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徐贤山水新作:喧嚣中的净土

百年来的中国画,是以其从传统样态中的变异为特点的,而转型、变革、扬弃,乃至批判与创新则成为百年中国画发展的基本特征;这是一种动态中的选择,无序中的有序,正是这样一种情况,在事实上为中国画的发展、创新提供了多种可能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与自由的空间。


若干年前的“中国画走向穷途末路”的惊呼,不啻是对一种陈旧审美定势的一掌猛击,应该说,从这时起,便重又提起了中国画走入现代的问题;而事实证明,它同时又是我们都必须面对的严肃话题,即当代人必须与当代文化相伴相生;照我的理解,“当代性”的创制过程必然和当代社会的发展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但它的时间意识却深深的关系着“过去时”的传统,只有这种历时性的关系,才能产生古典与当代的对立概念。

这种意识体现在当代中国画的整体感之中。因而,它不能完全割断与古典传统的文化精神联系,在大多数情势下,还只能是它的逻辑性推进与演变,进而形成一种新的时间观念的萌动,“当代性”则借机浮出了历史的地表。

这里,“当代感”的中国画区别于那种“高者独行”、“隐者渔樵”的古典气质的中国画。当代感的中国画图景在更多情况下呈现出的是“平民意识”,以及对当代喧嚣氛围的补偿——精神乌托邦的营造,去慰藉焦虑的当代人心灵。

这是在细读当代中国画文本之后,感受到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创作旨趣的。


画家徐贤的作品,一个突出之处是营造了一片宁静明丽的江南山水天地,给人以极大的精神愉悦。画家笔下的江南山水多取自太湖风光,然而,太湖风光在他那里却被从“自然场景”转换到一种既定的诗意表达之中——宁静淡远的境界及特定的图式营造。

这种形式、语言并非震聋发聩一路,却有一种诱人的美感与魅力。徐贤的作品,往往在画面中景处置屋舍、村落与树木,且黑、白、灰等层次分明,屋舍、树木错落有致,形成穿插的节奏感,并成为全画的聚焦处。

近景则为烟波浩淼的湖水,平静而阔大,并以空白处理,有时则以淡青色涂抹几笔,或略勾几条水纹线,平添了水平如镜的感觉,使画面气氛更趋向静谧,有时则在近景用淡色抹几笔浅滩营造出平远的画意,因而,更耐人咀嚼。

远景往往以极舒缓的轮廓线营造出几重远山,弧形交叉的曲线更具一种平静与稳定感,空间深远而莫测,烟锁云断的细节处理,增加了某种朦胧的诗意感;近、中、远景在组合之后则显示出一种清澈、澄明与宁静的诗意境界,这分明是喧嚣时代中令人神往的一块净土。

画家明确的表现出对营造喧嚣中的净土的兴趣倾向。

归纳起来,徐贤作品中的基本意象不外是这样三种:村落屋舍、浩淼湖水、远山如黛;形式结构多为横向递进层次展开,近“水”、中“村”、远“山”的依次叠加;色彩单纯润泽秀美,形与色略汲取装饰变形与块面对比,墨色渲染与细笔勾勒及局部皴擦相结合,在精细的笔墨与明丽的色彩之中,蕴含着传统中国画的诗性,又具有现代生活的亮丽色彩,它们因而显得新颖、明朗、清新而富于抒情的田园意味。

徐贤出生于太湖地区,生活于古城苏州,太湖风光潜移默化的融入他的潜意识之中,给了他返朴归真的精神向往与挥之不去的田园诗情,而苏州这座江南古城又给了他太多的江南文化熏陶,让他体味到中国文化的精髓与本质,及其变与不变的诸多因素,还有关于传统与现代、过去与未来、古典与今天位移与嬗变的思考。

可以看出,以传统与现代为大体划分的思考带有一种“悖论”的特点,这是当代中国画家新面对的普遍性存在;徐贤则是在“悖论”中选择自己的艺术取向,在取向中倾斜于现代,因为,画家深知中国画在当代的必然性包含了“现代”感中许多合理的因素,继而使之成为其当代性机制中某个有机组成部分,譬如,和谐、宁静,是千年永恒的美感,是不会泯灭的境界。

徐贤在自己的以太湖风情为题旨的山水作品中,强调的正是和谐、宁静的美感境界,并为它笼罩上当代色彩,使它获得关怀现实的直面性,由于天然地对人和人的感性世界的敏感,作品必然呈现出当代气息与人的气息,并流露在笔墨与形色之中。


山与水,毕竟是中国画中常见的意象与意境,徐贤借助太湖山水去追求那种古今共一的和谐、宁静,用以体悟人生的超拔,表达他对世界的理解,同时也展示出他的艺术理想。

山水是具体地与乡土联系在一起的,在徐贤的作品中它们联系着生存的最悠久的历史和最重复不已的经验,它给人以清新的空间体验,它所传达的那种静谧、澄明美感,与我们祖先的其他文化经验一样,经由精神遗传,至今还影响着我们精神的知觉形态。《秋水无声》、《春雨润山家》、《一夜新雨》、《山居幽晴图》、《湖山新着色》、《云动忽青山》、《清江微风》等作品,虽色调清朗明确,但境界仍不失深邃阔大,这些作品不囿于传统怀乡之作的程式格局,有着更自由阔大的乡情。

清代画家恽寿平说过:“意贵乎远,不静不远也;境贵乎深,不曲不深也;绝俗故远,天游故静。”用以阐释徐贤的山水画是十分贴切的。徐贤以自己的方式,个性化的表现手段,在画面中营造了当代人的精神家园,喧嚣世界的净土;他一扫浮躁之气,显出清纯的追求,并将其从视觉经验转变为心理经验。


当然,山水在徐贤的作品中是象征化了的记忆行为,它承担了当代人精神守望的使命,当代人的精神要经由这一番记忆才能接续憧憬与向往的自由,并为自己找到追寻的意义,在以太湖山水为题旨的创作中,山青水秀是极其精彩的主观图景,它们真幻交织、飘忽迷离,做为一块以笔墨营造的艺术“净土”,这其中明示着价值选择的文化回归,也是一种人生境界的象喻,包含有对某种文化价值的追怀。

徐贤近影

然而,徐贤的山水作品除此之外,更为看重的是人与山水关系的精神文化性质,表现出人与世界在相互寻找中的遇合,因而,这一方净土反映的是人的主动文化选择和人的精神特性。

(徐恩存:《中国美术》主编,美术评论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长风书画
罗建泉画家《 太湖山水 灵动秀美 》
刘明博士谈山水画创作 | 第一讲
画作评析 | 当代人的精神驻地 ——冯祥云山水画欣赏
青年实力派画家陈枫国画作品欣赏
【画界乔木熔古铸今】 ── 论王涛诗性美学观照下的写意精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