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阴谋论㊙㊙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敢入,他在怕什么?
黄帝,被称作是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

黄帝一共有25个儿子,我们只说其中两个儿子。一个叫玄嚣,一个叫昌意。
 
 
黄帝又被称作五帝之首,这五帝依次是:黄帝、帝颛顼、帝喾、尧、舜。

看其家谱可以看到,黄帝公孙轩辕先把皇位传给了孙子高阳,高阳传给了侄子高辛,高辛传给了儿子放勋。

作为人类始祖的黄帝没搞什么禅让,帝颛顼高阳倒是出人意表,没把王位传给两个儿子,而是传给了侄子高辛。史书没说原因,总之就是这么传了。可以肯定的是,这跟禅让没关系。

这几次传位,都是在近亲之间进行的,一切都按部就班,可是到了尧的时候,历史规律突然被打破了,他玩起了禅让,把王位传给了玄孙重华,而且还不是直系玄孙。

这里面,一定有猫腻

话说尧帝年老之后,一个叫重华的人登上了历史舞台,尧对其心怀芥蒂,总觉得这个人不太安分,可能会对王位传承带来威胁,于是不惜血本开始暗中监视这个锋芒毕露的年轻人。他把自己的两个闺女娥皇和女英嫁给了重华。

但是重华精明得很,他跟两个老婆虚与委蛇韬光养晦,三年时间一点野心都没有暴露出来,通过兢兢业业的工作,终于获得了尧帝的信任。

站稳脚跟之后,重华开始剪除尧帝的羽翼。

《史记·五帝本纪》载:尧帝有一天突然问大臣谁能继任自己的位子?当时发言的人有放齐、驩兜和四岳。这说明,这几个人不是尧帝的亲信,起码也是近臣了。

这位放齐先生历史上只说过一句话,“嗣子丹朱开明”成为绝响。

四岳经常说话,后来又向尧帝举荐了重华。

至于驩兜,因为对重华并没有恩惠,而且一直在举荐共工,所以被重华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终于重华找了个借口,把驩兜、共工以及三苗都流放了,此外还杀了一个人,就是鲧。

鲧死得很冤枉。

当时,“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尧帝问谁能治水,四岳说鲧可以,尧帝说鲧不行,四岳说可以的可以的,于是尧帝就派鲧治水。

治水九年,没治好,杀了。

注意看看驩兜和共工为什么被流放?

驩兜进言共工,尧曰不可而试之工师,共工果淫辟。……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放驩兜于崇山。

就是说,驩兜曾举荐过共工,尧说“不行”,而驩兜还是让他做工师,共工果然不行。所以重华就向尧帝报告,请求把共工流放到幽陵,把驩兜流放到崇山。

办事不利,连举荐之人也要遭殃。

而四岳呢?他们举荐鲧,尧帝也是说不行,然后他们也是坚持,最后鲧果然失败了,为什么四岳没跟着一起倒霉呢?

无他,就是因为他们曾经向尧帝举荐过重华嘛!

这可是知遇之恩。

历史上所谓的四凶,驩兜、共工、鲧、三苗,其实都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他们即便不是尧帝的左膀右臂,也是“异议分子”,所以必须铲除。

当把尧帝身边的人干掉的干掉,拉拢的拉拢之后,重华便向尧帝下手了,根据《竹书纪年》的记载: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

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

舜放尧于平阳。

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在典章制度书籍《礼记》中还有一段记载,说的是舜死了之后,埋葬在苍梧,而“二妃不从”。

二妃是谁?

尧帝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啊!

如果尧帝把王位禅让给了舜帝重华,你好我好大家好,二妃为什么不愿意跟自己老公埋在一起?

现在回头看看黄帝一家的谱系,论辈份,舜帝杀鲧,那是杀了自己高祖父的叔叔。
这还不算完,他刚杀了鲧之后,就把阴冷的目光转向了鲧的儿子禹。

他说:“小子,你爹没把水治好,这事就交给你了,你看着办吧。”

当时洪水滔天,这是人类从所未遇的大灾难,当时禹肯定也不知道自己能否成功。而治水不利,则完全可以成为干掉禹的理由。

所谓斩草除根!

重华,你的心好毒。

父亲被杀时,鲧刚刚结婚四天,然后他立即被任命为新的治水官。接到这个任命之后,禹立即走马上任,不管水能不能治得了,一切听从领导安排的姿态一定要做足,而且一定要向领导表忠心:我要跟投机分子鲧划清界限,断绝父子关系。

于是,一个传诵至今的故事诞生了: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但是,口口相传中,这出悲剧已经被无限制地美化了,看看司马迁怎么写的吧!
 
“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首先是想到父亲的惨死,然后“劳身焦思”,结果就是过家门“不敢”入。
 
不是不愿意入,是不敢入。
 
所谓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说法最初源于《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八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
 
这个说法,将“不敢”去掉了,于是悲怆也就没有了。再之后,后人根据孟子的说法,铺陈出一个心灵鸡汤式的故事。
 
为了治水,大禹曾三过家门而不敢入。第一次经过家门时,听到他的妻子因分娩而在呻吟,还有婴儿的哇哇的哭声。助手劝他进去看看,他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第二次经过家门时,他的儿子正在他妻子的怀中向他招着手,这正是工程紧张的时候,他只是挥手打了下招呼,就走过去了。第三次经过家门时,儿子已长到10多岁了,跑过来使劲把他往家里拉。大禹深情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告诉他,水未治平,没空回家,又匆忙离开,没进家门。
 
如果你觉得历史久远无法考证,就不妨想想人性。人性这东西,哪怕几千年前后,区别也不会太大。治水真的那么忙,连迈脚进家的时间都没有?
 
不是的。

禹怕的不是耽误治水,而是怕舜治他。
 
禹像舜一样韬光养晦,治水的13年,就是培植势力的13年,舜肯定也没想到禹竟然能治水成功。在治水的同时,禹不忘收买人心,没办法,如果不培育自己的势力,他难保不重蹈父亲的覆辙。
 
“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馀相给,以均诸侯。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

就是说,他给民众分发稻种,又赈济吃粮艰难的民众,粮食匮乏时,就让一些地区把余粮调济给缺粮地区,以便使各诸侯国都能有粮食吃。
 
鲧治水9年,不成功,被舜杀了。
为什么禹治水到第9个年头的时候没有被杀掉反而让他继续治水4年呢?

无他!

禹的羽翼已成。

舜帝动不了他了。
 
治水成功的禹回到王宫,开始了夺权之路。

有一天,舜帝上朝,禹和伯夷、皋陶一块儿在舜帝面前谈话。然后皋陶就开始指桑骂槐了:“要谨慎对待自身修养,要有长远打算,使上至高祖下至玄孙的同族人亲厚稳定,这样,众多有见识的人就都会努力辅佐你,由近处可以推及到远处,一定要从自身做起。”

禹说:“对。”

所谓“敦序九族”是几个意思?

舜把同族而且还是自己祖宗级的长辈鲧给杀了,这能叫“敦序九族”吗?

皋陶又说:“成就德业就在于能够了解人,能够安抚民众。”

禹这时候就直言不讳了:“都象这样,即使是尧帝恐怕也会感到困难的。……如果既能了解人,又能仁惠,还忧虑什么驩兜,何必流放有苗呢?”

这是指斥舜帝当年流放驩兜和三苗。

接着禹开始痛说革命家史:“予娶涂山……生启予不子,以故能成水土功。

意思是:我娶涂山氏的女儿为妻,生下儿子启我也未曾抚育过,所以我才能把水治好。

乍一听是在邀功,仔细琢磨,其实暗藏杀机!重华呀重华,当年被你伤害过的年轻人,要跟你新仇旧恨一起算了。
 
舜帝的势力明显弱了,在这之后,被禹收编的皋陶开始命令天下百姓学习禹,“于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则禹”,每天都要开会讨论,学习禹的讲话精神,并交流心得,否则的话,上刑伺候!所谓“不如言,刑从之。”

这么一搞,舜帝就彻底就孤立了。

而在夺权之前,禹进行了最后一次试探。

他进行了一次音乐会,当时祖先的神灵以及各路诸侯都来了,而且“凤凰来仪,百兽率舞”,就在这一片和谐之中,禹的急先锋皋陶开始唱歌了:“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

啥意思啊?

天子胸中无大略啊,股肱大臣就懈怠啊,天下万事都败坏啊!

这直接开骂啦!当着天下诸侯的面,甚至还有凤凰和百兽也围观了这次直言不讳的攻击!
而舜帝的反应呢?
 
帝拜曰:“然,往钦哉!”
 
舜帝拜答说:“你说的对!以后我们都要努力做事!”
 
然后呢?

于是天下皆宗禹之明度数声乐,为山川神主。天下都推崇禹精于尺度和音乐,尊奉他为山川的神主。——意思就是就是能代山川之神施行号令的帝王。
 
舜彻底垮台了,而禹成功上位。

禅让只是迟早的事。
 
尧被禅让的时候,舜假装不干,要把王位让给丹朱。但是诸侯不傻,所谓枪杆子里出政权,如果他们真的去拜见丹朱了,那他们就离死不远里。

舜被禅让的时候,禹也假装不干,要把王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当然,诸侯也不傻,禹的势力已经熏天,谁敢找死?

成功登顶的禹不得不面对同一个问题,谁将接任自己的位子?他当然要给儿子夏启。但是之前的夺权斗争被宣传成了禅让,面对自己的继承人问题,总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脸,说不搞禅让了吧?

所以,禅让还是要搞。

他先立皋陶为帝位继承人。

可是拜托……这位老人家跟你是同辈人吧?你们岁数应该差不多吧?你举荐个老头是几个意思?果然,皋陶还没继任就死了。

接着,他又把国政授给一个叫益的人。

益是跟着他一起治水的人,岁数肯定也不小了,声望应该是有的,因为他曾经帮助禹救济百姓。

但是面对竞争对手夏启,益也不敢轻举妄动。吸取了之前两次禅让的教训,禹加强了对夏启的教育,尤其是着重培养夏启的私人势力。十年后,禹死了,益做了王,但是他知道自己的斤两,就把这个烫手的山芋让给了禹的儿子启。

《史记》载: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

益辅佐禹的时间不长,难道夏启辅佐禹的时间长吗?

不管是否如此,都是细思恐极的。
 
夏启继位之后,有扈氏不服,于是双方开打,夏启说了:“用命,赏于祖;不用命,僇于社,予则帑僇女。”——听从命令的,我将在祖先神灵面前奖赏他;谁不听从命令,就在社神面前杀掉他,而且要把他们的家属收为奴婢。

于是,禅让的遮羞布彻底撕掉了,历史开始了赤裸裸的攻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古三王尧舜禹,尧仁德治天下,舜智谋无双,禹三过家门不入
司马迁的这些隐晦之语,间接证明了《竹书纪年》中夏禹继位的真相
尧舜禹禅让到底存不存在?学者:子虚乌有!
那些大道之行的时代
大禹治水——是真的吗?
【杂谈】揭开上古治水冤案的神秘面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