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接近于本心和自然的美——海子的情感与传达

张   可

说明:本文是我的学生高二(3)班张可同学读《海子的诗》的作业。

在我看来的海子作为一个纯粹的诗人,追求着最接近于他本心的美与自然。海子首先是个思想家 ,其次才是一个诗人。在他的诗里 ,语言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交际工具 ,而是它们自身。”(1)他说“我断送了自己的一生/在北方悲伤的黄昏的原野”2)而我认为他的诗作不应当融入他在山海关的卧轨来品读,他的诗中所表达的死亡不仅仅是厌世。

“人们唾弃诗 , 视它为无望的渴慕 , 飘渺的虚无; 人们拒绝诗 , 因为它是向乌有之乡的逃逸 ; 或者人们干脆把 诗归入文学 , 于是 , 诗的价值就依据此时此地的现实性来予以估量。 而所谓现实者 , 合时宜也 , 原是由文明社会 的公共舆论机构所造就促成的。”3)海子身为一个诗人,在他的诗里构建了一个王国,他是这个国家的国王,把自己爱的一切都放了进去。在他的遗书中他写道“活在这珍贵的人间/太阳强烈/水波温柔/一层层白云覆盖着/我/踩在青草上/感到自己是彻底干净的黑土块”“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这是他的幸福,他在珍贵的人间所感到的幸福。不可不说的是他对于这个世界的热爱,他爱着这个世界的花鸟鱼虫。他爱着河沟里静静淌过的水,也爱着头顶出生时就照耀着的太阳。他诗中反复出现的那些词汇“子宫”“乳房”“嘴唇””头颅“,不是对于生命的分尸,更让我觉得是通过单一的器官的描述,来构建出对于新生及死亡的联想。甚至于说他对于死亡意象的描述,也可以给人一种对于生命无可奈何地热爱和苍凉,”你装饰额角的诗歌何其甘美/你凋零的棺木像一盘美丽的/棋局“,给人以一种生命虽死而永恒,非常广阔而激荡而实感。”在春天,野蛮而悲伤的海子/只剩下一个,最后一个/这是一个黑夜的孩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不能自拔,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这是他在自杀前写下的《春天,十个海子》,”你所说的曙光到底是什么意思“,到底是什么意思?纵然他说啊,他看见了黄昏后的曙光,但他真的看到了吗?不能再想下去了。

孤独也是组成海子的一个不得不谈的感情。”海子是一个热情,健谈的人,但为了专心写作,大部分时间他宁愿处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安静的环境适合诗人的思考、想象,独处则保证了诗人的写作不受干扰,然而长时间独处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孤独感未免越来越强。对刚二十岁出头的海子来说,孤独成就了他的诗歌,也损害了他的生活。”4)与其说是刻意,不如说那是他的诗人品质推着他,走向了孤独,走向了他的内心,以此来寻找他从火中取出来的栗子,就像他红头发的瘦哥哥一样。”孤独是泉水中睡着的鹿王/梦见的猎鹿人/就是用那鱼筐提水的人“我没有海子在15岁进入北大所用的脑子,没能理解他繁杂的修辞后,到底藏着些什么,更没能在生活中体会到那种太过沉重的孤独,但是我在看到”你要把事业留给兄弟 留给战友/你要把爱情留给姐妹 留给爱人/你要把孤独留给海子 留给自己”的时候,难免还是心中骤然一跳,多少体会到了一点。或许这就是海子诗作的魅力吧,扩散到人的心中去。

该怎样描绘海子给我的感觉呢,我想他是一个崇拜着神明的唯物主义者,又或者不那么矛盾地说,他是一个自然教教徒。我不愿意这么给他下定义,因为我对于他还不甚了解,只是沉醉于他王国的美丽风景罢了。在他的王国里,太阳远远地燃烧”,“飞翔的是我/感觉到心脏,一颗光芒四射的星辰/醉倒在地,头举着王冠”,“嘴唇染红了每一片飞过的鸟儿”。他赞颂着脚下的土地,他爱着她,让她飞升,在空中漂流。这就是他的,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爱了。“土地 , 这让海子又爱又惧的地方 , 它有多么沉重 , 最初它戳伤海子的心脏 , 躁动他的血 , 最后它碾碎海子的头颅 , 掩埋他的白骨。”5)他用诗的语言,表达了对于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的爱。有土地的厚重,有天空的清明,有豆子,有麦田,有鱼有鸟,还有羊血的腥味。“他勾画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爱、恨、渴望、遗憾、眷恋、决绝、抵抗、放弃、自恋以及对自恋的嘲讽”6)他也是害怕这片土地的,他把希望寄托在远方。远方的念想在他的诗歌中反复出现,”因此青海湖不远/湖畔一捆捆蜂箱/使我显得凄凄迷人;青草开满鲜花“草原啊,沙漠啊,高山啊,就是海子的远方,也是诗人们的远方,难以割舍的远方啊。 可是他说,“远方的远是一片虚无”。我仍觉得,那里该有点什么,该把希望放在那里吧。

我很喜欢海子,像是喜欢梵高那样地喜欢着他。但我也想,他们都会有一会,会后悔吧,一定会的,他们走的路太苦了,容不得他们好好变老。但是是什么把他们拉回来了呢,是对世界的念想,对于生命的贪恋,把他们拉着,让他们无畏地去追赶太阳。也让他们,最后在风里,飘散了。这样的喜欢太矛盾了,一方面沉醉于他们的张狂的美中,一方面又期盼着历史能重来,他们是普通的孩子,普通地长大成人,他们不会在痛苦的顶峰结束自己的生命。

(1)《海子的诗与思》 倪霞著 嘉兴学院中文系 嘉兴学院学报

(2)《海子的诗》 海子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3)《人,诗意的栖居》 马丁·海德格尔著 载于 《演讲与论文集》 德文版. 斯图加特 , 1978年版

(4)《海子的诗》 海子著 王清平所作导读 人民文学出版社

(5)《海子的诗与思》 倪霞著 嘉兴学院中文系 嘉兴学院学报

(6)《海子的诗》 海子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仲秋:写给海子的诗
海子诗歌的特点
海子的诗《亚洲铜》赏析
凸 凹:《万物生长,诗人复生》
海子《传说》:创作初期就展露的大气象
在读海子之前,我没想过自己能活到多少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