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LED封装技术:新秀崛起,SMD在当前仍是主流!



 

新显示技术受追捧往往意味着老技术的失势,然而在LED大屏显示领域,这个规律似乎失效了。不管是业内人士还是市场现状,都表明SMD目前乃至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可稳坐封装王者宝座。

据了解去年的扩产潮并不止步于上游的芯片端,中游的封装企业如国星、瑞丰等大封装企业都有计划地进行扩产。昨日瑞丰发布了集资分析的可行性报告,将通过募集加自筹获得的共6亿用于扩产,其中3亿用于SMD,约2.3亿用于mini LEDmicro LED。在市场调查中可以看到,2017年中国LED封装市场规模预估达87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8%,其中贴片式LED封装形式占比达到63%,是目前市场的主流封装形式。2018年至2020年中国LED封装行业将维持13%-15%的增速,2020年产值规模将达1,288 亿元。我国LED封装市场整体规模在未来几年将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

此外,mini LEDmicro LED等显示技术虽然大受追捧,并且有相关的大屏显示产品推出,但是都没有真正实现量产。因此部分封装企业坚定地认为,虽然新显示技术发展迅速,但是短期仍然改变不了SMD的主流地位。

这是因为他们针对的市场不一样,短期之内不会对LED显示形成大规模冲击。在采访以及相关资讯的收集中,我们了解到大部分企业将mini LEDmicro LED定位在小尺寸显示领域,如穿戴式的手表、手机、车用显示器、增强现实/虚拟实境、显示屏及电视等领域。由于较高的技术要求及加工成本,micro LED更适合应用在高阶的电视、显示屏及车用显示器上。但由于巨量转移技术没有突破性进展,在大尺寸显示上仍然乏力。

 

mini LED取得飞速发展,很大原因是在于消费类产品的推动,如手机。目前苹果、三星、华为等高端手机产品均使用了OLED 屏幕。但相比OLED,采用 Mini LED 背光设计的 LCD 面板不仅厚度与 OLED 面板基本一致,还拥有更细致的屏幕表现以及更低的成本。虽然mini LED显示应用的难度小于micro LED,但由于缺少经典的应用,需要一段时间进行市场的培育。

最后是今年非常火爆的COB。今年不仅研发COB的企业增多,COB产品也有了巨大进步,得到了很好的完善。但是,COB很多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技术需要突破性的进展。一致性、产品良率等问题亟待解决。在市场上,COB也有不小的生存压力。P1.0以上间距,SMD有成熟的价廉物美的解决方案,以下又有minimicro LED的竞争。COB有其生存空间,但成大气候还需要时间,也不能对SMD造成生存威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Mini LED上下游产业链
雷曼公布家用显示规划、三星拟将100英寸以下Micro LED电视间距缩至P0.5
头条文章
2019年光亚展上,Mini LED来势有点猛
SMD、COB等小间距封装技术比拼,谁将成为主流
叶国光 | LED封装结构、工艺发展现状及趋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