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首旅集团董事长段强:酒店服务费应发给酒店工作人员

【酒店高参】2017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首旅集团董事长段强先生在会上建议:旅游产业(酒店业)15%服务费不计入经营收入,转而直接由企业下发到服务人员手中,激励服务人员提供有效个性化服务。

以下为摘录原文:

当今的旅游行业都有服务费,比如一些比较高端的餐厅或者酒店都会收取10%-15%的服务费,这个在国外叫做小费,是由客人直接给到服务人员。国外餐厅跟酒店的服务人员基本没有工资,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小费。

但咱们国家没有小费制度,只有服务费,而且这项费用是计入企业的经营收入,在扣除各项费用后反而所剩无几,更返不到服务人员手中。也不能激励服务人员,我觉得这比服务费应该有组织的应用到服务人员身上。当今的旅游业就业前景很严峻,我们应该出台一些能够激励服务员的政策,所以我建议服务费不应当计入企业的经营收入,而是由企业直接下发给服务员或者用于培训项目。

此话题一出引起酒店人士的大量讨论,大部分的酒店人都支持段强代表的观点,也有少部分对改制度的可行性表示怀疑。

刘佳:说的好,即时奖励非常有必要。

阿易山水:让全社会给予服务行业以尊重,必须从政府做起。

肖伟:中国人没有这个习惯,靠收小费提高服务质量是天方夜谭。

李森:不是几乎没什么(付小费的习惯),是更本就没有!

石头:极是,小费是奖励而不是企业收入,不应纳税,或形成利润。

zya:个个企业的经营者值得被信任吗?让企业收了之后又不纳税又不记入经营收入,最后到底能有多少钱发到服务员手中呢?

目前据酒店高参了解,上海半岛酒店每个月从服务费中拿出1%发放给酒店员工。员工每月收入增加数百元不等,极大提高酒店员工服务的积极性和归属感。

今天我们来看看酒店高参专栏专家如何看待“小费归属工作人员”的提案以及有什么新的两会提案建议。欢迎大家文末提出看法。

酒店高参专栏作家的提案主要聚焦在以下5点:

1、15%的酒店服务费发放给员工

2、增强酒店服务业的尊严

3、为酒店减税

4、简化酒店证件办理流程

5、监管各类酒店不应差别对待

专栏作家

杜觉祥


浙江省饭店业协会副会长

饭店服务费免税,并用于服务人员奖励,将极大地有助于“中国服务”的建设,支持段总的提议。同时希望中国消费者尊重服务的价值,养成付小费的习惯,共同创造和谐融洽的饭店服务氛围,促进饭店业的健康发展。现在酒店大多处于亏损或微利状态,因此,降低酒店业税负,是支持行业发展的最有效措施。

专栏作家

赵焕焱


华美顾问集团首席知识官、高级经济师

酒店业税金是利润总额的17倍,员工收入历年处于全国各行业低位,2010年人均年薪2.367万元。中国星级酒店6年税金1175.38亿元、利润总额68.24亿元;平均每年税金195.90亿元、利润总额11.37亿元;税金是利润总额的17倍。

酒店税费近20种,其中,营业税5%,城市维护建设税为营业税的7%,地方教育附加费为营业税的3%,其他包括企业所得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义务植树统筹费、绿化费、公共场所空气质量检测费、垃圾处理费、残疾人安置费等。

酒店净利润的来之不易:净利润=营业收入-(人工、能耗、低值易耗、洗涤、维修、销售费用、营业税等经营成本)-(利息、折旧、摊销、所得税、管理费、许可证费、特许经营费、物业租金、资本重置金、房产税、物业税、建筑保险、公众责任险、非员工保险、设备租赁、利息支出等非经营费用。

酒店业是国家的重要窗口,事关国家形象。所以,酒店业减税显得迫在眉睫。

专栏作家

朱明生

华住酒店集团高级副总裁

现在开一家酒店很不容易,各种证照,各种手续,各种检查和监管,有没有可能提供一站式服务,或至少大幅度简化,让开店更容易,正常经营不受干扰,酒店可以最大限度把精力集中到经营管理上,而不是搞好各种关系上来。

专栏作家

冉龙福

遵义中国诗乡大酒店总经理

多年职业生涯里经常会遇见如何加强个性化服务、小费、激励、人性化、低成本这些日常管理常见的关键词;本人理论上支持段代表的提议观点,个人理由如下:

1、创新:国内高星级酒店业无论是部分国企或私企当务之急必须借鉴国外新的管理模式,以及达到“创新”我们的高星级酒店管理,要达到段代表提议的“有效个性化服务”就必须要深化、优化机制瓶颈难题。

2、成本:高星级酒店人无论是业主或经营管理者都知道随着高星级酒店物业租赁、人工、经营成本的增加,国情带来的行业市场变化,导致高星级酒店成本加速过快,直接导致很多高星级酒店生存经营步履维艰,如何在当前大环境下去有效降低“成本”也是企业急需解决的瓶颈难题。

3、机制:因为国情、管理理念、文化、思想价值观不一样,中国高星级酒店业必须要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相关“人性化的机制”才能够有效达成企业、员工双赢,客服满意的局面。如果国家出台了利好企业、员工、客服满意的“机制”,企业必须建立好相关管理流程及不同岗位的运营机制,很多服务岗位完全可以达到去“无薪酬化”的经营管理。

4、激励:但任何的激励都需要“机制”的支撑,随着高星级酒店行业人员年龄、文化差异化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激励无疑是最好的一种“有效管理措施”之一,所谓:经常激励一个人可以让傻瓜变天才,这句话是很有实际作用效果的,也许有人觉得此形容不是很恰当,但个人在管理过程中的观点是:话糙理不糙!

总结:其实要达到段代表提议的观点,我们的部分国人还存在一些“观念误区”的差别,曾经和一位很优秀经常去国外旅游考察学习的高星级酒店业主讨论如何达到高星级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真正的“扁平化”管理这一课题,确实在别人认为有点理想化管理企业的实践过程中,会让我们多多少少有些患得患失的情况左右着我们的经营决策,所以要改变、创新这一切,仅仅是机制还是不够的,我们的观念必须要改变才能够真正与机制同步。

专栏作家

石业兴

稻城县亚丁日松贡布旅游投资有限公司 DGM

中国人的传统文化观念,国民素质教育还没有达到这种地步。如果为了小费而服务,这种服务不会是真诚的,也不会对于酒店服务创新有所改变,所以对于强制小费来说是弊大于利。

专栏作家

王长春


湖南莫林酒店集团总裁

我的想法偏保守:

1、小费的形成是对服务价值的认可的形成,中国虽然服务行业的人员缺编情况日益严重,但 还是没有达到严重影响运营的情况;所以对于服务人员的价值认可,可能还需要时间的过程;  

2、15%的服务费不计入征税,想法是比较好的;但是在目前日常实际经营中,小费还未能得到社会主流人群的认可;  

3、从免税的角度来说,这条制度所带来的“避税”漏洞很多,所以很难通过;  

4、我不赞成对基础服务人员(5000以下)征纳所得税。

关于两会提案:

1、关注中小旅馆的安全管理,不能区别对待家庭旅馆与连锁酒店;

2、酒店在证件办理/检查等政府行政类事物中,受到的“区别” 对待;

3、减税,不论是租赁税还是所得税,酒店都需要减压。

专栏作家

魏云豪


西安大唐西市酒店收益经理兼行政办主任

酒店收取服务费是辅助提高经营收入,也规避因为打折引起的成本率一种手段。同时,服务费的收取也有一些不同的条件限制,比如对自带酒水收取服务费。这样的服务费就可以冲抵一部分收入。如果服务费不计入经营收入,或者经营方不再收服务费,那么,类似于自带酒水服务管理就容易失控,服务生有小费拿,也就不会积极推荐酒店酒水。而客人之所以自带酒水,是因为酒店价格明显高于市场零售价,这样一来,酒店可能丧失酒水收入阵地。也就是说,这个政策可能引起上下游一系列的磨合。

目前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人工成本连续增高,人才还难求。酒店收入减少后,是否冲击员工就业,养不起那么多怎么办?

反过来说,借鉴国外的做法,员工无底薪或者低底薪,靠消费提高个人收入。逻辑上没错,好像还可以刺激员工更好的为客人提供服务。但是,我们必须直面一个客观问题,酒店市场供大于求呀,市场需求低,出租率有多少家酒店可以年平均到70以上?没有那么多客人,小费谁给?

最现实的问题,国内客人,除了南方城市,以及北方部分客人以付小费为一件乐事,更多地方更多人会主动给你小费吗?小费,怕你想得美。

此外,酒店的服务是由一系列服务面组成,比如客人用餐,很满意,给了服务员一千元小费,这个小费服务员一个人得吗?那采购,粗加工,荷台,主厨,传菜生,保洁阿姨这些人怎么办?服务是层面,不是点位。

所以,小费文化国内并未普及,执行为时尚早。但个人看好专家的观点,如果真能适用于行业,那也算是从业者福利了。

关于提案,我觉得可以适度放开政府采购,标准提高一些,别把政府会议,宴会,招商等活动做的太寒酸,毕竟是社会活动。公务差旅费标准提高一些(报销额度提高)。粽子,月饼等福利应该鼓励企业发放。

专栏作家

王 钢


社会对于服务业的尊重程度还没达高度!某餐厅开业曾试水,食用后依据自己满意度评估付费,结果呢?赤裸裸的浪费,结账的都没有几个。我们市场消费人群的发育程度还不适应靠自我约束,改变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差旅经费缩减已成为各公司的明文,更何谈酒店服务员的“小费”。预实现,从服务业的本质出发吧,我们的行业被认知度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让服务业成为让人敬重的行业,任重道远!

专栏作家

李志平


德鲁克管理学院教学顾问

我在中国第一个提出收取酒店服务费,解放日报内参刊登后,中央领导批示同意后给国家旅游局实行。但是当时我提出的收服务费是要求全部归酒店服务员,现在完全走样了,大部份成了酒店收入,应该把服务费发给底层的服务员。

专栏作家

方世宏


江苏九洲环宇商务广场管理公司总经理

我非常赞同把15%的服务费发给员工。这些年酒店行业工资偏低,行业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我们需要动用各方合力来给酒店企业减负,给员工更多收入,其中,服务费就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之一。此外,服务费这部分收入不应该再让企业纳税了。在实际的工作中,服务费的再分配可以因时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状况合理发放给员工,至少要保证百分之八十给到员工。这样既便于企业发展,又切实增加员工收入。为这样的提案点赞!中国酒店行业需要这些符合酒店行业实际的好声音发出!

今日话题互动

向两会提案,你会提什么建议?

酒店冲榜、酒店专访、任命发布、新闻投稿、申请专栏作家请加小编微信号:hotel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界唯一七星级酒店招中国员工 因为中国客人多
世界唯一的八星级酒店——伯瓷酒店[10p]
出国旅游小费怎么给?看完这篇让你省钱又体面!
C罗够壕15万小费打赏员工,2亿年薪签尤文图斯
最佳东方:君愿闻其详否?
美国人的烦恼:付小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