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珪后寻踪(问拍天下)

 

 

 1长泰岩溪珪后小学教师合影(1972小学操场上.上排中间是我)
  
  
 珪后村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岩溪镇旁边。

  1969年初,也就是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第三个年头,我的二个妹妹第一批报名上山下乡来到珪后村落户.我因病留城.一直到9月,大势所趋,我在病未痊愈时带病报名,于1969年10月11日来到珪后大队落户.这一呆就是8年.   

  刚到珪后村,安排到19队,后来调到1队与我妹同队,不久我在农忙干活时不堪重负,旧病复发,回城治疗,这样大队才安排我到珪后小学担任初中班教师,教数学,兼班主任和高年段美术,还要负责珪后大队的宣传工作,农忙期间要带学生下田或者回小队干农活。 

  尽管珪后村的干部和农民对我们这些城里来的学生还不错,但当时文革喧嚣,我们珪后村又是长泰县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珪后的“知青”除了苦干还是苦干,别无选择!每位“知青”都有不堪回首的往事。

 光阴荏苒,我们这一代“知青”人也都步入晚年,而“知青”问题至今依然是“说不清的话题”,这种状况非常不正常!这场上史无前例的“上山下乡"给我们这一代“知青”人带不完整的中等教育和被耽误了的社会生活,青春期饱受心灵的创伤,中年期遭遇经济转型的窘困,老年期依然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最近网络上有句话非常犀利:“知青问题不关乎历史和政治,关乎人性!”我只想说:“知青”问题归根结底并非说不清,而是不让说!

我本是一个埋头业务,不问政治的人,也不想继续这“说不清”的话题。我只想寻踪觅迹,晒晒珪后村的新旧画面,毕竟我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是在这里渡过的,这里有我太多的回忆和感慨!

1999年2月,在落户珪后大队30年后,我们知青一行16人重返珪后村,与当年珪后大队的干部村民相聚一堂,畅谈叙旧,感慨万千!当年古老的村庄完全变了样,村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古厝新楼交错,杂乱无章,古村韵味荡然无存,欣喜中夹杂着辛酸,百感交集!

2016年5月,在落户珪后大队47年后,我们知青一行22人第二次重返珪后村,这一次珪后村的变化更大,村居整洁了许多,新楼房雨后春笋,古庙古厝修缮一新,最难忘的是我当年居住的老厝还在,破败不堪的老厝钩起我久远的回忆,往事历历在目。

我把当年同村“知青”好友苏立泽先生拍摄的珪后“知青”珍贵黑白照片以及我二次重返珪后村的留影展示于此,与老知青们共同回顾那段蹉跎岁月,一起回味缅怀,一起共鸣感慨!

最后借此机会向苏立泽先生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是他当年的拍照,大家才有可能看到这些万分珍贵的珪后村老照片 ,谢谢苏立泽先生

       2当年珪后小学操场现在成了绿地公园(2016.5拍)

      3现在的珪后小学建在原址旁边(2016.5拍)

      4我们行走在珪后-湖珠大道上(1971珪后.苏立泽先生拍摄)

     5现在的珪后-湖珠大道(2016.5拍)

      6珪后大金马写生(李哲文画于1971)

          7现在的大金马(2016.5拍)

       8珪后中楼写生(李哲文画于1971)

      9溪边(1971珪后.苏立泽先生拍摄)

       10沉思(1971珪后.苏立泽先生拍摄)

        11黄昏(1971珪后.苏立泽先生拍摄)

       12田野(1971珪后.苏立泽先生拍摄)

     13无奈和迷茫(1971珪后.苏立泽先生拍摄)

      14写生(1971珪后.苏立泽先生拍摄)

 15.30年后知青与原村干部在珪后新大队楼前合影(1999.2)

      16一队知青与原大队干部合影(1999.2)

    17一队知青与原一队干部村民合影(1999.2)

    18十九.十八队知青与原队干部在田间合影(1999.2)

     19.47年后知青与现村干部在叶文龙故居前合影(2016.5拍)

    20知青在叶文龙故居前合影(2016.5拍)

   21闽南名厝叶文龙故居(原大队部.2016.5拍)

   22现在的珪后村(2016.5拍)

   23最难忘的是我当年居住的老厝还在(2016.5拍)

  24我们一队8名知青当年都住在这里(2016.5拍)

   25破败不堪的老厝(2016.5拍)

       26四队知青农舍(2016.5拍)

  27四队知青农舍(2016.5拍)

  28原4队队部,当年我和妹在队间墙上画老毛头像(2016.5拍)

 29叶文龙故居内(原大队部)当年我经常在这里写标语,出版报(2016.5拍)

    30我和爱孙在大队楼后面的广场留照(2016.5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散文丨知青记忆
我的知青日记(1975.10.18):老支书的关怀 | 徐景洲
李康宁文集:记插队落户的日子(上)
青春作伴在北疆——追寻逊克知青村干团队(二)
推荐|吴启桂:信差
定格“老北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