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禅茶八论】早期印度佛教“禅”的本义及其在中土的流变

禅茶渊源八论之

早期印度佛教“禅”的本义

及其在中土的流变

【提要】茶禅文化是中国茶文化和佛教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具有独特鲜明的个性和至高至美的境界,其思想核心集中体现在“禅茶一味”上。本文着重从 “禅”的本义、“禅茶一味”的由来及其思想渊源、“精行俭德”解读探源、饮茶风起与禅宗兴盛的同步、茶叶主产区与禅宗流播区的重合、茶叶药用功能与禅僧坐禅入定的契合、茶之德性与禅人法性的融合、茶之至味与禅之真味和合等八个方面,探讨了禅与茶之间内在的有机联系,指出禅得茶而兴,茶因禅而盛,禅与茶有机交融,和合共生,和而不同,相映生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共同臻于东方禅茶文化的至高境界,是中华文化对人类文明作出的独特贡献,是值得珍惜和弘扬的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佛教尤其是禅宗与茶和茶文化自古水乳交融,渊源根深蒂固,素有“禅茶一味”之说。近年来茶事炽盛,各地冠名“禅茶”者名目繁多,“禅茶之乡”、“禅茶小镇”竞相登场,茶界说茶论禅众说纷纭。检索以往论者多从茶禅历史因缘、文化关联、相互影响等角度说起,诸如僧史茶事、茶道禅意之类,论之者不可谓少[①]。茶与禅因缘几何?这里试先厘清“禅”之本义和“禅茶一味”的由来及其思想渊源,着重从茶史、茶区、茶性、茶德、茶味之与禅史、禅区、禅僧坐禅、禅人法性、禅之真味关系为之一说,请方家大德赐正。

早期印度佛教“禅”的本义

及其在中土的流变

“禅”起源于印度,其原意即指静坐敛心、正思审虑,以达定慧均等之状态。早在释迦牟尼之前,印度就有以升天为坐禅目的之思想。到世尊时代,开始出现远离苦乐两边、以达中道涅槃为目的之禅。

禅,梵文“禅那”的略称,意译为“静虑”、“思维修”等,是佛教普遍采用的一种修习方法,源于婆罗门经典《奥义书》所讲的,静坐调心、制御意志、超越喜忧以达到“梵”的境界。修禅,可以静治烦,实现去恶从善、由痴而智、由染污到清净的转变。使修习者从心绪宁静到心身愉悦,进入心明清空的境界。

定慧均等之妙体曰“禅那”,就是佛家一般讲的参禅。虚灵宁静,把外缘(外在事物)都摒弃掉,不受其影响;把神收回来,使精神返观自身(非肉身)即是“禅”。

大道无形,大音希声,禅,玄妙难言。禅的境界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是与思维言说的层次不同的;但是,为了把禅的境界介绍给大家,仍然要藉言语来说明。六祖惠能开始,禅宗发扬光大,于是有棒喝、机锋、参话头、参公案,历来各家说“禅”、解“禅”、话“禅”、问“禅”,禅,堪称人类最难界定、解说清楚的概念。

禅的意义就是在定中产生无上的智慧,以无上的智慧来印证,证明一切事物真如实相的智慧,这叫作禅。《六祖坛经·坐禅品第五》:“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②]禅定者,外在无住无染的活用是禅,心内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所谓外禅内定,就是禅定一如。对外,面对五欲六尘、世间生死诸相能不动心,就是禅;对内,心里面了无贪爱染著,就是定。参究禅定,那就如暗室放光了!

拥有一颗平常心,人生如行云流水,回归本真,这便是参透人生,便是禅。人生中的烦恼都是自己找的,当心灵变得博大,空灵无物,犹如倒空了烦恼的杯子,便能恬淡安静。人的心灵,若能如莲花与日月,超然平淡,无分别心、取舍心、爱憎心、得失心,便能获得快乐与祥和。水往低处流,云在天上飘,一切都自然和谐地发生,这就是平常心。

胡适曾说:“中国禅并不来自于印度的瑜珈或禅那,相反的,却是对瑜珈或禅那的一种革命。”铃木大拙曾说:“像今天我们所谓的禅,在印度是没有的。”

中国的禅,“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中国化的禅是一种生活的智慧,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要有禅的智慧。禅可以帮助我们看清生命的意义,活出美满幸福的人生。禅是一剂解决痛苦烦恼,走向快乐成功的良药,禅也是现代人的必需品。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在禅者的眼中看来,每一个季节都非常的好,禅者懂得顺应,顺应自然、顺应天地的变化、顺应社会。

众所周知,茶界公认茶道思想的核心价值是“和”,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中正”、“中和”思想[③],这与“禅”起源时期的“中道”思想完全契合。茶之至味与禅之真味的有机交融,从根本上来说是两者在思想根源和文化价值上的契合和一致。

禅宗是中国化佛教的代表,奉菩提达摩为初祖,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时称“南能北秀”。据圭峰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所载,唐代之禅宗教派共有洪州、荷泽、北秀、南侁、牛头、石头、保唐、宣什(念佛门禅)、惠稠、求那、天台等诸派[④],可见唐朝禅宗之盛。宋元时期,禅宗一花五叶(临济、沩仰、曹洞、云门、法眼)七派(临济下分杨岐、黄龙),尤其是临济宗大行江南,流播东瀛,盛行天下,影响深远,绵延不绝。

禅宗自称“传佛心印”,用参究方法觉悟众生本有佛心为宗旨,认为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觉悟不假外求,不读经,不礼佛,不立文字,禅宗以参究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即佛性),故又称“佛心宗”。禅宗思想体系包括本体论、心性论、道德论、体悟论、修持论和境界论等思想要素,其中心性论是它的核心内容。禅宗把自心视为人的自我本质,认为苦乐、得失、真妄、迷悟都在自心,人生的堕落、毁灭、辉煌、解脱都决定于自心。自心,从实质上说是本真之心,也称本心、真心,也就是佛性、真性。禅宗以“自心”为禅修的枢纽,提倡径直指向人心,发明本心,发现真性,以体认心灵的原本状态,顿悟成佛果。也就是说,禅修是心性的修持。

在唐宋禅宗勃兴时期,禅宗从“不立文字”到“不离文字”,从终日枯坐打禅的“默照禅”到青灯黄卷、穷经皓首的“文字禅”,再到参话头、斗机锋的“看话禅”,既反映了禅宗不同的修持方法和得道门径,也揭示了佛教中国化、禅宗主体化过程中传教弘法路径的随缘方便化。这是佛教社会化的必然趋势,也是禅宗适应中国社会、得以确立主导地位的法宝。而以径山寺为核心的江南禅院临济宗和以大慧宗杲为代表的径山派禅门宗匠,正是这一历史潮流中的中流砥柱,发挥了中坚力量的巨大作用,所谓“五山十刹”之首、“子孙遍江南”,正此之所谓也。

但是,禅宗随缘应化的方便法门,并没有丝毫影响或降低其修习的水准和宗教法性上的提升。恰恰是这种社会化、生活化、方便化的无处不在的教团和修持方法,获得了广阔的生存空间和社会基础,而且在宗教实践中达到了至高至尊、自在妙用的修持境界,乃至在东方哲学、审美、文化等领域,都产生了无与伦比的深远影响。

禅宗大义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明心见性。“直心”即纯洁清静之心,要抛弃一切烦恼,灭绝一切妄念,存无杂念之心。有了“直心”,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修心,若无“直心”,就是在最清静的深山古刹中也修不出正果。慧能认为佛法就是世间法,认为现实世界即理想世界,求道、证道、悟道在现实中就可进行,解脱也只能在现实中去实现。禅宗主张“平常心是道”[⑤],这个所谓的“平常心”是指保持毫无造作、不浮不躁、不卑不亢、不贪不嗔的虚静自然本真之心,就是自然而然、无我无为而无不为之心。

佛家言:无人无我观自在,不空不色见如来。禅宗的“无”不是世俗所说的“无”,而是超越了世俗认为的“有”、“无”之上的“无”。禅宗五祖弘忍在将传授衣钵前曾召集所有的弟子门人,要他们各自写出对佛法的了悟心得,谁写得最好就把衣钵传给谁。弘忍的首座弟子神秀是个饱学高僧,他写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弘忍认为这偈文美则美,但尚未悟出佛法真谛。而当时寺中一位烧水小和尚慧能也作了一偈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⑥]。弘忍认为“慧能了悟了”。于是当夜就将达摩祖师留下的袈裟衣钵传给了慧能,因为慧能明白了“诸性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真理。只有认识了世界“本来无一物”,才能进一步认识到“无一物中物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俗话说的“没心没肝”才是真正得道之境。

“无我”、“无心”是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与“无己”“无私”“忘我”相似相通。如何彻底破除“我执”,达到“无我”“无心”之境?古人以为集中心念,专注于修行实践,真诚感恩、无报施舍、无私奉献,就可以达到忘我、忘心之界,臻于无我、无心之境。由台湾茶人蔡荣章先生首创的“无我茶会”,无尊卑之分,无地域流派之分,无报偿之心,无好恶之心,无有一切分别心,从“无我”开始,排除私心杂念,心无挂碍,达成 “忘心”、“忘机”的至高境界,迈向通达智慧的门径。(慕轼雅社供稿)

【作者简介鲍志成,号仰苏正文,笔名沙舟、苏叶嘉,历史文化学者,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文化传承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传统文化艺术、中外文化交流史、宗教史等学术研究,近年涉及“一带一路”、茶文化史、网络文化等领域智库型研究,已发表论文120余篇,出版专著20多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茶禅一味:茶与禅的结合
禅茶:轻安滋味妙无穷
什么是禅(禅悟①)
张翼远:中国智慧--禅修
“茶禅一味”到底是什么意思,“茶禅一味”怎么理解?
谈谈茶文化中的儒释道哲学思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