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防感香袋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调控的影响
防感香袋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调控的影响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11-05-22 15:05:00 ]    编辑:studa20
     

                   作者:纪战尚,王湘茗,蒋玉红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药防感香袋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调控的影响。方法 检测5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使用防感香袋治疗前后的多项免疫功能指标,旨在研究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基础免疫状态及防感香袋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免疫调控作用。结果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免疫状态紊乱不平衡; 防感香袋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可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结论 防感香袋可作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长期免疫调节剂。

【关键词】  防感香袋;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免疫调控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造成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变异繁多,耐药菌株及条件致病菌的出现使该病西医预防治疗成为难题。我们自2002年至今外用中药防感香袋调控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免疫功能,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根据1987年4月成都召开的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拟定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1]制定。

  1.2 一般资料

  2002年4月至2006年4月期间,临床确诊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58例,均为青岛儿童医院中医科门诊患儿,其中男27例,女31例,年龄最大13 岁,最小3岁,平均年龄6岁。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1.1 处方

  黄芪125 g、苍术(炒)62.5 g、防风41.6 g、辛夷62.5 g、白芷62.5 g、蝉蜕62.5 g、柴胡21 g、桑叶62.5 g、野菊花62.5 g、鱼腥草41.6 g、花椒41.6 g、川芎41.6 g、桂枝62.5 g、麦芽(炒)62.5 g、砂仁62.5 g、紫苏叶62.5 g、桔梗41.6 g、冰片20 g。

  2.1.2 使用方法

  将药材净选,冰片研细,其余黄芪等17味中药置烘箱中50~60 ℃烘3~4 h,放冷后粉碎,过80目筛,加入冰片细粉,混匀,环氧乙烷灭菌30 min即得(青岛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制剂室生产,青岛市药检局初检,山东省药检局审验。批准文号:鲁药制字Z0220030133,每批产品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每次取药30 g置于10 cm×8 cm棉布袋中即为1个防感香袋,昼间贴身置于肚脐之上,夜间放置枕边,每30 d更换1次,连续使用3月。

  2.2 观察指标

  2.2.1 实验室检查指标

  (1)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检测:采用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培养前(0 h)外周血CD+3,CD+4,CD+8细胞百分率和CD+4/CD+8比值。

  (2)免疫球蛋白IgG,IgA,IgM: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

  (3)PCD凋亡细胞计数:计数200个细胞并计算出凋亡细胞百分率,分别检测培养0,48 h淋巴细胞凋亡率。

  (4)血清Fas及FasL水平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

  (5)IL|2,IFN|γ检测:采用ELISA法。

  (6)红细胞C3b和IC花环:采用郭峰设计的酵母多糖花环试验。

  2.3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统计软件。结果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P<0.05定为差别有统计意义。

  3 结果

  3.1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治疗前后比较表1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治疗前后比较

  3.2 免疫球蛋白治疗前后比较表2 免疫球蛋白治疗前后比较

  3.3 外周血T淋巴细胞凋亡率治疗前后比较表3 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凋亡率比较

  3.4 Fas,FasL治疗前后比较表4 Fas,FasL治疗前后比较

  3.5 IL|2,IFN|γ治疗前后比较表5 IL|2,IFN|γ治疗前后比较

  3.6 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检测表6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检测结果

  4 讨论

  反复呼吸道感染属于“感冒”范畴,祖国医学认为,小儿肺脾肾常不足,卫气虚弱,腠理空虚,表虚汗溢,风邪乘虚而入,邪毒留伏,以成外感伤风之疾,邪毒之恶稍愈又作,往复不已,即为反复呼吸道感染。我们选用扶正宣肺固表、健脾益气和胃、祛风清热解毒的药物制成防感香袋,患儿随身佩戴即可给药,用外治法解决了治疗慢性病时小儿口服药物困难又惧怕打针的临床难题。神阙穴位于脐中,该穴可联络全身经脉,并通过各经之循行直接影响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脐疗除防治中焦之病外,上下焦之病均可取之。现代研究表明,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脐为腹壁最后闭合处,其表皮角质层最薄,屏障功能最弱,局部皮下无脂肪,血管、淋巴等组织丰富,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鼻居面中,为阳中之阳,是诸阳经交会之处;肺开窍于鼻,肺朝百脉,鼻通过经络亦与五脏六腑相连;且鼻黏膜血管丰富,鼻黏膜嗅觉器官通过嗅神经与大脑皮层相连。防感香袋所选药物多含芳香萜类成分,其含氧衍生物或挥发油借助佩戴者体温形成气体,通过呼吸道吸入与皮肤刺激及渗入发挥疗效。药物经呼吸道吸入,由肺及鼻黏膜毛细血管弥散至血循环,并通过脐渗入药物发挥疗效;药物还能通过呼吸道局部刺激使黏膜分泌免疫球蛋白等,使呼吸道形成局部生物—生化优势,构成初级呼吸道防线,因此可以阻止病毒的扩散[6],且与呼吸道局部抗体比血中抗体更为重要这一观点一致[2]。另外,含有药物微粒的药味通过嗅神经传至大脑,给人一种欣快感,并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产生良好调节作用。现代研究发现,除上述吸入刺激及反射作用外,尚有经络免疫作用。所谓经络免疫就是药物通过对经络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功能,经穴的感传自身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生理放大效应,即给予经穴小量刺激,可起到相当大的治疗作用。我们通过肚脐佩戴、头枕防感香袋使药物长期作用经络和穴位,通过渗透进入皮肤,通过调节气血使脏腑安和。吴师机曰:“外治之法,亦内法之理。”小儿防感香袋是祖国医学“内病外治”的典型代表。防感香袋是由《丹溪心法》中玉屏风散化裁而来。药物经呼吸道及经皮吸收,代谢物质经由毛孔等排出体外,相当于中医认为的邪从表解。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香囊-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
辟瘟驱蚊的香囊配方
分枝杆菌感染相关儿童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槐杞黄颗粒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免疫调节功效探讨
专题笔谈│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治疗进展
《抗病毒药物在儿童病毒感染性呼吸道疾病中的合理应用指南》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