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空谷禅音】禅:是茶而非茶

        一千多年前,有一个活了120岁的唐代名僧叫赵州和尚,“禅茶一味”的典故,据说就源自于赵州和尚那个著名的公案——“吃茶去”。

     《五灯会元》卷四记载:“有僧到赵州和尚处,师问新到僧:‘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另一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诺,师曰:‘吃茶去。’”

        由于赵州和尚在当时的影响力太大了,所以,当时以及后来学禅的人们就理解为:喝茶就是参禅,参禅需要喝茶,禅和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禅茶一味”,流传开来。

       禅是茶不错,但禅又不仅仅是茶。赵州和尚的本意是平常心是道,妄心不起,则穿衣吃饭,无非祖意,端水喝茶也是佛行。在教化僧人时,他也讲过“吃粥去”,僧人说:“吃过了。”他说:“那么洗钵子去吧。”就是让人回到日常生活中,让本心清净。

       由于茶是雅事,不像喝粥洗钵太过平常,加之禅师们写茶诗、吟茶词、作茶画,或于文人唱和茶事,丰富了茶文化的内容。“禅茶一味”流传甚广,并成为一大文化现象。后传入日本,"禅茶一味"还成为日本茶道的主要思想。

       可是如果你痴迷其中,产生分别心,参禅只认茶;就违背了禅的本意,禅也就不是茶了。

        其实禅无处不在,在茶中,又不单单在茶中。

        天下大道都是相通的。

        比赵州和尚大一千多岁的庄子,也说过”道“无处不在:甚至 "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在尿溺"中。

        道也好,禅也罢,可谓殊途同归。

        就是放下分别和执着,达到人生的大自在。以道眼观物,物物平等,应无大小贵贱的分别。

       夜来读书,看到一英国老外肖恩.霍尔丹写的一首诗《在风铃草树林里》,很有禅意,其诗曰:

       我在风铃草的树林里寻你,/ 却不见你的踪迹。/ 你无影无痕,/ 但我能感觉到你与我同在。/ 在小银莲花金色的六角星里? / 在四散的嫩鹅黄的九轮草里? / 在迷途的知更草粉红的花瓣里? 我无从知晓。/ 然而,突然间,我知道了:/ 在栗色的树干间,目力所及之处,/ 那齐膝的风铃草就是你: /何处?无处?某处?处处。

       额滴天哪!有慧根的人真的不论古今中外,这位诗人,也是个得道高人。

      试问禅在何处?在茶处?又不在茶处。某处?处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茶禅论
赵州和尚:最懂得茶道的禅师
禅风堂 - 茶禅一味
茶是简单的禅,生活的禅
#禅源探秘# 【赵州茶】相传赵州曾问新到...
且吃茶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