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领你读《乡愁北京》︱看古城残片,寻昨日世界

今年年初台湾作家余光中去世,他的代表作《乡愁》被很多微信公众号不断地提起,作为故乡在北方的我来说,多年来对“乡愁”二字有过许多切肤的体会。偶然看到稻读公社领读者书单里《乡愁北京》的时候,心想身处天子脚下的北京既是历史文化名城,又是旅游胜地,即使是乡愁,也应该散发着昔日皇家贵族气息吧?十年前曾去北京旅游,故宫、颐和园、天坛、圆明园等著名景点给我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乡愁北京》会不会提到这些地方呢?

▲《乡愁北京》

收到书以后先翻看了一下,才发现和我原来预想的大不相同。它主要是北京摄影家沈继光先生的黑白照片摄影集,厚厚的一本,有好几百张照片。类似于慈溪摄影家桑金伟老师的老慈溪摄影作品集,不同的是每一幅照片下面都有详细的文字介绍和作者的感悟,书的前后和中间也穿插有不少文章。我想看照片也不错,先看看有没有故宫和颐和园,结果翻来翻去找不到。那都是些什么照片呢? 在开篇的《残片之序》里是这样介绍的:面对市井民宅、石鼓门墩、秦砖汉瓦、皇宫遗址、贡院学堂、店铺门脸、胡同院落、摇车炕席、门钹柱础、石碾农具……晴天去过,雨天再去,顺光拍下,逆光复拍……”“……孜孜不倦三十年”

带着一点失望的情绪,我说服自己耐下心来细看。摄影集开始前有两篇文章文笔很好,其中这一段话打动了我的心:“值得人们尊重的是画面。倘你能够寻到难以用其他语言来诉说的画面,那么你就可以把这个世界向前推进一点。因为那画面,同时也成了一首诗,一个梦,一位挚爱的人,可以伴随你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起生活,一起成长,以至于也可以伴随许多看过那画面的人,一起生活,成长。”每个人过往的生活回忆起来,都是由一幅幅的画面组成。这本书里几百张照片记录的,正是曾经那些真实存在过的画面。如今这些画面有的早已消失,有的即使还在却也在岁月中改变了模样。

每一张照片下面都有详细的文字说明,一张张看过去,虽然是北京城旧貌,却感觉有些画面不止一次在其它地方也看到过。那些倚墙而埋的磨盘,那些门前做台阶的破损石板,还有那阁楼下的葡萄和瓜蒌的藤蔓架,老屋前的大树,那“为善最乐读书便佳”的门联,那1966年8月24日的台历……这哪里是只是北京人的乡愁,这是我们全中国人共同的乡愁啊!

不过北京毕竟是北京,京城的魅力不同于别处。故宫、圆明园、恭王府等都在作者的镜头里,只是拍摄角度不同,它们失去了在旅游宣传里看到的那种大气雄浑,变得沧桑感十足,我们看到的是“华贵精湛消退衰败过后的静雅荒寂”。北京的高等学府燕京大学,旧址就是今天北京大学,“一座西式小砖楼,空寂了”,“一扇纱窗的倾倒,看出来燕南园气象的荒落”。 《京报》馆旧址、老舍故居的庭院、纪念国学大师王国维的碑石、修编《明史》的朱彝尊“古藤书屋” 的最后瓦片等已故学者大师们“飘零故居”的遗迹,“都在悄无声息地伴着我的悲哀消逝……也许,这消逝,正敦促着我们再去读他们的书,‘得其神,忘其形’吧。”

说起北京,怎么能少了胡同呢?作为京城人文特色,曾经普通北京人生活的主要场所,胡同的变迁最能代表北京人的乡愁。跟着作者的文字和镜头走进狭窄的胡同,生活的气息渗入人心。在《胡同之没的牵情》一文中作者写到:“抚摸着半蚀的青铜门钹,凹状的门槛,我的心被震撼了。沧桑变迁,人类繁衍,出出进进,生生灭灭,一代一代人消逝了,传说和痕迹留在这小胡同和院子里,留在这块土地上。……我知道了,我是想留住点什么。我是想留住点精神的家园,留住点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虔诚。”正是这种想留住点什么的想法,让我们看到了如过去生活场景再现一样的照片,“我几乎是趴在地上,用最低的角度来拍摄这古老宁静的最后的胡同。为什么要这么低取景?我想象我是小时候个子很矮的样子看它。”

看这本书时,我曾无数次被作者的执着和韧劲打动,几百幅黑白照片,视角独特,散发着浓烈的怀旧气息,非常切合“乡愁”这个主题。况且拍摄过程漫长又艰辛,“拿起简陋的相机,像外乡人一样为谋生推车走街串巷收拾破烂,我常与外乡人并肩走在一条胡同里工作,只是收拾的东西不同罢了。”但是另一方面,在看到某些文字介绍他的感想时,我又忍不住觉得他太迂腐太守旧。过去的岁月不管多么让人怀念,可是它毕竟过去了。时代在发展,用残片记录过去固然重要,但思想不能一直停留在过去。我不止一次地想和他辩驳,老旧残破的物件不淘汰现在谁还会用它们?胡同都不拆迁现代人的居住环境怎么改善?作者其实也知道自己的不合时宜,所以在后记里写到:“如果画面中弥散着一种情调,体现出某种品味,这属于个人的的审美取向,希望读者能原谅我偏爱这样的取向。由于每个记录者的取向差异,因而展现出来的几乎是完全不同的、只属于他自己心中的一座古城。”诚实的可爱,于是我也就理解了他的迂腐和守旧。

用沈继光先生自己的话来作为本书的总结吧:书,不是非要告知什么,更不必装出一副板正的面孔。读者比我们更富智慧和情趣,让他们自己在轻松地翻阅中,去感受自己所希望感受的,去指点自己所希望指点的,去向往自己所希望向往的,度过一点自由的时光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乡愁北京:寻回昨日的世界--沈继光(电脑藏书)
珍贵东四胡同老照片,在这片生活的人们,画面上的老北京您还认识吗?
古城“残片”里的乡愁,很有韵味,值得一看!
走进胡同,品味北京的历史文化和乡愁
这些都是东四地区珍贵的胡同影像,画面里的老北京你还认识吗
那年有些画面定格了,有些故事走心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