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00306教学手记——到文本的对面看看:猜猜晋武帝的小心思

《陈情表》是李密写给晋武帝一个人看的,李密写得如何,晋武帝应该是裁决者,因此,如果换个角度,从晋武帝的视角读《陈情表》会是什么样子呢?这应该是挺有意思的事,也是阅读文本应该有的一个意识——从倾诉对象的角度来解读文本。我试着让学生这样去读,发现,我们的学生阅读取向非常单一,凭习惯性思维, 一读文章就是从评价角度审视文本,而缺乏一种交流的意识,这与我们长期的阅读教学、考试的习惯有关。经过两次校正,慢慢地他们找到了“我”的感觉。

请看同学的作品

晋武帝的小心思

高一(4)班 史儒

朕方灭魏,得晋朝天下。晋朝方始,而世事动荡,不可以“忠义”为旗,则“以孝治天下”。为登大宝,夺天下,屠戮名士,灭寒门,虽为当时必由之路,却致天下人心惶惶,朝堂难有名臣。如今晋朝已定,自得转杀戮为招揽,得名士,安民心,立道义,方可使政权稳定,天下太平。

素闻前朝李密,有大才,重孝义。于吴国出使,与孙权谈论道义时直言愿为兄长,侍奉父母。征西将军邓艾曾敬慕密大才,招其为主簿。密以侍奉年迈祖母婉辞。以孝义闻名于天下,无不为其区区孝心所倾倒。今慕其才华,诏其为太子洗马,诏书切峻,郡县逼迫,州司临门,仍不见其赴职。方见其上书曰《陈情表》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方阅其表,便闻其命运坎坷,既丧双亲,唯一年迈祖母,不胜唏嘘。密早年言愿为兄长时时侍奉双亲,奈何父母却已丧,只可追思,不可共享天伦,一腔孝心无处可发。唯有一祖母与其相依为命,不怪乎密先拒邓艾,今拒朕。密此番大才,实乃难能真名士,。奈何此番人物,却不得天怜惜,遭此天人两隔之苦痛,唯余一祖母,实叫人心生恻隐,谅其未就职之过。“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虽出寒门,命运多舛,亲缘淡薄,见其才德兼备,孝义两全,更难能可贵。“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其祖母实缠绵病榻,又无人可托,想来密此番陈情,实乃不得不为之,有难言之隐。见其拳拳孝心,于祖母不假托二人,实乃人之孝亲天性,见之可怜、可叹。虽早已知密家中景况,其此番剖白,万般诚恳,确可看出于朕未曾有半分隐瞒,可信其诚意。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虽朕确有私心,但可见密之大才并非虚名,可堪重任。其为孝廉,亦秀才,确引朕敬慕,方令其为太子洗马。便是叫天下人所见,亦只见朕怜惜名士,清明取官,而不疑密德不配位;朝上众臣非只见其为亡国之臣,而不见其才。密虽知朕用意,却并未阐明,也非心含芥蒂,观其心性,便可知其才德。“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亦未因朕之爱重,便飘飘然,知朕命其为太子洗马实乃大恩,欲以陨首报朕。朕不必其陨首以报,只望其明朕苦心,辅太子,知忠信。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此句看似说与朕,实则道与天下人,我晋朝本以孝治天下,人人当以孝为重。李密一小家之孝,可见晋朝之孝。朕既以孝治天下,便不可不允李密之孝,以免旁人微词。李密之孝天下皆知,便再让天下知朕怜其孝义。“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举国上下,凡故老皆蒙矜育,“孝”之一字便以此道渐入人心。今密之祖母刘缠绵病榻,又无亲缘,此前种种皆密不辞辛劳,较之故老,特为犹甚。若朕不顾亲情,强令密进京赴职,又何以令天下“孝”。“且臣少仕伪朝,历任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既如此坦荡,想必心中并无龌龊,虽道伪朝,却并不似他人一味辱骂贬低,种种情态,只见谄媚。如密此般坦荡,只道自己”本图宦达,不矜名节“并未口出恶言贬低伪朝,方才君子所为,也可见其一片冰心。历任郎署,却只图宦达,求得官途显赫,并非立志于伪朝清明,山河太平,同魏帝君臣相得。想必与前朝并无赴汤蹈火之热血,自不会包藏祸心。虽道自己不矜名节,也可只其并无“一臣不事二主”之心,只祖母病重愿侍奉病榻前的一番孝子之心。若以天下人看来,就算不见李密孝心,只见其少仕伪朝。于朕,也只见礼遇下士,善待前朝之臣,不问出身。李密此番不惜称自己“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以全朕之名声,其中忠义,自可立见。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密之不愿,皆源于其祖母。若朕强求,反倒不美。密之祖母刘年事已高,日薄西山,密侍奉左右,尽其终年。往后几十年,密亦同朕君臣相得,报效朝廷,为我圣朝尽忠。在此之前,允其一片孝心,也称得上一番美谈。“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再者,密之孝义,天下皆知,如今晋朝以孝治天下,成全密之孝义,方为天下信服,也可安抚民心。密之孤苦艰辛,读来不忍,不若再赐奴婢二人,令郡县供应其祖母膳食,密遂得以终养。见此表便可知,密并非空名,读来一片赤子之心,纯善忠孝,引人垂泪。奈何其实为前朝臣子,总归不可尽信,若此时晋朝方立,政治不稳,天下未安,便令其入朝堂,如生事端,反倒不美。不妨顺水推舟,全其孝义,待其祖母逝去,归巢时朝堂也已固若金汤,再发挥其才能。

2020年3月5日写于家中

晋武帝这样想

高一四班 李诗琪

背景解读】

 李密写下文章《陈情表》的目的是为了不赴京就职,而基于作者李密的出生可知,他本是三国蜀人,所以他为何不愿当下前去就职的原因,就掩上了一层朦胧,究竟是心系旧主,还是真如文章所说“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呢?读者不免打上一个问号。不过据史料记载,李密上书《陈情表》后的确达到了目的,但一年后祖母去世,李密服孝一年后便前往洛阳洛阳就职,而在朝中也是才华毕露,非常渴望得到赏识,十年后甚至因为壮志未酬,写下一首责怪朝中没有有眼力的人的诗,惹怒皇上被辞官回乡,一年后抑郁而终。由此可见,朦胧之处便清晰了,《陈情表》一文的确是李密当下对祖母情真意切的真情流露,也正是因为如此,文章能够最终通过一层层的“陈情”打动晋武帝罢。

再通过西晋的发家史可见,司马家族的统治地位,是依靠机关算尽和残酷杀戮赚取,所以此时开国初期,晋武帝急需平定人心,但历来的“衷”在发家史不一般的西晋王朝断然是不可用了,惟有“孝”来维护君臣关系凸显怀柔政策才行的通了,并且还要显示出对原本三国百姓的一视同仁,方能让天下信服没有反声。所以晋武帝“诏书切峻“的目的倒未必是正真赏识李密,而是“赏识”李密是蜀国人又是天下闻名的孝子这一身份,那么当晋武帝看到案上《陈情表》上的落款是他急需获取的人才李密时,必然心中一片对李的怒气和面对此时建国初期局势动荡的心焦。

【“我”之内心】

那么《陈情表》是怎样一步步改变此刻极为不悦的我晋武帝的呢:

我刚拿起此表时,断然是极不欣喜的,理由便是上述所提,我辛苦打下的江山此时急需用人,而李密一介前朝俘虏,还敢上书拒任?但当我瞥见文章的第一段中李连写的多句四字短句,夙遭闵凶、慈父见背、舅夺母志、零丁孤苦、门衰祚薄”等时,我的确是丝毫没有看见他花言巧语推脱哄骗,而是用这些精简质朴的语言在概述他一生的悲惨,而祖母却是他一生孤独中唯一的依靠。所以读完第一段,我开头的怒气转而在李密凄苦的命运和他们祖孙二人至深至切的亲情间消去了……即使我仍然知道,李密这可是在抗我的旨,但,这让我的的确确感受到了亲情之于这位人才不一般的重要性,他身世不为人知的苦楚,倒是让我对后文起了兴致。

我读到第二段,果然李密不愿就职的意愿开始流露。我心中开始再次渐起波澜,读至“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动怒暗骂:“一个伪朝俘虏,也胆敢如此不惜赏识吗!”但当我读完后续说的“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而我的官员今日仍然“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我的羞愧之心却渐渐发作,李密这不就是在暗暗地表达对当朝强人所难的不满吗?这一次次在我看来的盛情下,确实就是在一次次违背孝子李密的心,再者说,一次次地在地方大张旗鼓不顺民意行事揽官,不免在百姓间落下是非,这不就是在违背当朝我为了聚拢人心而实行的怀柔之策吗?因为这件事,再加上孝子李密或许会因为不满开始传播晋朝的蛮横霸道行径,会不会令我这好不容易的建立起来的晋王朝又一次动荡起来呢?

当我看见李密其人的在第三段首句,我看便就是答了我一句狠狠的会。“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李密这般对祖母的孝与忠,我若是破坏了,就是在重蹈覆辙,在破自己立的治国之道,这不免让我又一次念起父司马昭,伯司马师,大父司马懿。晋之江山得与我祖、父两代之不忠不义,不仁不信。若再拒今日臣下之一片拳拳孝心——何以立国?何以为君?何以树德?何以牧民?李密却也提及“本图宦达,不矜名节”,到今天“过蒙拔擢,宠命优渥”的对比,我想他的内心的感激不尽是真的,或许他对新朝的确衷心耿耿,不过刘氏的养育之恩属实于他珍贵万分……

那么,要是我赐僮仆给刘氏照顾的话岂不两全?

“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害李密这份书信,当真把我条条求贤之路堵死,这一句的情真意切,实在不忍拒绝。“乌鸟私情,愿乞终养。”,乌鸦反哺之情,也是我儿时祖上常提及之事,亲人的至亲至爱在酷黑的鸟禽面前如此,又何言对人呢?更况且李密后面又说“听臣微志。庶刘侥幸”,“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这就是他对我晋朝许下的一个诺言吧,若是反悔,他也断然逃不出走不掉,所以我想李密此举,的确不是为念及前朝旧情,只为刘氏安享一个晚年。孝子真挚之心,诚可鉴!

既然如此,我若是顺遂了李密的心愿,那既是守住一个忠诚,又是稳固了我晋朝治国之怀柔之策的根基,以身试法,何乐而不为?允了罢!

                                                 2020/3/5 写于家中

晋武帝的内心感受

高一(4)班 薛张曦

当我看到李密写的《陈情表》时觉得十分惊讶,这可是我少有收到不愿做官的人的来信请求。李密这么优秀的人已经以孝闻名于世了,而我又继承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他如此受我重视为什么还不愿做官呢?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看来他从小就有不幸的命运。“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我没想到原来李密比我想象中的还要不幸,刚出生六月,父亲就去世了;才四岁的时候母亲还被迫改嫁了;父母的命运不好也就算了,他自己还时常生病,还没有兄弟姐妹,孤苦一个人过着生活,着实是不容易啊!那他不应该更需要这个官职来改变自己的境遇吗?还说“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现在就连他最亲近的祖母也重病卧床,他每天要照顾他祖母,只有他们祖孙二人凄苦相依,日子过的也太艰苦了,唉,这么个人才,就这么被耽误了确实有些可惜。

他说自己被征召了四次,从推孝廉到举秀才到拜郎中再到除洗马。有诏书的责备、郡县的逼迫、州司的催促,我们把他逼这么紧,他现在肯定是十分反感,怪不得亲自写了这封《陈情表》给我看,是我欠考虑,没为他着想,是我想用这人才的心太急切了。他还讲述了自己祖母的病重,离不开人的照顾,祖母在他幼时的那番照顾,他肯定不会忘,他对他祖母的亲情绝非是一般得深。“臣之进退,实为狼狈”看来他实在被逼迫的无奈了,进退两难。多亏他给我写了《陈情表》,不然我将一直都不知道他的真实境遇而逼迫他更紧。

“少仕伪朝,历职郎署”“忠臣不事二君”本来我确实有点怀疑他是否怀念旧朝,但他说旧朝时,“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新朝时,“过蒙拔擢,宠命优渥”。现在看来他好像并没有贪恋旧朝,反倒还对我们感到感激,看来我原来的担忧可以解除了。看来我这次没看错人,这果然是一个好人才,对国家有感恩之心。

“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看来他要先尽孝再忠国了,不过他既然强调了自己对国家的感恩之心以及永不更改的忠心,那我就不用担心他不会为国家效力了。这一番表态太让我舒心了,既是顺应我孝治天下的主张,又对我的国家如此忠诚。我拥有这样优秀的人才,实在是太幸运了。那我就耐心等待这位人才完成自己尽孝的任务后再来为国奋斗也不迟。

2020年3月5日星期四

晋武帝读《陈情表》

高一(4)班 姚语涵

看了那么多的折子,无非就是说哪儿的民意军情,枯燥的很,实在是无趣啊,李密的奏章一打开,我眼头一热,他开门见山,讲述了自己平生的悲惨经历,这样的奏折到底把我怔住了。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到底是什么样的不幸呢?我既好奇,又少不了同情。我先是看到他说慈父见背,紧接着,母亲被迫改嫁,是被舅舅被迫改嫁,家门多么的落魄,连亲戚都不能一条心。在失去了双亲之后,只剩下祖母刘氏与小小年纪的他相依为命了。这是按照逻辑顺序来讲的,一层层剥离,直到最后的样子,一句一句读下来,就有如进入了一个故事,再慢慢发展,慢慢失去,身临其境体会到了李密所说的“险”。身为国君,经历过乱世称帝,但占据我的只有野心和谋算,这种无奈的贫寒我却从未经历。本该欢乐无忧的童年他不曾拥有,就算是而立之年也在经受生活的磨折,难以想象,到了中年竟成了一名亡国俘虏!这每一句,都是在写他的悲剧生活,孤苦伶仃,没有亲戚没有童仆,祖母疾病缠身。他和祖母相依为命在这段艰苦的岁月里,生活是凄惨,但在凄惨中依偎的两个人,这种感情却是胜过达官显贵家用权利和金钱堆砌起来的美丽团圆的。这样想想,其实我一代帝王,到底是比不过他的。这冰冷的皇位,终究比不上他的一份祖孙情啊!他虽过得艰苦,可我何尝不羡慕呢!看到这儿,心里五味杂陈。好在李密没有说下去,而是说到了他跟朝廷的事了。我的情绪便可收敛些了。“逮奉圣朝,沐浴清化。”我不知道李密是出于亡国俘虏的身份才这么说,还是因为内心真心臣服。“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看上去他是知恩的。“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读这番话,我是高兴的,尽管我是想用李密来标榜他的“孝”,但李密是识相的,他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感谢我的恩情,值得欣慰。下面提出他的处境,我不觉得他是故意想逃避责任,因为前两段的铺垫实在是做的太好了,李密诚挚又具有孝心的形象立体而完整,此刻他提出他的忧虑,我反而开始反思自己,自己这样强求他是不是有些过分,内心又蒙上一层愧疚,我思索着,开始动摇了。

愧疚从何说起呢?看这句——“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李密提醒我了,“孝”既是晋朝的治国之本,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晋朝的痛处。正是因为要避讳“忠”,我才不得以用了“孝”来治国,这实际上是一个国家人民精神文化的内核。“孝”已经是二选,若不好好实行,我的面子往哪儿搁呢?李密是“孝”的典型人物,我要他去做官是要用他标榜的,但矛盾的是,李密有孝要去尽,这就牵扯到国家核心价值观的事情上去了。赴京做官是对我的顺服,对国家的责任,这是“忠”的层面,而回家赡养祖母才是“孝”,我以孝治国明明白白,难道要强行让他去弃“孝”行“忠”,而打了自己的脸吗?所以,这么一想,还是算了。换个别的心思的皇帝,或许会以为李密在要挟他,但李密做得好的地方就在于,用感情铺满整份奏章,“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孝满,忠却不缺,这个官,大不了让别人去做吧!

2020年3月5日 写于苏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晋朝往事:读《出师表》不流泪者不忠,读《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
每日一成语:茕茕孑立
我最喜欢的书:《陈情表》
《陈情表》课堂教学镜头
李密《陈情表》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陈情表》背后的隐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