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晋诺论坛——散文阅读教学论001

说明:整理若干年来教学的理解感受。此文为十五年前《名师课堂》原稿。

从题材的角度看,散文与其它文学体裁相比,它是“真”的;而与实用类文章相比,它又带有着许多“假”的成分。也就是说散文是作者个人情愫的艺术性表达。前一点决定了散文阅读可以与作者、文本进行直接对话,后一点提供了散文阅读语言学习的可能性。

从文本言说的角度看,散文不追求完整的故事性、跌宕的情节性、虚构的艺术性,而重在个人情绪的洇染,作者会把与这种情绪相关的事物、情景、人物、情感随时随地地拉到自己的笔端。因此,表面看起来,有些散文很没有逻辑性,其实错了,任何一篇精美的散文都有着严密的逻辑性,这种逻辑性就是作者感情变化的脉略。

散文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散文的特殊阅读方式——感受性阅读。

许多年来的阅读教学是不分文体的,有一套固定的基本程式:题目——作者简介——划分段落——归纳主旨——总结手法。这本来是一种教学思路,现在已基本演变为学生的阅读思路,而这种阅读思路很难适应散文的学习。

什么是感受性阅读?

首先,散文的感受性阅读是对文本的呈现性阅读。

可以毫不客气地说,现在充斥语文课堂的许多是假阅读,因为,没有经历真正的阅读历程,而只注重结论。真正的阅读,首先应该是对文字丰富内涵的多角度呈现,比如《亡人逸事》一文中,很多的课例、教案都注重了第二节中“盯、跳、钻”三个动词的使用,而又大都仅仅止于这三个字的好处是写出了妻子的羞怯之态,对于“盯”字的情态、心理、动作等这个字背后丰富的内涵未作任何努力,这不是真正的阅读。感受性阅读必须让学生具有感的过程,要感出文字背后丰富的内涵来,这是对文本的初步理解。

其次,散文的感受性阅读是对文本的阐释性阅读。

这儿的阐释不是对词语作词典意义的解释,而是对词语、句子的语境义的辨识、上下文逻辑关系的疏理及对文本的重新组合变通。当文本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时候,它是凝固的思想结晶,但是这个凝固体里却包含着作者思想的活性因子,甚至可以说每一个词语都可能与和它相距甚远的一个词语有着语意上的关联。因此,对语境下的词语或句子的阐释成为感受性阅读的一项重要内容。比如,史铁生《我与地坛》中的这句话: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人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到哪儿去了。阐释清这句话的内涵可能就不是很简单的事。从表面上读,只能告诉我们史铁生对雪地上孩子的脚印产生了兴趣,引起了深思。可是如果放在那个特定的语义场里去,与高歌的雨燕、站立的松柏等放在一起,就会有个鲜明的感受,这是在谈生命的姿态,这些脚印代表着生命的痕迹;如果再与前段描写地坛中的蚂蚁、露珠等情景联系起来思考,我们可能有这样的感受,这个脚印上亦然闪着像那个露珠一样的灿烂光芒。在层层的印证下,这句话的内涵得以越来越丰厚。这就是对文本语句的阐释。

再次,散文的感受性阅读是对文本的创造性阅读。

文本一旦进入阅读的过程,也就进入了一个被创造的过程。“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并不一定指对文本的语义进行分歧性阐释,而应该指依据文本提供的素材,经过读者加工后的有价值的结果。有人总想给哈姆雷特一个定性的结论,可是我们的读者却总是依据自己的意愿创造出了自己的哈姆雷特,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散文阅读教学应该尊重这个事实,应该承认同一个文本在不同学生那里会形成丰富多彩的阅读结果,这个结果来源于对文本语言的补充和完善。

感受性阅读是怎样进入阅读教学实践的呢?

按冯忠良先生的智力技能形成三阶段理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感受性阅读教学大致具有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阅读示例。不可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而忽视教师的主导性,不论是首席也罢,导演也罢,教师总要起到“教”的作用,那么感受性阅读,需要教师针对一篇散文找到最佳的感受入口,作出具体的感受性阅读示例,给学生的阅读取向、阅读方法、表达形式等作出示范,使学生带着阅读的工具进入阅读实践。

第二阶段:感受文本,形成阅读札记。这一环节需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

第三阶段:阅读结果交流、评比,形成阅读理念。

第四阶段:精彩作品展示。

针对不同的文本内容,大致可以从以下各层面展开,感受情感、感受意境、感悟哲理、感悟生命、感悟文化。

课例1

读出词汇的语境义,与文本展开理解性对话

                           ——《乡土情结》教学实录片断

文本简析

新课标要求:“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下面让我们用一个全新的视觉来感受《乡土情结》。

“乡土情结”是一首诗。题目是“魂牵梦萦”;主人公是远离乡土的羁旅客;线索是“海天茫茫、风尘碌碌、良辰美景、洛阳秋风”的一生;感情基调,既有“愁肠百结”的离愁之苦,也有“忐忑不安”的担忧之痛;主要艺术手法是引用;动人细节有“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的轻声叩问,有“无端又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的一双愁眸,有“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惴惴神色,也有“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的一腔喜悦。总之,这是一首从远古走向未来的抒情诗!

设计意图:把第一段对乡土情结的阐释比做一首诗,然后用诗的相关文体知识来解析这段文字的内容。比如“魂牵梦萦”是对思乡之情的高度概括,是一个关键词,因此,以之为“题目”以突出它在这节文字中的核心位置。

“乡土情结”是一幅画。标题是“烙印”;背景是故乡的日月星辰山水草木鸟虫;前景是白发的祖母、善良的老父、纯朴的亲邻及一群光着屁股的孩童;画的色调,高远的天是蓝的,飘逸的云是白的,远方的山是青的,近处的水是碧的,房前的花是红的,屋后的柳是绿的,祖辈的衣服是灰的,孩童的光屁股是奶色的,还有那一条小路是土色的;画的技巧,大写意远方连绵的风景,粗笔勾勒一群游戏的村童,轻轻点染教子锄地的老农,工笔细描哺乳于怀中的幼婴。总之,这是一幅伴着乡音透着乡情的中国风俗画!

“乡土情结”是一本大戏。戏的名字是“浪荡乾坤”。这是一出人物众多的多幕剧,有为了糊口裹腹而被父母打发出门的童男童女,有为了体验浪漫人生而闯世界的热血青年,有为了追求理想而狠心离去的生活挑战者,他们背着人生的行囊,迈着复杂的步伐、带着忧郁、激动、不安或渴求的神情纷纷登上了“浪荡乾坤”的大舞台,于是乡土之思的大幕缓缓拉开。布景始终是这样的画面: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剧情跌宕起伏,催人泪下,大幕拉开又合上的瞬间,灯光明明灭灭之后,那群稚弱的孩子,消失在远远的野地天边;为了人生的浪漫而尝尽了世间的辛酸,弯弯的乡间小道上,走来了满脸写着沧桑的几十年前的少年,那一刻,两行浑浊的泪水湿了衣衫;身心疲乏的名利客,一朝看破世俗云烟,悄悄躲进茅舍读书种田,昏黄的油灯下打开的是陶潜的诗卷;异地花溪旁,别处繁胜地,流连着几个赏景的人,可他们都无意识地观注着空中的一个风筝,那只风筝在“浪荡乾坤”的大舞台上飘摇翻飞,翻飞飘摇……

 “乡土情结”是一部现实主义悲剧小说。小说的题目是“流离失所”。这篇小说有三个章节:自然灾难、战争灾难、政治灾难。小说的环境描写恢弘壮阔,有洪水滔天、哀鸿遍野的荒凉原野,有蝗灾过后满目萧条的干旱土地;有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恐怖战场,有硝烟弥漫、满目狼藉的废弃城郭;有漫漫风尘的荒凉古道,有残阳如血的黄昏大漠;中华大地上一次次灾难性的历史镜头都在这儿汇聚。小说的主人公就是广大的民众,还有中华大地的脊梁——民族英雄。小说的情节统一中又有着曲折变化,他们都有着被迫离开自己家园的命运,他们都有着葬身他乡的悲惨结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们把尸骨埋葬在边塞的荒原上,每一阵风儿都在低吟着思乡的悲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带领新疆人民垦荒19万亩,留下了万世敬仰的“林公渠”,“林公渠”中的水流声也掩抑不住他思乡的心绪。一代一代担负着民族使命的人在续写着这部煌煌大著。

 “乡土情结”是一曲大合唱。合唱的题目是“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这个大合唱的前奏是一曲飘逸而神秘的曲子,叙说着返本归元的民族故事,闪烁着望乡台上那明明灭灭的眼神。主题在悲壮的鼓声中,飒然而起,千万华工的怒号把整个天地笼罩;一声亮丽的小号,吹开了黎明前的黑暗,共产党人飘泊异乡取回了革命的火种;在鼓乐喧天中,合唱的高潮伴着改革开放的背景,把一群群扬眉吐气的中国人送上了新的征程;尾曲柔和而壮美,每个演唱者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他们都发出了一个共同的声音:“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方法阐述

教会学生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教师代替学生阅读,是许多人犯的错误。放任学生自由读书,是老师的失职。教师要站在教的角度,学生要站在学的角度,阅读教学,老师首先应该回答,我教会了学生什么阅读方法。

许多年来,我们教学生阅读,总是在想告诉学生一个文章学的知识性结论,主要表现为让学生死记一些名词术语概念,比如,形散神不散、首尾照应等,而不是从文章的基本元素——字词的理解做起,导致学生总是浮在文字的表面,读不懂字词的基本含义,弄不明上下语句来龙去脉的逻辑关系,更读不出言外之韵味。

因此读书应该从最基本的字词入手。

文章就是一条富含逻辑的语义链,前后语句应该是互相阐释,相继发展的,因此,抓住语句中的关键词语,通过相近的词语的阐释关系,而把握其语义的发展脉络,是引导学生细品文本,体味情感的重要途径。

目标定位

1.积累阅读,整理归纳本课重要词语。

2.探究阅读,学习运用在语境中解词而理解文意的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创新阅读,通过参与老师铺设的多角度、多层面阅读活动,提高阅读过程中思维的拓展能力。

教学流程

老老实实教学生“解词”

                              ——《乡土情结》教学片断一

环节一:导入课文——熟读王维的《杂诗》

环节二:解词释文——在下文中找一个词来表示王维的心情。

1:魂牵梦萦

师:请继续读书,用作者的话解释什么叫“魂牵梦萦”。

2:“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

3:“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阑灯灺人散后,良辰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情不自禁地惦念它。”这是说在不同的情境中都会想到故乡。

师:作者都写了哪些情境呢?

4:“海天茫茫,风尘碌碌”指奔波劳累的情境。

5:“洛阳秋风,巴山夜雨”是想家的情境。

师:为什么这是想家的情境呢?

5:因为我们学过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写的就是思乡的情感。

我让这位同学带领全体同学读、背这首诗,并进一步体会“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意境。并补充了学生没学过的张藉的《秋思》一诗。李佳玉同学马上打开了《唐诗鉴赏辞典》,我顺势让他为大家读了一段对“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的欣赏文字,同学们记下了这首诗。

师:当中还漏了两句,那是什么情境呢?

6:繁华过后的寂寞情境。

师:作者巧妙地用这些富有象征意义的情境来告诉我们不论是劳苦奔波之情、欢乐幸福之景,还是凄风苦雨之境都会深深地思念着故乡,这就是魂牵梦萦。那么人们一般都会“魂牵梦萦”着些什么呢?请继续读书,用三个词语来解释“魂牵梦萦”的情感内涵。

7:愁肠百结、忐忑不安、喜上眉梢。

这三种情感都是在什么情境下产生的?

8:在远离故乡的时候,作者引用宋之问的诗,说他的家乡本来在咸阳,在并州客居了几十年,结果不仅不能回家,反而又渡过桑乾水,只好把并州当家乡了,表达了诗人离家越远越痛苦的心情,所以作者认为这种时候人们想家主要是愁。

我大加表扬这个同学回答问题较好的逻辑性和深刻性,并让同学读背这首诗。

9:在回家的时候忐忑不安。

师:离家在外愁肠百结,回家了应该高兴才是,诗人反而“情更怯”,他“怯”什么呢?要结合原诗解释。

10:“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从“复”字看,说明诗人离家在岭外住,与家里人失去联系好多年了,不免要担心家里人,进而可能会有种种不好的想法,当离故乡越来越近的时候,他愈加害怕他的想法会是事实,于是就出现了既想家,又害怕担心的矛盾心理。

我又进一步给学生补充宋之问谪居岭南的背景,让学生在读诵的过程中体会“怯”字更深刻的内涵。

11:他乡遇故知的时候会喜上眉梢。

环节三:解词悟文——最后一句作者作了总结,说;“这就是乡土情结。”根据我们读书的理解,请您给“乡土情结”下个定义。

学生马上写出了自己的答案,经过比较,我把学生的答案整合为:无论何时何地何情何境都在魂牵梦萦地为故乡或愁、或虑、或喜的情感就是乡土情结。

环节四:方法归纳——我给同学们总结这种读书方法为“解词索脉法”。

“也许”二字见精神

                          ——《乡土情结》教学片断二

环节一:捕捉词语敏感点

当学到《乡土情结》第五段时,李冉同学忽然说:“‘也许还该提一提林则徐’一句为何要加‘也许’一词呢?”备课时还真没注意到这个小细节,问题一提出来,我发现这个地方还确实有味道,于是,我顺势把这个问题推给了同学们,并提出要求,要附合文本之理,亦有文本之据。

环节二:百家争鸣解词语

学生1:因为屈原、贾谊、张俭等都是典型的放逐,而林则徐是贬官,因此,作者特别加个“也许”以示区别。

学生2:我不同意,《现代汉语汉词典》上说:“放逐是古时把被判罪的人驱逐到边远的地方。”林则徐就是“为了严禁鸦片而获罪革职,遣赴伊犁”的,应该是典型的“放逐”。

同学一致同意这个观点。

学生3:课本上说放逐的事情“无代无之”,前面从战国列举到了清代,而林则徐是“揭开近代史开宗明义第一章的伟大爱国前贤”,因此,作者加上“也许”一词表示加上他从时间延续上讲更完善。

学生4:我觉得这种解释并不全面。因为既然是举例,就不一定每个朝代都列举,比如前面魏晋南北朝及明都没有举例,而且作者用“无代无之”一词作了概括,因此没必要非得补上林则徐,才能显得时间上完整。

大多数同学表示认同。

学生5:“也许”这个词作者用错了,应该用“尤其”,因为,从内容上看,作者对屈原等人都是一笔带过,而对林则徐则详笔描述,还引用了他的诗,说明作者特别敬佩林则徐,因此应该用“尤其”加以突出强调。

好些同学称好,一些同学还给以掌声鼓励。我趁势牵引:“从哪里能看出作者特别敬佩林则徐呢?”

学生6:从作者的叙述语句可以看出他对林则徐的敬佩,如,他用“揭开中国近代史开宗明义第一章的伟大爱国前贤”一句对林则徐进行了高度评价;“为了严禁鸦片而获罪革职”,既叙述了原因,又表达了林则徐的冤屈;引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一诗句,还是对林则徐高尚人格的赞美;特别是最后作者说:“寸心如割,百脉沸涌,两眼发酸,低徊欷吁不已。”更表示了由衷的同情。

环节三:走入词语的深处

师:屈原、贾谊等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英杰人物,作者为什么特别敬佩林则徐呢?‘也许’与‘尤其’哪一个词更能表达作者的特殊情感呢?

同学又沉浸在研读之中。我看一看表还有五分钟下课,我想同学们对这段语料已作了反复阅读,已“愤”已“悱”了,“启”“发”正是时候。

师:屈原被放逐后,选取了怎样的人生之路?

生:自沉汩罗。

师:贾谊呢?

学生不知道

师:贾谊因为仕途不顺写《鹏鸟赋》以抒郁闷之情,年仅33岁就忧愤而死;柳宗元被贬柳州后写了《愚溪诗序》,把山、水、池、亭都冠以“愚”字,以泄不平之气。这些人在遭到放逐后要么用牺牲生命表示与这个社会的决绝;要么寄情于山水,放荡一生;要么发牢骚以泄私情……林则徐与这些人的不同之处是什么呢?

生:(恍然大悟,齐声吟诵)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师:林则徐人格的伟大在于身负委屈被贬,却说:“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他没有颓废,而是在戍边的时候以戴之身,在新疆三年,奔走万里,竭精殚劳,为开发西部作出了杰出贡献,留下了举世瞩目的“徐公渠”,因此,作者用“也许”一词,以退为进,含着一腔深深的惋惜,比“尤其”更含蓄有力地引出了他最敬慕的一位游子。同时也告诉我们最有价值的乡土情结,不是仅仅对自己的故乡,而是把你所生活的土地都变成家乡,要抱着满腔的热情去建设她,这才是最有意义的。最后,我让同学们记住李冉同学的“也许”读书精神!

迈着兴奋的脚步走在下课后的校园小道上,真是一种幸福的享受!

教有所思

王尚文先生说:“我们知道,任何言语形式都是由词构成的链条和序列,其意义随着每一个词接着前一个词的出现而逐步展示出来,直到最后一个词就位,意义才算完整。”这里说的是文本的生成过程,其实阅读的路子也须按着这个路子走下来,因此,教学这节课的最大感受就是只有引导学生摸着词语之间的逻辑顺序走入文本,才算是真正走上了解读文本之路。这节课在这一方面做出了较有价值的探讨。

首先,抓住语境关系,以词解词,不失去为一种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的良好手段。不论是从高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来看,还是从阅读教学的课堂表现来看,学生欠缺的就是语境意识和语境能力,要么片面孤立地理解词语含义,要么视野狭窄,往往丢弃要点。这都是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结果。

其次,利用文本引导学生展开多角度的思维训练是本课的重要收获。文本是凝固的,但不是僵死的,而是富有着强大生命力,在阅读视觉的观照下,它便会复活。比如,对“也许”二字的理解,学生的思维角度是非常宽阔的,这样就使文本的各层意义显豁起来了,从而达到对文本的深度把握。

再次,老师的首席对话位置非常重要。在本课的两个教学片断中,第一个片断的预设性引导是教学成功的关键;第二个片断中与学生的平等情怀与独到的见解是成功的关键。因此,老师教的价值既体现在有精彩的教学设计能力上,也体现在较为先进的阅读理念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转帖]李海林 语文新课标的阅读教学新概念 @ 教研视线
散文阅读中如何快速理解主旨
高一教案《乡土情结》的教学目标
要把握好读写结合训练的方式和时机
阅读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教学】王翔 尹芳︱基于知识深度模型的学术型整本书阅读——以《乡土中国》为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