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清景泰蓝的收藏与鉴赏

  关于景泰蓝的起源,考古界至今没有统一的答案。一种观点认为景泰蓝起源于唐代;另一种说法是元代忽必烈西征时,从西亚、阿拉伯一带传进中国,先在云南一带流行,后得到京城人士喜爱,才传入中原。但有一点是学术界公认:明代宣德年间是中国景泰蓝制作工艺优点,并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时期,“景泰蓝”一词也从此诞生。

  有一门艺术,自元代传入600年从未走出皇宫,这就是景泰蓝。明清两代帝王在紫禁城内特设御用监、造办处,专门制作景泰蓝。不仅如此,帝王们还把景泰蓝作为紫禁城各大宫殿的镇殿之宝。

  景泰蓝在我国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集历史、文化、艺术与独特的传统工艺于一身,古朴典雅,精美华贵。它以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深刻的民族内涵闻名中外。景泰蓝是由金银铜贵重金属,集掐丝、烧焊、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十余道工艺精制而成。珐琅厂生产的京珐牌景泰蓝以其上乘的质量和浓厚的文化品味享誉国内外市场,它制作讲究,技艺精湛,继承了明清两代优 秀的传统技艺,并使其得到了更大发展,形成全新简洁、现代时尚的新一代景泰蓝,引 领着全国景泰蓝的发展方向和潮流。

  明代宗十分喜欢景泰蓝,下令宫中所有御用陈设都用景泰蓝制品,其种类之多不可胜数,凡是瓷器所能及,都烧成景泰蓝。跟景泰蓝一样,我们目前所知的很多工艺品都以帝王年号命名,比如宣德炉、成化杯、万历柜等等。用一个帝王的年号来命名一件器物,足以说明景泰蓝当年的辉煌!

  康熙时期的景泰蓝逐步脱离了明代景泰蓝的暧色格调,改正了掐丝不匀,胎骨轻薄的缺陷,技艺娴熟,清代的景泰蓝制作基本上沿着这一路子发展。乾隆时期景泰蓝制作生产发展到了巅 峰,这一时期除了清官内务府造办处珐琅作制造外,还在广州、扬州、九江等地生产。其胎骨厚重坚实,形态敦厚,珐琅釉质精细而不透明,发色纯正。乾隆早期浓郁,中、晚期趋浅淡典雅。掐丝工艺的线条工整,细腻流畅,均以双勾技法来勾勒图案花纹。同时,磨光、鎏金的技术更加精细,达到了“圆润坚实,金光灿烂”的境地,充分显示皇 家富贵的气派和金碧辉煌的效果。

  景泰蓝的制作工艺复杂,多数人并不了解。就拿掐丝(即粘铜丝)一项来说,艺人根据设计好的花纹不走样地辧粘在铜胎器上,成千上万的铜丝都是手工粘制而成的,每件作品少则十天,多则一两月才能把这一项工序完成。

  景泰蓝与玉雕、牙雕、雕漆,合称“燕京四绝”,它在中国的制作年代可以上溯至元朝。一位国内高校金属工艺研究者以“苟延残喘”四个字形容景泰蓝的现状。那么,这项传统手工艺在当代的传承、经营、收藏、展示究竟呈现何种面貌?《东方早报·艺术评论》甲午继续寻访,探究景泰蓝的历史之谜与当代现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铜胎掐丝珐琅当称国之重器
惊艳世界600多年,帝王都对它爱不释手!
燕京八绝之首,600年帝藏之宝,如今成为百姓家藏,机会不容错过!
【精品推荐】明成化年 瓷胎掐丝珐琅彩杯
掐丝工艺
经典工艺-- 景泰蓝掐丝珐琅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