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应该找一个什么样的对象?你的大脑其实早就给你答案了

一个有趣又有用的公众号

长按右侧二维码关注


大家好,你们的老长安又上线了~
 
前一次推送文章,老长安感受到了大家很久没有过的热情,也验证了我的一个想法:当我们发现我们的行为有明确的理论支撑的时候,我们更容易、也更愿意去面对自我。
这是好事儿。
今天,我们就继续我们的基础心理学之旅。
找对象,可能是平时困扰你们最多的问题。
单身的你会想,应该找一个什么样的另一半?帅的?有钱的?幽默的?会照顾人的?
不单身的你会想,我现在的对象究竟行不行?合适我吗?要继续吗?
是不是经常想这些问题想得睡不着觉?
但其实,你的大脑,早就告诉你答案了。

“求求你表扬我”

霍桑效应


这东西说起来其实很简单。
你在准备一个考试,你是希望旁边的人不断鼓励你、夸奖你、给你学习的动力,还是一直说“你不行,你考了也过不了还是放弃吧”?
你今天要出门,精心化了妆做了穿搭,你是希望身边的人说“你今天真好看”,还是“你这穿的什么玩意儿赶紧给我脱了”?
一般都是前者对不对?
主导你的,其实就是霍桑效应。

它可以总结为两点:一、我们总是希望被关注;二、我们总是渴望被表扬。

这给我们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
你喜欢在网上发美食菜谱,发了十天半个月,点赞的只有你和你亲妈,发着发着,你基本上就不想发了。
但如果不断有陌生人来给你点赞,你可能会一直坚持下去,还可能会为了收获更多的关注,持续改良并且进步,最后变成厨房高手。
在感情里也一样。你第一次下厨,炒了三个菜,头两个糊了,第三个没熟,你另一半说没关系没关系,下次再来。
慢慢地你就学会了做饭。
你第一次下厨,烧烂了一个锅,你另一半说算了吧你就不是这块料。
那你一辈子就跟大厨无缘了。
这还只是做饭,如果这种情况渗透到你生活的方方面面呢?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觉得,那些在感情里收获了自信的人,人生总是越来越顺遂。
因为他们从身边人那里得到了关注,于是有了勇气和底气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从而获取了更多关注,然后更加自信。
要实现这种良性循环,你就需要一个会关注你的一举一动、适时给你夸奖和赞美的人。
这不是你的需求,这是你大脑的需求。
现在再想想,那些平时对你不闻不问的另一半,你真的需要吗?
一个可以连续两三天不理你、你说什么他都不往心里去、从来不会夸你也从来不会关注你的人,你真的需要吗?

你以为这只是暂时让你失望而已,但其实它影响的,是你一整个人生。

“你怎么会喜欢这种东西”

虚假同感偏差


你不刷抖音,你觉得应该没有多少玩儿抖音的人。
你不看小说,你觉得现在应该没什么人还看小说。
你喜欢社交,你会认为正常人应该都是热衷于社交的。
你从小在父母的温暖中长大,从没挨过揍,看到大家都在吐槽棍棒教育,你产生了疑惑,真的有那么多被爸妈揍过的孩子吗?他们真的不是在编故事吗?

“我没见过”等于“应该不存在吧”。
“我不喜欢”等于“应该没什么人喜欢吧”。
这就是虚假同感偏差。

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思维模式,在这种思维的作用下,我们总是会下意识夸大自身行为和经历的普遍性。
而这也是感情中最常见的矛盾的根源。
你不喜欢体育运动,你对象热爱足球篮球,你看他如同看一个傻子:怎么会有人喜欢这种没意思的东西?
你喜欢追剧,你对象对一切影视剧都无感,他看你如同看一个脑残:怎么会有人对着电视能看一整天?
正常人会自我修正这种思维偏差,我不喜欢,但我支持你喜欢,甚至我试着去喜欢你喜欢的。
就算不完全认同,也不会表现出来。
不正常的人?
“你怎么喜欢这种破玩意儿”、“这东西有什么意思”、“你有病吧”。

这就给了我们两个找对象的启示。

第一,尽量找一个和你相似的人。
两个人相似的点越多,在理解彼此上就越少一些阻力。
不会因为你内向、他外向,他就觉得你“应该多接触接触世界”。
也不会他吃辣、你不吃辣,他就觉得你“没吃过好吃的”。
尤其是随着相处的时间变长,暴露出的矛盾会增多,能天然达成一致,比两个人一点点去磨合要省不少力气。
第二,如果上一个条件不满足,就找一个能够换位思考的人。
虚假同感偏差并非人牢不可破的本能,它是一种可以被同理心和博爱所淡化的思维惯性。
所以你问感情里什么最重要,我会说同理心最重要。
它决定了,你们是在终日的争吵中消磨爱意,还是在试着接纳对方的同时越来越靠近。
一个能够接受你和他的不同、遇到差异总是第一时间去理解你的想法,这样的另一半,才是你要找的另一半。

“你放的屁都是香的”

晕轮效应


是不是经常觉得,当你喜欢一个人的时候,这个人全身都是优点,看不到一点毛病,简直完美无缺?
是不是经常有这种体会,你喜欢的人,就算有缺点,你也并不在意,就算偶尔会气到想打人,也不会想离开他?
你陷入的,就是晕轮效应。
晕轮不是说“晕轮船”,是指太阳啊月亮啊,很明亮的时候,扩散开的那圈光,会在一段时间内遮盖住周围的天空。
所以晕轮效应也叫“日轮效应”、“光圈效应”,指的是我们在人际相处中,会因为一个人某个特别突出的特点,扩散到我们对这个人整体的判断。

就好像看到一个面孔白净、衣着整洁的帅气小哥哥,我们会下意识地觉得他应该是个很好的男孩子。
如果看到的是一个衣衫不整、胡子拉碴、五官很对不起观众的男人呢?
“救命啊有流氓!”

虽说这种效应,有时候会影响我们对一个人整体的正确认知,让我们失去对这个人的准确判断。

但这也同样给了我们找对象的原则。
首先,他一定要有吸引你的优点,这个优点足以让你忽视他其他的小缺陷。
否则你对他的喜欢,很难长久。
其次,他一定能因为喜欢你这个人,淡化你自身的一些小问题。
如同那句话糙理不糙的话:“喜欢你的人,应该连你放屁都觉得是香的。”
你的屁香不香你自己心里还没数吗?
但这样的喜欢,才是真实的。
这样的感情,才足够支撑你们在一起走很长的一段路。

“我肯定要孤独终老了”

习得性无助


经常收到一类留言。
一种是谈过很多次恋爱,每次结局都很惨淡,不是遇到渣男,就是无疾而终。
一种是母胎单身很久,喜欢的人从来都不喜欢她,主动不主动都没有结果,和恋爱几乎绝缘。
她们最后都会说:算了,也不想尝试了,就这样吧,孤独终老算了。
而我也每次都会鼓励她们,有喜欢的,就再试试吧。

只是几次恋爱失败而已,只是一直没遇到两情相悦的人而已,不代表你不好,也不说明你不会再遇到爱情。
不要陷入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最早是源于一个“丧心病狂”的实验。
心理学家把一只狗狗关进一个笼子里,准备一个蜂鸣器,只要蜂鸣器一响,就给笼子通电。

起初一通电,这只狗子会四处乱跑,想找到出路。
后来发现无论如何都逃不出去,狗子就放弃了,蜂鸣器一响,就趴下等着电击。
再后来,心理学家把笼门打开了,但狗却不会逃走,还是绝望地等着被电。
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把这个理论运用到人类身上,它指的是,当一个人多次在一件事情中失败之后,他就会对这件事放弃努力,不管有没有可能成功。
甚至会怀疑自我,“是不是因为我不行”。
但实质上,通常情况下,并不是你真的不行。
很多事情,不过是机缘巧合,时机不对造成的不顺利,既无法说明我们自身能力有限,也无法说明,下一次一样不会顺利。
只是我们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为自己设置了保护。
总是失恋,那就干脆不谈恋爱了吧。
总是爱错人,那就干脆不对任何人动情了吧。
既然总是不成功,那我干脆放弃,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总可以了吧?
一旦陷入这种思维障碍,那就等于你把将来的可能,都锁死了。

之所以把这个放在最后来说,之所以它看上去和找对象没什么关系、但我还是把它放在今天的主题里,是想说,放弃也许不会失去,但你以后也不会得到什么了。
不管你想找什么样的对象、你能找到什么样的对象,最关键的,是你从不丧失追求爱的动力。
吃饭可能会吃到沙子,可能会噎住,可能会吃到变质过期的食物。
但你放下筷子不吃,不就饿死了吗?



多说一句

上次发完文后

很多童鞋问我

我都看了哪些心理学的书

其实我这两篇文说的

是很基本的心理学效应

都是搜集资料得来的

要说书的话

最近在看的

《人格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给你们参考

今天的互动话题

用四个字

形容你心目中的对象吧

期待你们的回答~

如果今天的文

你觉得有用

请转发给更多人

晚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人类无法抗拒的10种心理!
10个看似冷门却十分有趣的心理学现象,你了解么?
应知的一些效应(定律)2
10个超经典的心理学效应
在社会上混,怎能不知道人类十大心理学效应?
心理学上的十大效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