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往事随风】人生第一个火车站

文/王杰


我出生在赤峰,3岁随父母到林东。小时候读《林海雪原》,书中对小火车的描写令我心驰神往。林东当时没有火车,我从小就想看火车却一直没有机会。听说同学的哥哥从青年点被抽到铁路局当司炉,对他羡慕得不得了。


十来岁时看火车的机会来了。放寒假的时候大哥有事去赤峰,而且同意带我一起去。去赤峰就能看到火车了,高兴得我半夜没合眼。


当时,我叔叔家就在赤峰南山脚下,去叔叔家先要经过火车站。到了赤峰,还没等看到火车站先就听到了南山脚下哞哞的火车响,我兴奋极了,三步并作两步便奔过去钻进了候车室。没想到,候车室里却看不见火车,于是我又跑到外面寻着声音才终于看到了朝思暮想的火车。那时候火车还是蒸汽机头,黑熏熏的大家伙,下面嗤嗤地喷着白色蒸气,十分威武,我趴在车站的栏栅上看着火车在里面开过来开过去,脸手都冻红了也没看够。


第二天在叔叔家的奶奶给了我两块钱让我去公园看猴,我更愿意看火车,于是又跑到了火车站。


当时的赤峰火车站并不大,但很洋气,一溜红白相间的砖瓦建筑,后来我才知道那是日本鬼子为了掠夺赤峰地区的粮食、煤碳资源于1935年建造的。1946年黄克诚、李运昌等率领冀热辽部队进攻赤峰国民党守军的时候,黄克诚站在南山上一望,整个赤峰尽收眼底,而火车站就在南山脚下。在这前一年,苏联红军开进赤峰,刚刚打跑了盘踞在此的一小撮日本关东军。火车站的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两三米高用花岗岩建造的苏军烈士纪念碑,碑体正面是个圆形花圈浮雕,背面镌刻着用中俄两国文字书写的碑文。赤峰的火车站就像一座博物馆,处处透着历史的痕迹,让我从小便印象深刻。



我在火车站里里外外转了半天,候车室、售票处、检票口,看哪都感觉新鲜,我甚至有了要立刻坐一坐火车的冲动。听说火车开起来非常平稳,倒满一杯水一滴都不会洒在外面。坐火车容易,买票就可以上去,可是去哪呢?正在踌躇间,我忽然在客运表上看到了开往锦州方向有个“红庙子”站,这不是我大姐下乡插队的地方吗?好,就去“红庙子”看我大姐!于是我便怀着一颗激动的心情买票登上了向往已久的火车,开始了我有生以来的第一次火车出行。


我坐的是趟慢车,当时车厢里还是木制座椅,我找了个临窗的位子坐下,还没等我左顾右盼地看够新鲜,“红庙子”站就到了。大姐对我的到来十分意外,更没想到是我一个人坐火车来的,高兴地带我在生产队里东走西看待了半天,然后送我原路返回。这是我第一次乘坐火车,也是我第一次光顾赤峰火车站。


等几年后我考上大学再来赤峰火车站时,火车站已经推倒重建,原来日式风格的火车站早已不见踪迹,连车站广场的苏军烈士纪念碑也不知所踪,代之的是一座方方正正宽敞宏大的新型车站大楼,大楼的楼顶是蒙汉“赤峰”两个大红字格外醒目。站前广场平坦开阔,比之前大了好几倍,广场两侧还种植了一排排松树装点景观,给人一种现代城市的大气与舒展。



从那时开始,我每年寒暑假都会从这出发往返于赤峰沈阳两地。后来留沈阳工作了,赤峰火车站便更是我每次回家省亲的必经之地。那时候我老爸还健在,每次回家过春节,老爸都和家里人冒着清晨的寒星去火车站接我,临走家人又成群结队地去送行,小小火车站成了家人们凝聚亲情和展示幸福之所在。


再后来,赤峰火车站又再次翻新重建,整个建筑改成大理石风格,沉稳而厚重,候车室更加宽敞明亮,广场更加宽阔宏伟。特别是候车室墙壁上的浮雕,古香古色,呈现出草原新城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令人耳目一新。


历史进入了新时代。随着高铁即将建成,赤峰火车站因地处南山脚下也有了“赤峰南站”的新站名,形成了高铁“西站”,火车“南站”的新格局。匆匆四十几年过去,从赤峰火车站的历史变迁,人们分明感受到赤峰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


赤峰火车站,是我人生的第一个火车站,我从这里走向如诗的远方,然而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永远不会把它忘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静的火车站———东营站!第一次遇到有固定营业时间的火车站!
讲素质是要钱的,有钱谁愿睡公共场所,没事谁跑火车站广场睡觉?
上海散步(组图)六十五
西藏印象(一)
夜晚的吴桥火车站
广场舞大妈“攻占”德阳火车站 网友称太强大(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