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徐啸《闲扯儒林》|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 借名流隐括全文


第一回


常看玄幻小说的朋友们,肯定知道“元婴”这个概念。大概就是说你修道修炼到了一定境界,体内的灵魂就会变成一个小人,这个小人就是个微缩版的你,你身上有的,他身上全有,然后你就可以考虑飞升成仙走上人生巅峰吧啦吧啦什么什么的。

当然今天我们不是讨论玄幻小说,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儒林外史》的第一回。这第一回,讲了一个真隐士王冕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呢,我们就可以把它看做成整本书的“元婴”。这个故事里面你可以找到书中各种类型人群的缩影,比如真隐士,假名士,纯朴的乡亲,卑劣的官吏,小人物的狐假虎威,大人物的媚上欺下等等,在这一回都有着生动的体现。吴敬梓本人也在回目中直说了,所谓“敷陈大义,隐括全文”嘛。

话说故事主人公王冕,在7岁时,父亲就不幸去世了。母亲做些针线活,节衣缩食送他去读书,读了三年,母亲是在没能力了,只好给王冕找了个放牛的活。在这一段母亲和孩子含泪商量的话中,母亲心酸又诚恳的对孩子道歉,表示家里经济条件实在撑不下去了,能变卖的全部变卖了,年景又差,只好委屈孩子辍学去放牛,挣口饭吃。王冕虽然年纪小,却十分懂事,还宽慰母亲,说自己每天呆着学堂里也很闷,去放牛正好能呼吸些新鲜空气,自己可乐意了,要读书也没问题,带着书去就行了。母子俩这段剧情,母亲的慈爱与无奈,孩子的懂事与坚强,让人泪目。

雇主秦老,是王冕家的邻居,其实结合文章来看,所谓的雇人放牛,应该是这个善良的庄户人家,对邻居孤儿寡母的照顾了。就让王冕放一头牛,不用干别的活,每月给几钱银子,还包两顿饭,甚至每天还给孩子两个钱用来买点心吃,时不时的还煮点荤菜给孩子补充营养。但更生活化的是,秦老把牛交给王冕那是千叮咛万嘱咐:“只是百事勤谨些,休嫌怠慢。”一位善良朴实庄户人的形象跃然纸上。

王冕虽然辍学,但放牛的日子却并不痛苦,一边照料牛儿,一边还能有空用攒下的点心钱买了书来读,可见秦老确实是为了照顾这对孤儿寡母费了不少心。接下来这个故事,曾被选进小学课本,那就是王冕画荷花,说王冕某天放牛,看到雨后的荷花荷叶十分生动,心想着把这副景致画下来,年轻人有激情,没有人教就自己试,买来了笔墨颜料就撸起袖子加油干,结果真的就画出了名堂,好多人争着来向他约稿买画。后来王冕就靠着画画谋生,平时在家就陪着老母亲,自己闭门读书,不求官爵。天气好的时候,还穿着按楚辞自制的屈原衣冠,带着老母亲坐着牛车唱着歌去外面游玩,随别人笑话也无动于衷,这就很有古代隐士风骨了。

▲《王冕画荷》

其实历史上的王冕确实画画很厉害,但他最厉害的是画梅花,小学课本有首他的诗《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就是他的写照。但是吴敬梓在小说中安排王冕画荷,是有特别含义的。首先,梅花盛开在严寒大雪中,那时候是放不了牛的。剧情不好安排。更重要的一点是,梅花吧,确实是花中君子,但是太孤傲了,太肃杀了。在吴敬梓心目中的真君子,真名流,应该像野外的荷花一样,风雅得有生趣,有那么一点生机勃勃的野气。古龙说:“谁说英雄寂寞,我们英雄就是欢乐的。”吴敬梓说:“谁说名士是无趣的,真名士是充满生气的。”

▲《墨梅》

在画荷花这个故事里,全书的第一个讽刺桥段出现了。王冕在欣赏雨后荷花之时,有三个读书人带着仆人来湖边饮酒。本以为是个张岱雪中游西湖这样的雅事,结果三个人围在一起讲的都是些俗得不能再俗的套话屁话。什么危素先生买了大房子呢,真的棒棒的呢,县官大老爷也是危素先生的门生啊,那好棒棒哦,你亲家是危素先生的门生啊,那真的好棒棒哦,听说危素先生被皇帝宠幸着呢,那真的很棒棒了,下次要邀请危素先生来做客,吓吓那些死老百姓那就实在太棒棒了,诸如此类。放牛的小厮心慕风雅,所谓的读书人却俗不可耐,好笑。这些人口中的危素呢,可以说是第一回中的隐藏大boss,在第一回中只出现在别人口中,但影响力却不小,纠缠了王冕整个故事。

要说那几个读书人提到的危素,确实是个大官,他的一个门生还真的是王冕那个县的县官大老爷。这县官要给老师兼上司拍马屁,也是花尽了心思,想到危素一向是以名士自居的,就买了王冕的画去孝敬。不得不说,危素的眼光还是有的,一看这画就喜欢上了。叫县官把王冕叫来见一见。不过危素心中实际的念头被吴敬梓揭露了,“此兄……将来名位不在你我之下”,只是想做个投资而已。

县官心想这还不容易,这么粗的大腿,谁不想来抱一抱啊,就叫手下衙役去传王冕,没想到衙役碰一鼻子灰,世界上真有这样的怪人,“票子传着,倒要去;帖子请着,倒不去”。王冕也露出无辜的表情对他说:“拿传票传我,那是法律问题,我是守法好公民,肯定要去。拿帖子请我,那就是要尊重我的选择,那我就选不去了呗。”

衙役叫不来王冕,县官倒是进行了批评和自我批评。他这段心理活动着实精彩,首先他认为王冕不是不想来,是衙役狐假虎威,吓坏了这个乡下小子。其次,老师想见个乡下小子这么简单的事情,我要是都做不好,影响仕途啊,要不我亲自去请一下?不过这样不是很没面子嘛?不要紧,老师喜欢他,我拍他一下马屁就等于拍老师马屁啊,完美!所以怎么说三观不同不能做朋友呢,县官和王冕想的都是两个纬度的事情嘛。

县官屁颠的下乡去了,结果比衙役更惨,连王冕的面都没见到,碰了一鼻子灰,火冒三丈的走了。刚走,王冕就出现了。好邻居秦老抱怨王冕:“你也太固执了,他好歹是灭门知县,你干嘛得罪他,当心他害你啊。”王冕对着好邻居说了实话:“这个家伙仗着危素的势力,鱼肉百姓,这样的坏人,我讨厌他。”其实潜台词是危素与这样的人为伍,也不是个好东西。但是你不理坏蛋,坏蛋还是会来招惹你的,王冕就只好和秦老、母亲商量,去外面避了几年。

王冕游历了一圈回家,县令靠着拍马屁升官了,这样也好,至少不会来烦王冕了,王冕就继续在家读书,画画。转眼间,元末豪强并起,但王冕的小村庄似乎太不起眼,倒是没受到战火侵扰。

有一天,倒是来了个武士拜访王冕,两个人相谈甚欢,到了饭点,武士掏出干粮,王冕烙了斤面饼,炒了盘韭菜,两个人一起吃了个便饭。好吧,这个人叫朱元璋,真名士和真英雄的见面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事后,王冕也没对人说朱元璋来拜访过他,依旧过着平凡的生活。

天下统一了,那个一直在别人话语中出现的危素也倒了霉。他投降了朱元璋,但是还想装名士派头,对朱元璋自称老臣,朱元璋心想:“你不就是个二五仔吗?给你脸了是不?玩蛋去!”把他赶去管坟墓了。赶走了假名士,朱元璋想起了那个一起吃面饼韭菜的真名士,想请王冕出山,王冕还是惯例和朱元璋的使臣玩了会躲猫猫,朱元璋也只得作罢了。最终,王冕在隐居中平静的去世了。

有人说王冕一直在逃避,其实不然,他一生都为了维护自己独立人格而拼命战斗,古代真正的隐士、名士,从来不是那种“翩然一只云中鹤,飞来飞去宰相家”的无耻之徒,那种拿隐居做噱头的家伙,不过是以此来自高身价,获取利益罢了。吴敬梓在后面的故事中对那种人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揭露。而王冕这个人物,是吴敬梓心中的理想人物,当然小说中的王冕和历史上的王冕还是不同的,他是吴敬梓对一个完美人格的真人的寄托。他也是一面镜子,在后面的篇章中,在后面的篇章中,我们将看到各种人物粉墨登场,而他们和王冕之间的对比,也让我们更深刻的看透彻这部人间悲喜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0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结构
初中语文必读名著《儒林外史》中考真题汇编
《儒林外史》中的王冕,为何一生都拒绝做官?
《儒林外史》王冕:你不是假清高,可你是真没用
《儒林外史》:吴敬梓笔下的真名士,曾教朱元璋帝王之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