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91004教学手记——小说阅读之二:详解《牡蛎》

读到契诃夫的《牡蛎》,会让人想到许多写饥饿的小说,比如,阿城的《棋王》里就有这么一段:

我看他对吃很感兴趣,就注意他吃的时候。列车上给我们这几节知青车厢送饭时,他若心思不在下棋上,就稍稍有些不安。听见前面大家拿吃时铝盒的碰撞声,他常常闭上眼,嘴巴紧紧收着,倒好像有些恶心。拿到饭后,马上就开始吃,吃得很快,喉节一缩一缩的,脸上绷满了筋。常常突然停下来,很小心地将嘴边或下巴上的饭粒儿和汤水油花儿用整个儿食指抹进嘴里。若饭粒儿落在衣服上,就马上一按,拈进嘴里。若一个没按住,饭粒儿由衣服上掉下地,他也立刻双脚不再移动,转了上身找。这时候他若碰上我的目光,就放慢速度。吃完以后,他把两只筷子吮净,拿水把饭盒冲满,先将上面一层油花吸净,然后就带着安全到达彼岸的神色小口小口的呷。有一次,他在下棋,左手轻轻地叩茶几。一粒干缩了的饭粒儿也轻轻地小声跳着。他一下注意到了,就迅速将那个饭粒儿放进嘴里,腮上立刻显出筋络。我知道这种干饭粒儿很容易嵌到槽牙里,巴在那儿,舌头是赶它不出的。果然,呆了一会儿,他就伸手到嘴里去抠。终于嚼完,和着一大股口水,“咕”地一声儿咽下去,喉节慢慢地移下来,眼睛里有了泪花。他对吃是虔诚的,而且很精细。

阿城的这段文字不可谓不精彩,一个经历过饥饿灾难的人,对食物产生了崇拜感、珍惜感、恐惧感,慢慢地变成了生理与精神的基因,贮存在人们的血液与灵魂里,阿城对王一生吃饭细节的工笔细描,让人切实感受到了饥饿基因的强大与恐怖。

契诃夫的《牡蛎》也是写饥饿,他笔下的饥饿故事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契诃夫是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来叙述“我”的故事,作者不是来观察饥饿而转化成小说的人物来体验饥饿,因此,契诃夫的饥饿全是饥饿的感受、味道。感受比站在人物之外观察饥饿要难得多,因为,感受是内在的、心理的、抽象的、虚幻的,而“我”是一个八岁的孩子,写一个八岁孩子被饿昏的感受非常困难。

契诃夫是如何来化解这一难题的呢?

契诃夫的办法就是找到一个承载内在、心理、抽象饥饿感的具体之物,让这些虚幻、抽象看不见摸不着而又让人难以忍受的饥饿有一个真实的对象,这样就可以把饥饿的感受表达得非常具体。这个承载物就是“牡蛎”!

契诃夫为何选择牡蛎?

他为何不选择炸牛排、烤羊腿等最容易满足人的饥饿需要的食物呢?

这个选择是作者反复思考斟酌的结果,因为,牡蛎——与整篇小说的艺术表达息息相关,换成一块烧饼或牛肉,就不可以,因为,牡蛎可以承担表达深层饥饿的能力。

契诃夫表达饥饿,大致可分为五个层次:想象牡蛎为一种美味,想象牡蛎是一种丑物,想象人们吃这种丑物,想象自己吃这种丑物,真的吃上了牡蛎,梦中被这种丑物吓醒。

大部分的作品停留在第一个层面上,因饥饿而想象一种美味,这是最基本心理习惯,但契诃夫突破了这一常识性的心理状态,向前又延伸了三步,让牡蛎在一个幼小的孩子的心里变成了“真恶心”的动物,“用一双闪亮的眼睛向外看,不断地蠕动着其令人讨厌的两片颌骨”,这时的牡蛎,别说吃了,看一眼也让人“恶心”,这是第一步。在此基础上,孩子的思维活跃起来,想象着人们吃牡蛎的情景。那是一种非常恐怖的景象,活活地吃掉,吱吱乱叫,不是人在吃食物,而是动物在猎食,血腥而又残忍。这种想象很难再引起人的食欲来,可是,“可是为什么我的牙齿开始咀嚼起来了呢?”心理上的恶心难以战胜生理上摄入食物的需要,人在饥饿面前不断蜕化,蜕化成不再在乎心理感受的动物。这里也让我们想起莫言作品里写饥饿的文字,吃煤块、咬铁条,这些让人难以接受的东西都成了饥饿背景下的食物。契诃夫让我们敬佩的是,他让一个孩子从心理上厌恶这些牡蛎,可是生理需要完全打败了心理选择,他不顾“令人讨厌、嫌恶、可怕”,“还是吃它,急忙地吃,生怕尝出它的味道”,这比莫言写吃煤块、铁条更进一步的是,莫言笔下吃煤块铁条的感受是一种弥补,甚至感觉到煤块非常香,而契诃夫笔下吃牡蛎是忍受着心理感受的痛苦的,生理与心理在不断地搏斗,在搏斗中让人们认识到了饥饿的灾难对人性的摧残。

契诃夫并未止于此,而是再进一步,让这个孩子真的吃上了牡蛎,按照常理,在这种饥饿的状态下,吃上真正的牡蛎应该是一种极美的享受,可是给“我”的感觉还是“滑溜溜的、咸咸的、带有潮湿味和霉味的东西”,甚至连睁眼看看都不敢,剩下的只有一种肌体的自然运动:吃。吃,成了一种自然运行的生理行为,在与心理感受对抗的过程中,始终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也就是说自然的饥饿远比人所具有的心理更强大。

最后,契诃夫让这个孩子在梦里被青蛙的两只不停转动的眼睛吓醒,为了满足生理的需要心理的恐怖感一时被压抑了下来,可是它成了隐藏在心灵深处的魔鬼,不时地在睡梦中来折磨这个饥饿的孩子。

契诃夫就是这样通过面对饥饿心理与生理的冲突,深刻地揭示出人在饥饿面前的痛苦。

如果这篇小说,仅止于这个层面,可能也未必是多么高妙的小说,因为,饥饿的故事被人写得太多了,契诃夫只不过写得曲折些罢了。我们在这里不能不关注小说中的另一个人物:父亲。

父亲在这篇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父亲与我同样面对饥饿,同样经历着生存的最大困境,父亲是在如何与饥饿抗争的呢?

他没有别的办法,找了五个月的工作一无所获,他现在站在乞讨的边沿,还差一步,就可以迈过去了,但是他没有勇气迈过这一步,他“羞于求人”,甚至都“碰到那个人的袖子了”也还是退了回来。父亲的举止恰恰告诉我们的是,有一种东西比饥饿还强大,那就是羞耻。

父亲为了儿子张开了乞求的口,但让自己做一个乞丐,却“羞”于开口。为了儿子乞求别人虽不光彩,也还能让人同情,因为这是一种爱;为了自己不被饿死而乞求别人,感觉是一种羞辱,这是一个人最后的精神脸面。关键是这种精神脸面与生存下去的现实对比起来,会显得毫无光芒,因为它成了“无谓奔忙却又爱虚荣”的代名词,这样就进入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这是一个备受饥饿折磨的人,也是一个备受人性折磨的人,这不是大部分底层民众所承受的痛苦吗?

由此看来,父亲与儿子所承担的表达任务不同,父亲承担了用饥饿来检验人类精神的任务,儿子则承担了面对饥饿检验人的心理与生理的冲突变化的任务,父子俩从不同角度呈现了饥饿对于人的种种压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区分生理饥饿和心理饥饿
2021书单|这一年可有哪些书让你难忘(下)文学艺术类
67岁莫言,还是很猛
小事坚持40年,人生差别有多大?这个获诺贝尔奖的男人告诉你
卡夫卡在美国 | 单读
【周末一首诗】脱口而出的春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