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所做的真的是你所想的吗?



『为什么会出现“身不由己”“言不由己”的行为?


      

或许很多人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明明心里不喜欢这个同事,但是表面上却还会向她打招呼问好;

当大家在兴冲冲在讨论某个明星怎么怎么帅的时候,你明明心里觉得这个明星长的不怎么样,却会表现出很喜欢这个明星的样子,参与到大家的聊天中;

当你对上司给了你太多工作而感到不满时,表面上却会高兴的向上司表示“保证好好完成任务”。

很多的时候,我们都会“身不由己”“言不由己”,你很难判断从一个人的行为中来判断出她是不是真的这样想的,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个原因是反向作用,它是指一个用与自己的意愿相反的行为或想法来进行心理防卫,避免暴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比如一个小偷当听见别人在讨论小偷时,会很激动的表明自己对小偷的厌恶和觉得小偷的可恶至极,因为他害怕暴露出他是小偷,所以会在行为上极力撇净自己,表现出对小偷的厌恶。

在男女交流时,也同样存在着反向作用,比如当一个女孩对一个男孩有好感,她可能会不敢直视对方,偶尔视线对上,也会迅速移开。

这其实恰恰表明其渴望与异性交往,“我明明心里就很想一直看着你,但是我就不这么做,因为我怕你发现了我的小心思”。

第二个原因是外界因素的作用,比如他人的看法,所处情境的限制等。

这些外界因素让你不得不克制你的所想,并表现出另外一种行为。

你可能会因为担心与同事决裂会引起麻烦,而克制自己的讨厌与他打招呼问好;

你可能会因为害怕被大家孤立,而选择违背自己的内心所想去附和大家的观点;你可能会因为害怕上司会否定自己,而抑制自己的不满去完成任务。

因此,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不想去这么做,而是种种限制会让我们不敢这样做。

曾经有电视台做过这样一个采访,记者在街上随机选了50个路人询问他们:当遇到老人摔倒时,会不会扶起老人,绝大多数的路人都表示自己会选择扶老人,在离采访地比较远的另一个道路,另一个记者则偷偷假扮老人摔倒在路边,观察之前接受过采访的哪些路人会不会扶起老人,然而最后真正选择走上前扶起老人的人并没有几个。

之后记者再次对他们进行采访,很多人回答“我担心会遇到老人的讹诈”“我担心别人会以为是我撞的”“我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摔倒了”种种的外界限制因素让他们可能有想去上前帮助的想法,但是却不敢把自己的想法付诸于行动,于是乎选择了走开。

那么什么时候外界因素对你影响更大?什么时候你的内心想法对你影响更大呢?

有研究表明,如果当前的这件事情对你足够重要,影响力足够大时,你的想法对这个行为所起的决定作用也就越大,而情境的相对影响也就越小。

因此当你在做某些重要的决定时,告诉自己不要太在意外界的影响,而是要好好问问自己的内心:你是不是真的是想这么去做。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当你的想法由于外界因素被压抑了时,这个想法就真的对你就真的没有影响了吗?就真的没有表现出来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到中年,一定要“虚伪”
少年扶起跌倒老人获万元奖金让谁脸红?
御街行 : 助人怎么惹你了?
“跌倒”是老人第一杀手
强烈建议收藏!2分钟学会,老人跌倒后究竟该怎么扶才安全?
两名美德女少年 扶起老人得平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