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徐海蛟与慈溪读者分享新著《山河都记得》

越过千山和人海  

你的生命将更宏阔

“世上有两种人,一种是看月亮的人,还有一种是从来不看月亮的人。”宁波80后作家徐海蛟幽默地说,自己和在座的都是“看月亮的人”,喜欢做点工作之外的事情,比如谈谈文学,看看风景。2月25日,稻读公社线下读书分享会在市城展馆举行,徐海蛟分享了《山河都记得》的创作心得,还和慈溪读者漫谈人生与写作。

徐海蛟,80后作家,宁波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散文集《山河都记得》是他的新作,面世后好评如潮,凭此囊获2020年度“春风阅读榜”新人奖提名,2021年度三毛散文奖大奖以及2019—2021年度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这部作品是一本命运之书,讲述的是少年徐海蛟生活的那个年代,写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和故乡的人与事。同时,它也是一本治愈之书,教你和生活言和,引领你远离阴暗走向阳光。

“时光健忘,大地记得每一个来过的人。” 在徐海蛟看来,一个人如果消逝了,人走过的地方,大山、大河、大江都会留下印记,它们都会记着有人曾经来过。 生与死,是古老的命题,也是人生于世不得不面对的课题,而且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山河都记得》也许就是徐海蛟的答案。

徐海蛟,南方书生,80后作家。从大山而往大海,途经落日风声,途经离别重逢。枯寂过,盛放过,遭过冷眼,拥抱过知己,在文字里安身立命。这是《山河都记得》扉页上徐海蛟对自己的介绍。虽然才过不惑之年,但徐海蛟给人的感觉从容大气,举重若轻。这位青年才俊写诗著书,已出版有《故人在纸一方》《寒霜与玫瑰的道路》《别嫌我们长得慢》《此生有别》等十二部书。

回望父辈来路,也追寻自己来处。《山河都记得》就像电影镜头一样将你带到少年徐海蛟生活的年代。

徐海蛟的父亲,是一位传奇的乡村医生,开采过石头,做过伐木工,种过草药,培植过蘑菇,烧过砖瓦,而后潜心医学,只有小学文化的他,凭借强大的自学能力,成为一名全科医生,精通内科外科儿科,还自学中医针灸,专治疑难杂症。

母亲也同样觉得生活是她能一眼望到底的样子,做姑娘时帮家里分担家务,抚养弟妹。学会烧菜做饭,纳鞋底,织毛衣,补衣服……嫁人后为丈夫生儿育女,尽管作为女人,她同样会种地,打柴,烧炭,熟稔各样农活。在她的生活里,有风雨,有汗水,有种子,有果实,唯独很少遇见字,她的生活似乎与字无关,字既不能当柴烧,又不能当饭吃,认不认得字有什么干系呢?

生活虽然艰苦但仍然向前有序轮转着,直到13岁那年夏天,少年遭遇童年里最大的风暴:一场车祸夺走了年仅39岁的父亲的生命。从此,少年的世界变得黯淡无光。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感觉自己的心被死神猝不及防的恶作剧捅了一个大窟窿,生活中的暖意哗哗地自那个窟窿流走了,直到多年后才释然。

《山河都记得》写了许多家乡人物:外公、母亲、自己、妹妹。虽是个人记忆,却是有普遍性的。“书中的父亲,是我的父亲,但也不仅仅是我的父亲,我写的是一个中国的父亲。” 徐海蛟写了父亲那一代人的似水年华。

《山河都记得》,16多万字,字里行间充满了无奈和苦痛,但哀而不伤。26年等待,终于让长大后的徐海蛟对命运的安排开始释然,并且能够用文字来讲述。作者以赤子之心坦陈生命的爱与痛,以至诚文字书写一代人的颠沛流离。26年,那是需要经历过多少次心理建设才能坦然回望,审视内心、审视过去,最终写成这样一部书?

 “直到今天,当我成为另一个人的父亲,当我对命运的安排逐渐释然,才敢用文字触碰1992年的夏天。”对徐海蛟来说,过去是永远难以释怀的痛,但记忆一直藏在某个角落,时不时出来撩动他的思绪。

在分享会上,徐海蛟谈到了这本书的缘起。“2018年开始准备写这本书,那时我37岁,2年后,这本书出版,这对我来说是比较奇特的时间节点。39岁是父亲离开人世的年纪,而书出版正好我也39岁,现在我已经活过他的年纪了。” 徐海蛟坦言,父亲去世是对少年断崖式的巨大冲击。但越不想去触及死亡,死亡却无处不在。小学毕业生履历表要填父亲一栏。他始终没法填上父亲的名字。至今已写过三四百万字,也从来没有写过父亲,他企图把那段痛苦的记忆当成遥远的伤疤永远埋起来。

“我以为这个件事情就过去了,但没办法过去,记忆回来了,总会在某一个无眠的夜晚来找你。当我成为一个小女孩的父亲的时候,更是如此。而且,我发现等到35岁之后,我能够正视少年的断裂,终于有力量来书写父亲。”人人都有来处,尤其是在自己成为一个父亲之后,徐海蛟更加意识到自己应该写下来,把父亲的故事和他那一代人的故事写成一本书。总有一天,他的女儿会打开这本书,去真正了解自己的父亲,祖父等等亲人的生命故事,知道自己的来处,以及那些无法割断的血脉传承。 正如他说的,“有些书是出发,有些书是归航,这本书是我必经之路。”

于是,26年等待后,他用文字为去世的父亲铺就一条重生之路,写下少年的羞耻、哀伤、无奈、挣扎,在文字里放下成见,与生活言和,成为一个新的自我。在他的眼中,他的父亲,是 “一位乐天派梦想家,一个唯物的有神论者,一个心慈手软的叛逆者,一个胆小如鼠的大英雄”。虽然母亲没有看过他的书,但是,母亲是为他写了这样一本书而高兴的。

书中的“我”,给了父亲许多命题。“如果我们足够幸运,得以避开1992年那个夏天的早晨。如果那一天,三轮小客车的司机因为前一晚宿醉未醒拒绝载客……”他给了父亲很多个假如。“父亲,以上这些命题,只要成立一个,你乘坐的简易三轮小客车只要快一秒,抑或慢一秒经过那个黑灯瞎火的十字路口,你将仍然留在人间。”少年失去父亲的痛和对父爱的渴望,是那样深切入骨。第一次离家远行时,需要一个父亲;一场痛彻心扉的失恋击中时,需要一个父亲……

文字让父亲以这种特殊的方式重新回到了人间。“你每一次阅读,都是我父亲在这人间的一记心跳。 一万个读者打开,父亲就有一万次心跳。我突然意识到,写下即是永生,文字是有魔法的,把父亲的故事写成一本书,父亲可以在这人间重新活一次。"徐海蛟说,借助文字能够让死去的事物永远地站立在纸上。肉体上的死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死亡,真正的死亡是心灵意义上的死亡,是这个世上不在有人记得,你的故事不再被人提及,那才是人间永远的死亡。从这个意义来说,李白是未死的,曹雪芹也是,父亲也能借助文字留在人间。

关于散文写作,徐海蛟说关键在于真实。“孟子说,有些东西我不敢写,有些东西我没法告诉你,有些东西我觉得不应该说出来。对于有志于散文写作的人,我有个忠告,那就是一定要真实。”徐海蛟说,想在散文这种文体上有所建树,就要做到真实。如果连面对自己的伤痛和缺陷的勇气都没有,那就没法写作。因为写作是一件掏心掏肺的艺术,尤其是散文,你不愿意掏心掏肺,是写不好的,成为不了优秀的写作者。优秀的作者,就要直面自己的缺陷,叩问自己的灵魂。

《山河都记得》面世后受到了众多读者的褒扬,甚至被誉为南方的《平凡世界》。著名评论人、专栏作家韩浩月一口气读完《山河都记得》,感觉像是与远方的兄弟有了一场漫长的交谈,书里多是喃喃自语,却因疼痛与深情而显得每一个字都有重量。网友想飞的鱼说,作家之所以称为作家,是因他的文字总有一段让你产生共鸣,碰撞你心灵深处最脆弱、最柔软的地方。碰撞出的可能是一丝会意,一丝缅怀,也可能是解脱……

 “我不希望任何一件事情影响你一生。有句话说,有的人用童年来治愈一生,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哪怕是多么不幸的童年,都应该要及时治愈自己。等到一定的时候,越过了那个过程,你回去看,那些生命中巨大的灾难也就是这样,就会发现没有什么事是过不去的,这个更为重要。”徐海蛟表示,他写这本书,并不是要告诉你说这个是多么悲惨的事情,而是想告诉你一个人在少年时代遭遇生命中巨大的冲击或者遭遇了一场风暴之后,他依然可以在幽暗的生命中往前走,然后迎向开阔的人生。

在这次分享会上,慈溪读者分享了自己的体会。稻读公社稻友慢悠悠说,《山河都记得》勾起了她对亲人的回忆。她母亲和徐海蛟老师的母亲一样,有一种温柔的力量。母亲不识字,但很有做人处事的智慧,记事起就非常操劳,生活虽然艰辛但总面带微笑,从不抱怨,常说  “人,多做点不会累死。”就是这种耳濡目染,让她变得坚强,能够勇敢面对每一次挑战。

徐海蛟说,曾经的遭遇或者经历,可以反思它、反观它,但不能让它带给我们阴影,这就需要一种内在力量。内在力量非常重要,读书可以增加内在力量,学习他人身上的经验也能增加内在力量,有了这种力量,你就能战胜可能遭遇的困苦。“这次分享会上,听到了好些感人的故事,有机会我会写成文本。”他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他的文字里受到启发和鼓舞,在生活的考验面前变得勇敢和从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被80后继承的“故乡写作”
80后台州籍作家徐海蛟《山河都记得》获大奖
雅致的趣味,多半来自文化
读者里有个好友叫【谢利芬娃】
八月寥寥照山河
见字如面 I 低眉写相思,一字一温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