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91026教学手记——“我眼中的苏轼”专题学习

统编教材与2017版课标还有着较远的距离,虽然以单元编排,但仍没有统一的任务设计,还是以单篇学习为主。单篇学习又必然滑入到文章学的思维框架中去。就目前来看,事实正是如此。所以,温教授所提出的倍受质疑的让学生多读书的观点与现在的一线教学基本无关,学习方式并没有因统编教材而改变。

在大力提倡顶层设计的今天,单纯等待教材的顶层设计,可能还要较长的时间。其实,我们未必要等待顶层设计好了再的迈开实践的步伐,我们也完全可以自我设计,为顶层设计探究一路子。

下面是“我眼中的苏轼”专题学习设计与实践,也算是为更符合课标精神的教材编写作一尝试。

统编本必修一选了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赤壁赋》,分散在诗词单元和写景抒情散文单元。我认为这样的学习会割裂苏轼的文风、思想内涵,给学生留下片面的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补充了《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定风波》《后赤壁赋》及乌台诗案材料,并把初中学的《记承天寺夜游》也再放进来,按照时间顺序编排了七则学习材料。然后提出了一个学习任务:写作小论文《我眼中的苏轼》。

小论文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小组代表发言,讲述小组的观点。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在材料中所提及的相关于苏轼的材料远远超出于我所提供的七则材料。他们又引入了更多的作品,也有不少同学谈到了关于苏轼的典故逸事,这充分说明,这个学习任务,激活了学生关于苏轼的阅读积淀,唤醒了他们的储存知识。学习的知识经验凝聚作用体现得非常鲜明。这些同学的发言又引起了那些阅读量少知识面狭窄同学的羡慕,又会点燃这些同学的求知欲。这是传统的讲授教学所不具有的教学效果。

同时,我也发现,我们的学生虽然在极短的时间里,又没有相关的参考资料,仅凭着我提供的阅读材料,他们的研究性思维还是相当优秀的。这主要表现在,他们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很多同学提出了非常大胆的结论,他们没有一味地赞扬苏轼的豪迈洒脱,而是从那些豪迈诗句里口味到了苏轼的胆怯、悲伤、求仕、纠结、矛盾、无奈、无法摆脱的愁苦等,这是用心体验的结果。这比一篇一篇地分析给学生的收获更具有深度。

其实,我们只要简单想一想,就可明白,传统上课,老师以引生入彀的方式拉着学生进入一条伸入文本的通道,学生不知道为何要这样走,这样走的目的是什么。现在放手让他们自己找路子,自己走出自己的感觉,这样的阅读之路才能给学生以真实的阅读体验。这个简短的自我研究的阅读实验,让我认识到,如果我们也像国外那样,让学生带着一个课题泡图书馆,我们的学生可能是最优秀的。

请看部分同学的写作:

当然,教师设计完课程后,并不是完事了,最好自己先尝试一下,这不是教,这是学,既然让学生这样学,自己不妨先学一遍,会更有感觉。下面是我自己尝试的结果:

我眼中的苏轼

材料1:这是苏轼被贬初到黄州所作,时间是1079年,刚从监狱牢笼中逃出,心有余悸,因此在苏轼的眼中,月是缺的,桐是疏的,深夜是寂静无声的,人是幽人,连鸿也是孤鸿。甚至,稍有风吹草动,还要惊慌地“回头张望”,在这样的情境之中,苏轼在怎样选定自己的人生方向呢?他说: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那些高贵的树枝虽然可以栖身,但寒气逼人,还是回到自己的那寂寞的小洲上去吧。用象征手法表达出遭受政治迫害后的苏轼,心惊胆怕,甘原在贬所沉默以全身的幽愤。

这时的苏轼完全是一个幽人形象。

材料2:到黄州的日子,转眼过去了三年,到了1082年,苏轼,成了苏东坡,他拥有了自己的生活,这时的东坡对人生的体悟让他对当下的生活有了另一番见解。“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为什么呢?“莫听”“何妨”二词透露出苏轼历经磨难后的镇定与淡然,他知道那雨不过一阵子而已,过后必是阳光灿烂,看透了生活表象,掌握了生活的本质。一旦通透,就不在拘泥于外物的限制,“何妨吟啸且徐行”这是超然后的胸襟气度;“竹杖芒鞋轻胜马”,这是超脱后的感受;“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通达后的远见卓识。因此,1082年的苏轼不再畏惧,不再后怕,成了坦荡洒脱的隐士!

材料3:《赤壁怀古》亦写于1082年,这首词给人的感觉东坡并不是真在黄州当隐士,为什么呢?你看他“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种铺天盖地的感慨,悲古人也是悼他苏轼自己,他是风流人物之一。他眼中的“三国周郎赤壁”,是那么的雄伟壮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让人们不禁为这英雄所在之地而感到豪气填膺,此时的苏轼不正是面江而生出无限的豪迈情怀吗!这种情怀的本质就是指点江山,建功立业的意志,爱其美而欲占有之。从这种浩然的气势中可以看到苏轼心底的欲望。

这种欲望是什么呢?下阕借着周瑜的事说了出来,年轻、帅气、美满的周瑜让苏轼羡慕不已、感慨不已、伤心不已。不能像周瑜那样建立功勋,且又华发早生,最后只能“一尊还酹江月”。大“大江东去”的豪迈之音里,我们听到的不仅是激昂,还是低吟,还有苏轼那隐隐的痛。

材料4:《赤壁赋》写于1082年7月。这篇赋里的苏轼就像一个破土而出的春笋,经过了一冬的酝酿,他越来越成熟了。他陶醉于山水之间,“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真有“羽化登仙”的感受。但人是最复杂的动物,在这种似乎仙境的飘摇之中,他扣舷而歌“望美人兮天一方”,真是歌为心声啊,他还不能忘记那个远在天边的美人。仙境里不免沾上了一缕俗世的气味。看起来,真正的超脱是非常困难的。

一提到俗事,一提到美人,无法不让人想起与“美人”相关的功业权位来。苏轼与这位客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客人无言,却用箫声表达了对功利人物的感慨,曹操这样的人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听这语调,不正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脉相承吗!因此,有人说,哪里来得客,就是苏轼自己内心纠结的两个对立面,这很有道理。一方面欲望建功立业,一方面又感慨功业无价值意义。

我们看苏轼是如何来安慰自己的。“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万物永恒,无所谓“淘尽”,也无所谓“樯橹灰飞烟灭”,一切都归于永恒。“自其变者而观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苏轼从哲学的视角来审视这个物质世界,从这个层次上来看,他的认识观终于从俗世跳了出来,用抽象的哲理思辨的方法来认识这个世界了,经过这么一审察,他发现什么功名利禄,都不如“山间明月”“江上之清风”珍贵永恒。他把自己提升到了达观的境界。

从哲学境界上看破了世相,人就自由了放松了。于是乎“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苏轼在这篇赋里把自己内心的纠结作了个梳理,解决了自我内部的纠结,苏轼在向人的内部世界走去。

材料5:通透豁达的苏轼三个月之后又来到了赤壁,酒、肴、客、月白风清之良夜,万事皆备,可是此赤壁已非彼赤壁,眼前的情景让他感慨良多,“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江山不可复识”,苏轼变与不变的理论似乎一时被他遗忘了,他无法承认此时之山月与三个月之前让他产生“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东山之月完全一样。他领悟的生命哲学,在面对真实的世事变迁的时候,又被他的情感挤下了台。

你看他“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他是在干什么呢?要进行爬山比赛吗?经过东坡劳动锻炼的苏轼真是登山如履平地,但不是意气风发,而是激愤难抑,他说不出口的情绪只能用身体来表达,他无法言传的语言,只能“划然长啸”,以至“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这是怎样的悲恸者!没有大悲愤,怎能使山谷应和,风水相助!读至此,如果把苏轼理解成在旅游胜地为发蠢兴而长嚎一声的蛮汉,那则将会把苏轼的魂灵给气死。世人不懂苏东坡,山水懂,明月懂,苍苍天地懂,一个孤独的灵魂只能用这种悲声来抒发不平之气,正像欧阳修的《秋声赋》一样,此悲声发于胸,成于天地之旷远。你看他“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苏轼不是一个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当他发现无路可走的时候,他给生命转了个弯,“不可留也”,他回来了,“听其所止而休焉”。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理解后文那神秘的鹤道士,那是苏轼的又一人生导师——老庄哲学的化身。

道士为什么问苏轼“赤壁之游乐乎”这个问题呢?苏轼该怎么回答呢?

显然,这个神仙一样的道士是无所不知的,他应该知道苏轼未必快乐,他之所以以此相问,还是在启发苏轼:你真的快乐吗?再追问一句,你为何不快乐呢?这样就把苏轼给逼到了生命价值意义的角落里去了。人们都知道,不可能有这个梦,更不可能有这个道士,这个道士不是别人,还是苏轼自己,他在用灵魂里的道家思想来审问自己民的灵魂,为什么不快乐呢?

苏轼没有回答,不回答的原因是回答了文章就余味丧尽,不回答实则已经回答,因他,“放乎中流”听其所止了。

阅读材料6:在这个连标点符号在内才100个字的笔记里,我们看到的苏轼脱去了“定风波”里的“谁怕”的壮气,也去除了“大江东去”的豪气,也消失了前后赤壁赋的纠结,纯净得如松柏间的树影,淡然、宁静,消隐在夜色里,不再回到“寂寞沙洲冷”,而是闲赏月下影,虽然也有可能,这个“闲”字底下还有隐藏的更深远的东西,但那都是深水静流了,苏轼终于成了苏东坡。

苏东坡的真名是苏东坡居士!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眼中的苏轼”,他是一个生活中文人,面对牢狱之灾,他害怕,他紧张,他回旋;面对世道不公,他用洒脱豁达与功名利禄辩论争斗,黄州就是这一争斗的战场,赤壁则成了交火最为激烈的阵地,前后《赤壁赋》,完成了人生纠结的调解。悲伤于儒家的入世之悲,脱身于道家的无为之为,让他在不断地碰撞纠结中慢慢提升,慢慢净化,最后他修炼到家,在一地树影里完成了灵魂、人格、生命等各科毕业典礼仪式,给世人留下了永恒的人生哲思教材!

看看学生的文章,我觉得我的还真不如学生的作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苏轼的赤壁
苏东坡:大江东去
【国画】苏东坡夜游赤壁
苏轼苏东坡写《赤壁赋》,那么他到底有没有去过真正的赤壁呢?
苏轼的思想和文学成就
苏东坡在元丰五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