎样表达出自己的观点的。因而,他认为《拿来主义》一文不可以通过结构的解剖来理解文本,而应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弄清楚批评的对象是哪些人或事,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言来表达。这种理解是比较深刻的。为了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这一点,上课一开始,通过多媒体展示了一幅图片,图片的内容是一群穿着汉服的人,前面还有两个穿西服的人手里举着“弘扬国学”的标语。

老师让学生看图表达自己的观点,有感而发。先后有五个同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老师总结:表达自己的观点要先形成自己的观点,而且要使观点无懈可击。并且针对有学生否定用着汉服来弘扬国学的做法,举出现在日本人仍然穿和服的例子,然后又围绕和服的问题展开了一番讨论,有三个同学发言,但这个讨论并没有落实到表达方式上,还是就观点进行辩解。最后老师总结出:“对于表达自己观点的文章,我们也可以先看是针对什么现象来写的。”

导入至此完成,时间也是将近十分钟。

这个导入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量度把握不好,前后有八个同学参与了讨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而导入的目的是起到示例作用的,第一轮五位同学的发言,老师未作区分,没有区分度,也就没有特殊价值,五个与一个起到的作用是一样的。其次是在与授课内容的对接上,仍然不够紧密,比如设计目的是要同学们明白针对一些社会现象会有独到的见解,而这种独到的见解又影响着独特的表达方式。比如,对用着汉服的方式来弘扬国学的做法持坚决否定的态度,言语则以批评、否定为主,可用辛辣的嘲讽;若持虽不赞同但可宽容理解态度,言语则以平和的析理为主。以此来为理解《拿来主义》对闭关主义,送给主义,孱头、昏蛋、废物、清醒的青年等不同人物所运用的不同表达方式。但在引导过程中,没有落实到位,其导入的价值当然也大打折扣。

由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在使用类比式导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应特别注意确定导入材料与学习内容的准确对接点。不能仅仅凭两个材料的大体相似来粗糙地使用导入材料。

其次,要时时注意迁移知识的剥离,借用的材料不可能单一地对应于你所要求的教学点,我们所借取的东西是蕴含在材料中的,因此,我们要非常清楚材料的皮肉与精髓,要及时地扔掉那些无关痛痒的内容,快速架起通往学习目标的桥梁。否则,很可能形成喧宾夺主的负面作用。

再次,要对所运用材料进行为我所用式的精心改造。比如《品质》一课的导入,可以找两个片断,一个是肯定武士道精神的,一个是否定武士道精神的,两相对比,可以鲜明地感受到对同一种行为的评价是要受着主旨的严格限制的。或者也可以通过修改人物对话的方式,进行对比。再比如,《拿来主义》的导入,为了省时高效,完全可以从网上下载对这一活动的不同观点,让学生在一定的示例下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而体会现象——观点——表达之间的关系,为学习课文奠定基础。

总之,导入的运用,是教学艺术中的第一招,这一招鲜亮,可能全盘皆活,这一招败了,有可能全盘皆输,因而,我们应当多思考,勤积累。

                                       写于2009年3月18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思考与探讨
凌宗伟:“大概念”教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语文课堂教学再反思
20210109作文系列干货(二)
中国古代超级全才 日本武士道也和他有关#国学文化 #国学智慧 #文胜老师
想要学好语文,这些方法你必须知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