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年老照片:边城沧桑
秋高气爽,我搭乘朋友的玛斯达越野车,经赤大高速公路,再次回到自己的故乡林西。路不再绕行于锅撑子山腹地,而从南沙带直接进入镇中。首先映入眼帘的少不了钢筋水泥体又在增多加高,百年街道又在拓宽加长,市面仍旧人流穿息不断,街心变为现代的喧嚣。

一位朋友十分欣悦地告诉我,近几年林西的变化很快,不仅城区增拓了新区,而且还形成了七横五纵的道路网络。老城的东南西北边墙外均已为宽阔的水泥路面所淹没……看来几年前仅存的西城墙的残垣也被吞噬了,不禁引起我深深的眷恋。昔日故乡容貌历历在目,记忆的追溯使我情不自禁。

清光绪年间的公元1908年,为便于管理移民开垦而设县,从草原高处看,县城处在广袤的原野中。

林西始建于清末光绪三十四年(1908),当时清统治风雨飘摇,经济上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为了维护摇摇欲坠的统治,清政府不得不推行“新政”,其中“移民实边”就是一项重要举措。所谓“移民实边”就是清政府让蒙古王公拿出一部分草原牧场报效给朝廷,然后由朝廷建立垦务局,公开放荒招垦,吸引关内汉族前来垦荒定居,所收的荒银由朝廷和王公平分。这样既可充实边塞人口,巩固边防,又可解决朝廷的财政困境。
原来放荒界定西拉沐沦河以南乌丹,后来为了满足北移汉人的请求和需要,时任热河都统廷杰奏请朝廷,建议放垦巴林草原。巴林王扎噶尔主动用巴林西侧近三千五百平方公里的草地报效朝廷。为了管理这里放荒,清政府在色布敦庙处设垦务局。后又由廷杰报请朝廷在此设“巴西”县,朝廷准奏,并把报设的“巴西”县更名为林西县,自此,林西县名正言顺地立于巴林草原。

赤峰市林西县的一处农家,夫妇二人种植高粱,住在固定的毡房中。
林西城的建立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后建立的北部军事重镇。由清政府筹银,于光绪元年动工,以乌梁苏汰川口为城基,南与沙带毗邻,东西北以山地丘陵为屏障,占地3456亩,成方形,边长近1.25里,初建时用干打垒的方式建墙体,高仅1.6米,宽1米,使城郭基本成形。

林西县城的东门城楼附近,大道上两人骑着驴马,晃晃悠悠向前行,几条深深的车辙沟,足见交通繁忙。

到了1914年毅军驻扎,米振标司令为了战事需要,在全县进行募捐,毅军投资兵勇对城池进行了军事化的加固。城墙高近10米,锥堞宽2.6米,四面正中设有城门,用砖和花岗岩石条砌成,高14米,城门上有飞檐式木架的城楼,并在东西北门设吊桥。西、北墙外分别是洪道,东墙外也有壕沟引水。东南西北门楣上分别镌刻张文灏第一位知县楷书的“受禄”、“受福”、“受功”、“受勋”八个大字,为保福禄之城,志在建功建勋。每道街与城墙交接处均建有方形炮台,城的四角是圆形炮台,计28座。每个炮台的里侧有引道直通炮台,便于运送物资。墙城堡上常备马车,可以在城墙上穿行,可见为了战事常备不懈。我虽不是那个时期的见证者,但从考证的数据,足以想象出县城的威武庄严。

林西县城的西门,土城墙多处已见裂痕,正中间是砖砌的城门楼,上设垛口,便于高处射击,用于对付匪患。

在建城墙的同时,城内规划了街巷,纵横十四条,基本上是方格网络,东西、南北街交汇于十字形。在我童年时,就在脑海中产生过疑问:为什么东西和南北街不能成直线贯通,而在十字中心有稍微的斜角?另外每条街巷在路口处总是有10米多的错位,使人的视线仅限一个街口的距离。前人怎么这样愚蠢,连直线和方正都找不准?让人匪夷所思。后来我听叔叔给我解释,那是专门有意设计的。一个军事重镇,必须考虑到便于巷战的需要,所以进一步说明林西城是一个十分标准的军事城堡。

林西县城的一处清真寺内,寺庙的建筑是传统的中式风格。
为了加强军事驻防,在东、西门外分别设兵营两座,成犄角状,南门外又建演武厅一处,军城重镇无懈可击。

林西县城的街道,大多是销售日用品的商家,锅碗瓢盆、各色用品摆得整整齐齐。
当初在这里实边驻军,主要针对蒙古“独立”势力,曾与“独立”军一路发生多次激战,在几次的县城保卫战中,城池墙堡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随着东北形势的变化,林西以其重要地理位置,一直是兵家必争地。日本曾把此当作维护满洲西部统治的要地。苏联红军进入东北,林西也成为西路进军的战略据点。

林西的一处蒙古族百姓聚居地,当时沙漠已经开始东进,沙尘暴多有发生,曾经的草场不在,有些牧民便寻找固定的地点开垦安居。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以其敏锐的政治军事眼光,率先夺时从苏联红军手中接管下来,把它变为热北地区可靠的革命根据地,为扭转战局,支援前线,林西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解放前,林西县城一直是坚持严格的通行秩序,一更闭门,五更开放,更夫按时敲梆报时,门卫坚守岗位。民国时,人们凭居住证及登差手续出入。伪满时凭所谓的“良民证”出入,乡民入城需有保甲签押的文书作保证。

林西县一处蒙古族百姓村落,两个面容姣好的女子,正在水井旁打水,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正是农耕生活得以持续的基础。

在我童年时期,林西的城墙已成了残垣断壁,我和一群小朋友经常组织到东城墙进行攻防战斗游戏。有时登上城门楼听听几位老人拉弦唱戏。也时常和几个小朋友一起爬上镶有叩钉和铁条的大城门(高3.5米,宽3.3米,厚0.3米),由几个小朋友合伙来回摇荡。

林西县的农耕家庭,在水畔修建的谷仓,用于存放收获的粮食和种子。
五十年代初,所有大街(正街)不足15米宽,在高低不平的土路面上印有一道道深深的车辙,两边是人工挖的土壕,深浅不一,用于排水。以十字街为中,向四方辐射,中心街区是林西最繁华的路段,老式瓦房勾勒出长廊市面,十字口形成四角飞檐建筑格局。蒙古拉盐的勒勒车队叮叮当当络绎不绝。到了夜晚十字街口嘎石灯互映族明,不同风格的叫卖声成了喧嚣的夜市。背街几乎没有店铺,居民区与大田和田园交织在一起,只是有土墙将街巷划成清晰的格局。

林西县境内,一个牛车运输队正在通过,因土地肥沃,极为适合小麦生长,百姓们将收获的优质小麦和其他牛皮、羊毛等产品通过车队运走。

一九五九年,我刚在北街小学三年级读书,在“大跃进”的旗帜的召唤下,林西和全国一样掀起了全民大炼钢铁运动,林西以东街翻砂社为基地,土制高炉在几天之内就像是雨后春笋一样林立起来。那时由于缺乏砖,于是县政府决定拆除四个城门。东街小学负责东门青砖的运送,我们北街小学负责北门青砖的运送。我没有想到那时的小手搬砖是一种历史的罪恶行径,我们就像是小小的蛀虫,硬是将挺胸昂首的城门毁于一旦。从此城不是城,郭不像郭,城墙更像是被斩了首的蛇,瘫卧在地。

林西县境内的一处蒙古族百姓村落,从四处迁移的游牧生活到固定地域的农耕生活,十几户连在一起,用土垒砌护墙,高处留有枪铳发射口,用以防范匪贼。
林西旧街进行几次修整扩建,基本上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整修,没有大的格局破坏,较大的运作是在1956年、1973年、1978年、1990年和1996年,直到2005年。使路面由土到砂石,再到油渣不断加宽,城建公共设施不断地完善。1975年,县房屋产权办公室首先拆除了北城墙,集中在这一线开发了公共住宅区。以后又拆除了东城墙,向社会出卖土地盖私人住宅,南城墙也相继被民宅侵蚀。唯有西城墙为了防洪,作为拦洪大坝,隐稀还存留城墙的影子,嗅觉到昔日硝烟的气息。

林西县城外,土墙围起的土地,当地百姓种有罂粟。
1987年,我离开了故乡林西,对故乡之恋一直情系在昔日老城的影像之中。尽管林西现代之变也时而引发对故乡希望的欣悦,但它不能取代我留恋盘根的夙情。

林西与白塔子之间的二家子附近,兴安岭的一处山崖旁,建有小土地庙。
一座城池历经了风雨沧桑,由诞生到蜕变,又从破面到废墟,直到消影灭迹。但是代代层累并不是真正的历史,时间的力量不是淹没,理应在大地留下痕迹;岁月的巨轮不是根除,理应在前进的道路上存有印辙。我记得有一位著名的作家说过一句话:“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令人遗憾的”。很有旧与新的辩证内涵。

林西县境内,在一些黄土坡地,有百姓挖掘窑洞,以此为家。
怀旧,昭示着光的源点,残存能让人偷窥人文步履的蹒跚。目光深邃才能远眺,不忘过去才能辉映未来。

一座塞外边城,它永远是我心中的骄傲,但愿故乡人以真正的现代气度,现代豪情挟携它构建现代。

作者:白续贵

照片来自日本出版的《亚东印画辑》

本文为原创转载须经作者授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7.04.21 贵州 铜仁 大明边城
忽必烈不止打仗厉害,治国发展经济也很厉害
古城不语任春秋
湘西凤凰城
内蒙古赤峰篇
清末老北京的城门之永定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