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年古艺渤海靺鞨绣
    传承千年的渤海靺鞨绣是流传在东北满族的传统民间工艺,是以牡丹江为中心及东北地区满族刺绣品的总称,它是靺鞨、女真、满族刺绣的民间艺术,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该工艺从传承到开发融入了东北独特的山地文化,将现代摄影技术与传统的东北三角针技术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所刺绣出来的美术品色彩艳丽、透视逼真。与苏绣细腻如水、小家碧玉的风格比较,渤海靺鞨绣更适合表现大气粗犷豪放的东北风土人情。
渤海靺鞨绣是满族早期渤海国百姓使用的传统针法,当时叫做鸡爪针,针脚比较大,形态类似鸡爪,现在针法类似三角形,形态类似五角星。针法由大到小,四至八层叠加,丝线并股参色使其呈现立体感极强的刺绣艺术作品。所用丝线本身是上等的柞蚕丝,从另一方面又契合了现代人环保的理念。如今渤海靺鞨绣已经被国家批准为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
    满族民间刺绣工艺距今已有近千年以上的历史,多年来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变和汉文化的影响融合,使这一工艺在保留了流传于女真人皮革上补绣稚拙、淳朴工艺风格及“生命树”、“嬷嬷人”、满族神话传说等萨满文化内容之上,勤劳智慧的满族人民又包容吸收了中原地区的鲁绣,江南地区苏绣等技艺,使其形成了题材广泛、文化内涵丰富、色彩艳丽、造型夸张、粗犷的构图中蕴涵细腻技艺的独特艺术风格。加之满族民间刺绣有着较强的实用性,因此百年不衰,深受百姓喜爱。如今更是备受消费者的青睐,牡丹江市有专业培训艺术学校的刺绣产品目前在国内乃至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等地都有很好的市场。
    渤海靺鞨绣正是满族民间刺绣的代表,它打破传统的四大名绣的仿制图片及制作流程,形成了独一无二巧夺天工的绝技,创造性的发挥,独特的理念融入其中,独特的三角针法融入了东北人特有的粗犷豪放豪爽的性格特征,大胆的运用摄影作品的光影效果,层层叠加,营造远距离的视觉渗透力,使刺绣作品的细腻柔和瞬间转变成立体感极强的色彩对比,形成了夸张的个性化十足的东北靺鞨绣。使其其形成了题材广泛、文化内涵丰富、色彩艳丽、造型夸张、粗犷的艺术作品,成为中国刺绣产业的第二次。
  位于黑龙江省的牡丹江市的东京城,在唐朝时称为渤海国。渤海国是我国唐朝时期的地方民族政权,它以粟末靺鞨族为主体,于公元698年建立,传王位十五世。
  这里盛产的柞树、柞蚕丝为刺绣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原料,勤劳智慧的满族先人靺鞨人创造了本民族的刺绣方法:渤海靺鞨绣。随着历史的沿革,而今的靺鞨绣是东北满族刺绣的统称。
  渤海靺鞨绣以逼真的艺术效果而闻名天下。在传统手工刺绣的技艺上,现在的靺鞨绣大多以三角针为主,常用三四种不同的同类色线或邻近色绣线相配,套绣出晕染自如的色彩效果和立体动感的作品。
  三角针是靺鞨绣第四代传承人孙艳玲女士研创的。她把传统刺绣“排比其针,密接其线”的方法创造成以长短参差的直斜、横斜线条交叉,分层掺色的技艺,绣出人物、风景、静物、动物,产生了“山水能分远近之趣;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的艺术效果。是对东北千年传统刺绣的重大突破。
  欣赏过靺鞨绣的人都会有这种感受:远看是照片,近瞧工笔画,再近些仔细看,原来是花鸟鱼虫、风景人物栩栩如生的渤海靺鞨绣。那交错有致的针法线络组成的图画,感叹刺绣女的精湛技艺,看到身着古装的绣娘一针一线优雅地表演着1300年前的渤海靺鞨刺绣工艺,手下栩栩如生的作品,令人啧啧赞叹。
 
   文章来源:传统工艺美术研究院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濒临灭绝的满族民间刺绣
刺绣的起源
楚绣 | 荆楚风韵丝缕间
四大名绣:湘绣
潮州刺绣
以针代笔,积丝累线——双面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