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赤峰县的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运动(上)
userphoto

2022.06.08 内蒙古

关注
土地改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群众开展的一场伟大革命运动。这场运动,从基础上摧毁封建统治的根基,实现农民“耕者有其田”的愿望,完成由封建土地私有制向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历史性转变。赤峰县和赤西县在党的领导下,于解放战争期间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推翻封建剥削制度的革命斗争。
一.封建土地制度下赤峰县的土地状况和剥削手段解放前的赤峰县(包括赤西县),由于受剥削制度、自然环境、生产条件的限制和影响,经济发展十分落后。广大民众所从事的产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辅之少量的农村畜牧业。由于战争连年不断,灾荒时有发生,加之封建王公贵族和官僚地主的残酷压榨和奴役,大量土地高度集中在地主、王公、富农们手里,使农民群众长期生活在艰难困苦之中。
1947年末,全县总户数为29358户,147472口人,总耕地面积150.9万亩。当时地主、王公、富农人口占总人口的16%,持有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41.7%;中农占总人口的34.4%,占有33.8%的土地;而占人口总数48.2%的贫雇农,只占有耕地面积的21%;其他成分占农村人口的1.2%,占有耕地面积3.5%。翁牛特右旗色旺扎布一家只有5口人,却占有土地3000亩,人均土地600亩。大地主滕子安家有7口人,也占有3000亩土地,人均土地428.5亩。 在这种持有土地极不合理的情况下,占大多数的贫雇农所持有的土地根本养活不了自己。为了活命只得任人宰割,被迫接受王公贵族和地主富农的残酷剥削。其剥削种类名目繁多,主要剥削手段有: 1.招青。地主将一定数量的土地交由耪青户耕种,耕畜农具和种子由地主负责,春季地主借给耪青户,秋后耪青户要以5分利偿还,扣除种子、饲料后,剩下的粮食对半分配。此外,耪青户每年要为地主无偿出工10—15天,还要为地主做抹房、搂柴、推碾子等零活。 2.出租土地。地主将土地出租给无地或少地农民(称佃户)耕种,佃户自备口粮、种子、耕畜和农具。根据土地粮食产量高低确定地主和佃户所得地主和佃户按“一九”“二八”“三七”“四六”不等比例分成,并交固定地租。 3.雇用长工。地主雇用无地农民做长工,长年为其耕作或做其他劳务,地主每年给长工一定数量小米作为报酬。规定每年正月初六上工,腊月二十三(小年)下工。中间如遇天灾病业误工,要从所得报酬中扣除或补工。 4.放高利贷。高利贷是地主所有剥削手段中最为残酷的一种,一般分为“五分利”“一个俩”(亦称大加一,即借一还二)“驴打滚”(利转入本计复利)“一米三谷”(春借一斗米,秋还三斗谷)等。贫苦农民在遇到生老病死等需要现钱兑付时,唯一出路就是借高利贷。借钱按利翻,借谷随利长,一朝陷进,难得翻身。 此外,赤峰县域还普遍流行一种超乎寻常的双重剥削方式。蒙古族领主将整块土地租给一家汉人(二东家),领主收“一九”“二八”或“三七”比例的租子;二东家把租来的土地再分割成小块租佃给农民,牲畜、农具、种子、口粮(1.5石米左右,5分利息)由二东家承付。秋后二东家交足领主租子后,对耪青户所借的种子、口粮实行分利,然后按倒“四六”分成,并要求耪青户每年还要出“官工”30天以上,交官草10车、官坯500块。(待续)
————摘自《赤峰市松山区革命老区发展史》第五章“赤峰县军民在解放战争中的战斗历程”第四节“开展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运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刚解放的长治如何实现“耕者有其田”?
老百姓拥护的好政策
土地改革是中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祖国富强的必由之路
【康平老故事】解放战争时期康平县的土地运动 作者/陈雅琴
1947年2月中旬,康生来到晋绥边区首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