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谈红楼⑯】元妃省亲,怎一个“奇”字了得!

元妃省亲,在整部《红楼梦》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这是一件烈火烹油、鲜花着锦、标志着贾家事业走到了顶峰的盛事,同时也意味着大观园青春王国的大门正式开启。作者对此倾注了大量笔墨进行渲染,红学专家和红学爱好者们,对这样一件隆盛的大事自然不会轻易放过。元妃省亲,最让我感慨的是一个字:“奇。”

01

奇之一:无中生有的“奇事”。

根据红学专家们的考证,贵妃回家,这在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历朝历代,无论是谁家的女儿,只要嫁入了皇宫,那里便成了她终老之地,她便再也没有机会走出那森严之宫,更不用说回家探望父母和亲人了。在这一回中,元春也是哭着对贾母说了那是“不得见人的去处”

既然“不得见人”,而现在又可以回家见人,这样的事情写不好是要“掉脑袋”的,因为会有“妄议朝政”的嫌疑。但曹雪芹却巧妙地在第16回以宫廷宣布了新的探亲政策为名,歌颂了浩荡的“皇恩”。

史实中的“无”,变成了小说中的“有”,而这种“有”,又参照了皇帝巡访的史实,整个场面写得煞有介事、荡气回肠。

02

奇之二:别开生面的“奇盛”。

作为写场面的高手,曹公特别善于运用衬染的技法,如第3回的林黛玉进大观园,第13回的秦可卿出殡,第40回史太君二宴刘姥姥等。第18回的元妃省亲,作者也同样将衬染之法运用得收放自如、恰到好处。

一是以园子之畅亮衬染众人之“静悄”

元宵节这天终于到了,五鼓时分的大观园是什么光景?“帐舞龙蟠,帘飞彩凤,金银焕彩,珠宝争辉,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长春之蕊。”放眼望去,满目都是龙凤飘舞的帐帘和焕彩争辉的珠宝;深吸嗅来,满鼻都是百合之焚香和长春之花香。整个大观园到处都是生机盎然的热闹景象。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人的肃静,贾赦等站在西街门外的男人们,贾母等列在荣府大门外的女人们,都是“静悄无人咳嗽”。这时候的贾家,那么多人都列队而迎,却鸦雀无声,用我们在小学时就已经学会的一个比喻来说,就是静得“连一根绣花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

二是以众人之恭敬衬染贵妃之高贵。

贵妃要回家了,贾家隆重到什么程度?“至十五日五鼓,自贾母等有爵者,俱各按品服大妆。”五鼓时分,即五更时分,也就是现在的凌晨四时左右。这一大早,贾母他们就都已起床等候,而且是穿好了官服,毕恭毕敬地站立在凌晨的寒风中。

那么,贵妃到底什么时候来呢?作者借一位太监的口说:“早多着呢!未初刻用过晚膳,未正二刻还到宝灵宫拜佛,酉初刻进太明宫领宴看灯方请旨,只怕戍初才起身呢。”也就是说,她要到13:15才用晚膳,14:30再去拜佛,17:15再去请旨,直到晚上19:00左右才能出发过来这里呢。哦,My God!

三是以程序之芜杂衬染省亲之隆盛。

中国戏曲有个特征,在主人公出来之前总要敲一通开场鼓。曹公在这里借用了戏曲的手法,在元春正式出场之前,把这通“开场锣鼓”敲得震山响。自建大观园开始,便一层层地渲染,直到了元宵这一天,还依然不紧不慢,让元春“千呼万唤始出来”,而且出来的时候仍然“犹抱琵琶半遮面”。

在元春出场前,作者交代了几拨人?第一拨:挑担的人。他们挑着什么?蜡烛。然后,到园中各处“点灯”,把晚上的园子照得如同白昼。第二拨:十来个太监。他们骑着马来了,然后一个个“都喘吁吁跑来拍手儿”。什么意思?告诉大家“来了,来了”。于是,贾家所有的人都“各按方向站住”“贾赦领合族子侄在西街门外,贾母领合族女眷在大门外迎接。”1987和2010版的电视剧,都错误地表现了这个场景。第三拨,一对红衣太监。他们怎么样?在贾母她们重新列好队,“静悄悄的”站了半日后。“一对红衣太监骑马缓缓的走来,至西街门下了马,将马赶出围幕之外,便垂手面西站住。”第四拨,又是一对红衣太监,也是等了“半日”后才来,动作和第一对一模一样。更让读者等得不耐烦的是,这样的红衣太监竟然“少时便来了十来对”

等这些太监全部“各就各位”后,“方闻得隐隐细乐之声。”来的先是“声”,而且是“细声”,既突出众人都屏着声、静着气,又显示队伍还有一段距离。然后再是旗队,“一对对龙旌凤翣,雉羽夔头,又有销金提炉焚着御香。”然后,又是一支“伞队”,“一把曲柄七凤金黄伞过来,便是冠袍带履。然后,又是一支后勤保障队伍,“又有值事太监捧着香珠、绣帕、漱盂、拂尘等类。”等这“一队队过完,后面方是八个太监抬着一顶金顶金黄绣凤版舆,缓缓行来”然后,贾母他们“连忙路旁跪下”,元妃的坐轿终于到了。这省亲的阵势,让俺等孤陋寡闻的看客张大了嘴半天也合不拢!

你急,我却慢;你迫不及待,我却娓娓道来。即便到了这个时候,曹雪芹还是不让大家马上看到元妃的尊容,只以“飞跑过几个太监来”“扶起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来”的情节,让读者感觉到元妃的存在,太监执行的肯定是元妃的命令。那轿去哪里了?“那版舆抬进大门、入仪门往东去,到一所院落门前,有执拂太监跪请下舆更衣。”

整个过程,作者不厌其烦,极尽细致之能,就像影视剧中的大特写一样,几乎把人脸上的每个汗毛孔都放大得清清楚楚。

03

奇之三:妙趣生花的“奇笔”。

唐朝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了一个故事,说是李白少年时,曾梦见笔头生花,便才华横溢,名闻天下。于是,也就有了“妙笔生花”这个成语,以此比喻笔法高超的人写出动人的文章。《红楼梦》这部书,就是曹雪芹用他的生花妙笔写出的一部神奇的经典。

在千等待万期盼之后,元妃终于来了。2010版的电视剧中,元妃一下轿,其尊容便让观众摇头不止。回到家的元妃一下轿看到了什么?“只见院内各色花灯闪灼,皆系纱绫扎成,精致非常。上面有一匾灯,写着‘体仁沐德’四字。”这是贾府大院内的景象。然后她走到屋里,等“更衣毕复出”“上舆进园”,又看到了大观园中的景象:“只见园中香烟缭绕,花彩缤纷,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景象,富贵风流。”

让读者啧啧称奇的是,曹公并没有循着元妃的眼睛去描状那如画的美景,也没有立即述说亲人相见的动人场景,而是愣不丁地来了一段插述:“……此时自己回想当初在大荒山中,青埂峰下,那等凄凉寂寞;若不亏癞僧、跛道二人携来到此,又安能得见这般世面。本欲作一篇《灯月赋》、《省亲颂》,以志今日之事,但又恐入了别书的俗套。按此时之景,即作一赋一赞,也不能形容得尽其妙;即不作赋赞,其豪华富丽,观者诸公亦可想而知矣。所以倒是省了这工夫纸墨,且说正经的为是。”

在这里,曹雪芹突然将正在进行中的“故事”拦腰截断,而让那块几乎已被读者忘却了的通灵“顽石”走到了台前,以石头自语的口吻,发出一段从“凄凉寂寞”的大荒山来到这“豪华富丽”之家的由衷感叹,使小说的结构布局在现实与梦幻之间魔术般地跳转,使读者又不由自主地联想到那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的空灵吟叹,极大地拓展了小说的深度与厚度。而且,这样的“截断”还不止一处,接下去元妃上船游园看到匾额题字时,石头又“突”地跳出来,吃饱了撑似的,发了一通“何今日认真用此匾联?……竟用小儿一戏之辞苟且搪塞”之类的议论。

想当年,脂砚斋读到这里时,也是掷卷捉笔,刷刷刷写下一排蝇头小楷:“如此繁华盛极花团锦簇之文忽用石兄自语截住,是何笔力!令人安得不拍案叫绝。试阅历来诸小说中有如此章法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贾元春半夜省亲大观园的惊世大秘密
《红楼梦》里的太监
从“红衣太监”看《红楼梦》的时代背景
从权势熏天的太监看《红楼梦》的时代背景
刘姥姥三次进贾府,每次都看到完全不同的景象,曹雪芹寓意深刻
谁晓个中悲与欢:贾元春归省庆元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