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流言效应:流言是怎样产生的?

 

01

今天我先跟大家说一个故事:

在春秋时期,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因为家中无井,所以必须常年安排一个人负责挑水浇地。

后来他们家打了口井,那个平时负责挑水的人就可以去干别的工作了,于是丁家的人便对其他人说:“我家打了口井,节约了一个人,等于多了个劳动力。”

经过一传十十传百后,整个国家都在议论这件事,等到传到宋国国君那时,这件事竟被以讹传讹成了“丁家人打井的时候,从井里挖出了一个人。”

这就是“穿井得人”的典故,也是一个关于流言的故事,它告诉我们:

流言在传播过程中会被人们添枝加叶、以讹传讹,结果会变得非常离谱。

因此对待流言,我们需要持有审慎的态度,不能轻易就听信道听途说来的消息,否则流言对你可能的心理和行为可能会造成消极的影响,这就是心理学中“流言效应”。

02

流言效应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柠檬再跟大家说个故事:

孔子有个弟子,名叫曾参,有次有个与曾参同名的人在曾参的家乡杀了人,当官府贴出追捕告示时,一时间这个消息在整个集市扩散开来。

因为曾参是大名鼎鼎的孔圣人弟子,同时又是个以贤能而出名的人,人们只认识他,却不知道还有个与他同名同姓的人,人们都认为是曾参杀了人。

于是就有人和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人了!”曾母第一次听压根不信。

没隔多久,又有个人跑到曾母面前说:“曾参真的在外面杀了人。”曾母仍然不理会。

可又过了一会儿,第三个报信的人也来了,这时候曾母心里骤然紧张起来,急忙翻墙逃走了。

即使曾参素来有贤德之名,但众口铄金,三人成虎,在多次听到流言后,连对他无比信任的母亲也动摇了,那更别提其他人了。

并不是所有的流言都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一般是与以下三种情况有关:

一是与人们有重要关系的事

柠檬举个例子,这段时间,受疫情的影响,国外发生了很多让我们觉得迷惑的行为,比如“美国人抢购板蓝根”“英国民众抢购母鸡”等等。

他们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在这种危机状态下他们缺乏可靠的消息来源,心理普遍都感到不踏实,充满了紧张感和不安感,于是对任何类似于“板蓝根可以对抗新冠肺炎”的小道消息深信不疑,并且迅速将其扩散到自己的朋友圈。

二是与社会重心人物有关

这个很好理解,我们经常在微博上看到“某某明星谈恋爱了”,不管这件事是否是真的,一旦有人说了,就会开始流传。

粉丝们辩白,理中客们讨论,路人群众吃瓜,一时之间你到处都能看到相关的新闻和讨论。

但是如果这个人是个无关的小人物,谁关心他是不是谈恋爱了呢?

三是个人的认知偏差

认知偏差,指的是人们在知觉自身、他人或外部环境时,常因自身或情境的原因使得知觉结果出现失真的现象。

导致认知偏差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常见的“刻板印象”、“晕轮效应”等等。

前面我们说的“三人成虎”的例子就是因为我们受到了情境因素的影响,你觉得大家都这样说那就肯定是真的,于是也跟着这样说。

除此之外对个人的偏见也会造成流言的散播。

柠檬在知乎上曾看到一个知友吐槽:

因为她爸爸开豪车来接她放学,不知道为什么就被传言成她做了有钱人的小三。

很多时候流言就是这样,因为认知偏差而产生,最后以讹传讹,变得面目全非。

最后,柠檬想说,虽然流言不是恶意造谣,但它在传播的过程中会给当事人造成伤害,所以我希望大家面对流言,一定要理性的看待它,并辩证的思考它,不要做流言的传播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日科技名词|认知偏差
认识自己
投资中经常出现的认知和行为偏差
掌握这50个认知偏差,超过99%的普通人(上)
20种可能让你失策的认知偏差
【古文梳理】七上必会知识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