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00807教学手记——《在树上的生活》展览之后

浙江满分作文《在树上的生活》全国巡展已是数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什么?

第一,高考作文评价水准之低劣:随意化、癖好化、浅薄化

中国人在嗅闻功利之味的功能上具有特异性、超同类性,君不见太多的大大小小的高考会,以命题、阅卷之秘闻引人耳目,只要贴上这样的标签,就可以引得四面八方不远万里的朝拜者,正像鲁迅先生在《捧与挖》里所说的一样,这些占居要位的专家学者被这样的捧捧得晕晕乎乎,极为享受,于是乎越来越自居其大,个人癖好、兴趣渐渐成为阅卷之标准或导向。比如,某大省高考阅卷负责人独以记叙文为癖,则全省各中学皆有专门人员针对部分学生施以记叙文写作“指导”。如果单止于此,也就罢了,偏偏专家们还有更具体的癖好,喜欢某类某型记叙文,楚王好细腰,宫中皆饿死,写作教学逐渐演变成了研究某专家之癖好的专题研究。这位浙江考生可能就是被老师反复引导到“树上”去“生活”的。

有网友扒出阅卷大组长的专著《论述类文章精选精评》《高考作文实战实训》,其中有一篇2019年满分作文,原题是《书写自我的生活》,文章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尼采曾经说过,“我们的生活从来不曾如此的世俗化。人人浑身上下撒满了文化的佐料,好让自己成为一道大餐。”然而,正如学者沃尔特·李普曼所言,“我们一早便能辨认出为自己定义好的文化,服从于此”,我们服从于“读者”给我们定义的条条框框,认为自己创作的“生活作品”符合自己的社会属性,从而得到身份的焦虑的缓解,但当“个体意识需靠外界的评价来充实时”,我们的生活便像气球一般,被虚无地膨胀化、空虚化。诚然,个人在这个时代已无法完全做到孤立化、原子化的绝对状态。加缪寄寓西西弗斯式同情,陀氏用反叛者与被反叛者理论分析,歌德让浮士德升天,萨特给主人公判处死刑。这些人,无一“离经叛道”,摒弃了“读者”所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创造独属于自己风格的作品。耶鲁毕业生秦玥飞在城市和田垄间毅然选择后者;曹原探索石墨烯的同时,追逐着星空梦;青年工作者守候中国天眼……他们没有呈现“读者”想要看到的生活脉络……如蒙田在《论三种交往》中所说的,愿我们都做好“自己的主人”,书写独属于自我的精彩恣意生活吧!

读读这篇文章,再看看《在树上的生活》,我们就可以还原出这样幅图景来:老师们精心研读阅卷大组长的专著,发现这类高大上的作文极易得分,甚至满分,于是在讲台上,激情洋溢地宣讲,该如何如何背诵一些别人也不知道的人名、书名及一些经典语句,如何让阅卷老师蒙圈。于是,那些嗜分超命的学子们,便夜以继日地在西方哲学里扑通。

说实在话,陈教授在《实战实训》里选的这篇作文,虽然也引了许多的料,但语句通顺,表意准确,这样的作文,还真打不低,无法给打低。但陈教授感觉《书写自我的生活》不过瘾,更上一层楼,又继续推出《在树上的生活》,关键遗憾的是,他连《在树上的生活》的作者连完整的一句话都说不清楚的事实都不顾,生硬硬地推了出来,结果翻车。

事实上,这正构成了一个严密的逻辑链,陈教授所独喜欢的“哲理味”成了浙江考生追求“细腰”的腰带,不论腰细不细,先用此腰带刹下去再说,于是被捆束得胡言乱语起来。

应试之毒有甚是文者乎!

第二,浮躁的名师、无知的盲从者和有知的无知者

当这篇满分作文沸腾之时,有许许多多的名师或名士,以一种高瞻远瞩的姿态,大声夺人,认为,这篇作文充分说明该考生广博的阅读面,深刻的思维能力,老道的语言表达,虽然不能给满分,但要55分以上,满分60的作文,给55分是什么概念,绝对一类上佳作。首先,我认为,这些名师未必不识优劣,关键是,大部分人已经没有静下心来细细分析一下该文的具体内容了,扫一眼,瞄一行,当被那些外星系语折磨一番之后,匆匆定下了结论。这种情景,让人想起葛优、白百合、范伟等人演的一个镜头,那种鸟语谁也不懂,说话者也不知道说了什么,但在许多名师那里竟然都听懂了,这真是奇迹!试问,这篇作文的作者敢站出来,或者支持此种观点的高士敢站出来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剖析一下此文的表达内涵与逻辑吗?

当然,还有一批跟在名师后面混日子的人,随大流者,不值得细说。

最为有意思的是还有个别网友,颇用功夫地查阅了该文所有相关资料,逐段分析了其内容,“本来是想喷这篇文章的”,经过这么一番分析,结果竟崇拜得一塌糊涂,这真是天大的悲剧。至于具体内容,见我昨天的推文。

我不解的是,明明自己对文章分析后依然是一团乱麻的行文思路,为什么就投降了呢?这只能有一个结论,该网友根本没有文章的整体逻辑结构意识。

第三,将捂得更结实

满分作文惹出了不少“祸”,于是许多省份坚持避免满分作文外传,后来发现命题也会被人揪尾巴,于是乎试题也被锁起来,秘不示人。

我们的办法,就是捂住,脓血皆不外现,悄悄地吞下去,一片安祥!

假设一下,此篇作文不流泄出来,浙江的老师、学生将继续向哲学的深渊迈进,还将有无数的舍命者用自己不懂别人更不懂的语句来骗高分,这将是语文教学怎样的灾难!

如果,各省阅卷大大方方地将高中低档各类作文各公布10篇或20篇,经得起推敲和评判,这又有什么难呢?连家庭财产都要公开的年代,为什么阅卷结果要捂得死死的呢?敞开了,《在树上的生活》也许就“生活”不下去了,自然会掉下来,不就安稳了吗!

但,经此一波,浙江省考试院估计在发狠,明年,你什么也看不到!

第四,我们能不能老老实实地教语文

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我们教学生以庄严的使命感拿起手中的笔,写的是自己的人生、生命、兴趣、志向,这是向社会展示自我这个人的方式,不是投机取巧的偷分小技。

语文老师,能否静静地坐下来,认认真真地读点书,有点自己的心得,带动孩子们也来认真读书,真正读下去了,还怕写不好这八百字的作文吗?为什么要崇拜大佬的癖好,要讨好阅卷者之陋习,要违背自己的良心呢!

我总以为,语文别无他道,只有老老实实读书、写作。下面是我学生的暑假作业,我让他们这样读。

品读契诃夫短篇小说《渴睡》

苏州中学园区校高一(4)班 余萌

我的阅读

忽然,那些背着行囊的人和阴影一起倒在地下的淤泥里。“这是怎么了?”瓦丽卡问。“要睡觉,睡觉!”他们回答她说。

行囊与阴影实际上是绿斑与阴影在瓦丽卡大脑中合成的幻影。这反映三个信息:一、瓦丽卡的梦境也未曾脱离压抑苦闷的现实,说明了她半梦半醒的状态;二、结合“乌鸦和喜鹊停在电线上,像小娃娃那样啼哭,极力要叫醒他们”可知,行人就是瓦丽卡。在梦中,她也不堪重负,被压得喘不过气;三、瓦丽卡在梦境中都想着睡觉,其生理与心理劳累程度可见一斑。

在沉默中过去了一分钟。

医师在叶菲姆身边忙了一刻钟。

过了半个钟头,有人赶着车到农舍来。

在父亲疝气发作情节中,有以上三处提及时间。在梦境中,本不该有时间概念的,而瓦丽卡对时间却有着精确到分钟的感受,这反映了她半梦半醒之间偷憩的警觉、谨慎和小心翼翼。她仿佛在提醒自己“你已经睡了一分钟/一刻钟/半个钟头了!再睡就要被老板痛打了!”梦境中的时间流逝其实并非是真实准确的,而是瓦丽卡在梦中的主观感受。这种主观感受恰恰表现了瓦丽卡做梦的真实性,或者说她对逃避生活的心态的真实性。

瓦丽卡把脑袋搁在摇篮边上,用全身的力气摇它,想把睡意压下去,然而她的眼皮仍旧粘在一起,脑袋沉甸甸的。

忽然间,那双雨鞋长大,膨胀,填满整个房间,瓦丽卡把刷子掉在地下,然而她立刻摇一下头,瞪大眼睛,极力观看各种东西,免得它们长大,在她眼睛前面浮动。

她拔脚就走,极力跑得快点,好赶走她的睡意。

最后,她累得要死,使出全身力气,睁大眼睛。

这是“渴睡”与“制困”的矛盾冲突。身体过度疲劳已经弄得她脑子昏昏沉沉了,在生理上她已经达到一种近乎疯狂的渴望来进行一次长时间的睡眠。而主子们的命令迫使她必须保持清醒状态,好去执行。两种现实的冲突使瓦丽卡出现“她暗暗高兴。人一跑路,一走动,就不像坐着那么困了”这样的想法。这是一种扭曲的心态,瓦丽卡的思想站在自己生理需求的对立面,形成一种畸形的反自我意识。于是瓦丽卡在梦与醒之间挣扎着,在顺从与反抗之间徘徊着,在鲜活与死寂之间踱步着。

可是后来,一个美好晴朗的早晨来临了。

早晨很快就要来了。

瓦丽卡看见窗外黑下来,就按住像木头一样的太阳穴,微微地笑,自己也不知道笑什么。傍晚的幽暗抚摩着她那总也睁不开的眼睛,应许她不久可以美美地睡一觉。

这是期待白天与渴望黑夜的矛盾冲突。白天黑夜是两个对立的事物,却统一于瓦丽卡对睡眠的复杂心理。期待白天,是瓦丽卡以为白天的劳动能驱散她的困意;渴望黑夜,是瓦丽卡对“美美地睡一觉”的憧憬。这一组冲突是瓦丽卡内心世界随着时间推移念头变化的外显表现,加剧瓦丽卡的矛盾性。

我对瓦丽卡的理解

瓦丽卡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这种矛盾表现在梦境中。梦里她看到已故的父亲以及同为仆人的母亲,她仍处于一个昏暗闷热的环境——这同现实一致的。她见证了父亲“脸色通红,眼睛发亮,目光显得特别尖利,好像那眼光穿透了农舍和医师似的”的痛苦,重温父亲逝世时自己的“痛哭”。痛苦的回忆被瓦丽卡读取,这本身即是一种带有精神自虐性质的行为,本身即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矛盾行为。而这种矛盾在她所处的环境中倒显得合情合理,甚至有些正确的意味。正是瓦丽卡这次回忆的举动,反映了她对当下日子的不满与逃避。“即使是过去痛苦的日子也比现在好受”大抵是瓦丽卡这场梦境背后的真正含义吧。这里也侧面表现瓦丽卡这一角色的悲剧性。

瓦丽卡的矛盾还表现在现实中。即“渴睡”与“制困”的矛盾。“她就是弄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力量捆住她的手脚,压得她透不出气,不容她活下去”说明,瓦丽卡将这种“渴睡”上升到自己生死的问题了。进一步理解即这种“渴睡”是一种自我意识,而“制困”则是对自我意识的打压、遏制。正是由于外界因素使瓦丽卡身体中出现两种人格,而其中一种即反自我的对立人格。这也是瓦丽卡之后涌现“错误的念头(契诃夫如是评价)”进而杀死一个并非源头的凶手的原因。

瓦丽卡疯了吗?瓦丽卡疯了。第二个夜晚的瓦丽卡已经明显失了智,“她从凳子上站起来,畅快地微笑着,在房间里走来走去,连眼睛也不一下”。“失智”使她有了手刃娃娃的勇气,使她反抗摧残自己精神的外部势力。尽管这个势力的源头她未能找对,但萌发的反抗意识也已说明她是清醒的反抗者。瓦丽卡没有疯。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渴睡》作于1888年,那个仍处于沙皇统治的时代。备受压迫与剥削的瓦丽卡,是当时被奴役压制的众多底层人民的其中一员。《渴睡》所写的不仅仅是瓦丽卡的一天,更是千千万万个困苦劳动者8的日常,是人道主义净失的令人民水深火热的社会。契诃夫想做的不仅仅是揭示劳动人民艰辛痛苦的生活,更是揭示人对人的压榨从而批判沙皇统治这一深刻话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高考满分、优秀作文精选-6
满分作文 | 中考语文满分作文:带着微笑出发
水彩画家阿丽卡瓦娜--自己眼睛里的世界
中考满分作文:《生活就像一首诗》
历年中考满分作文欣赏:人生极处是体验
读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我大呼看不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