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C营销年底的胜仗怎么打?
▪ 来源:Tiger,乔诺营销资深专家▪ 关注乔诺之声,做行业领导者(ID:geonol)编者按
前不久华为问界汽车面世,又一次轰动市场。
为什么华为进入任何领域,都能快速取得突破,全面轰炸消费者认知,产品上市即上量?
乔诺营销资深专家Tiger老师,将从营销声量、渠道布局、区域作战、协同整合等维度,为我们揭秘华为2C营销如此成功的胜仗秘诀。
华为问界,特斯拉的全新劲敌
“小艺,小艺。“
“主驾你好。”
“帮我把温度调到23度,窗户留个缝。”
“好的,马上帮你搞定。”
以上是AITO问界M5发布会现场的一段对话。智慧汽车时代正扑面而来。
这一次,华为携手高端智能汽车品牌AITO,吹响进军汽车领域的号角。
问界M5
华为以消费者为中心,这背后的逻辑在于对消费者深入的洞察和了解。基于华为从2B到2C业务的转型基础,2C业务孵化出的用户思维,这次被带到了汽车行业。
通过这次M5的车型展示可以看出,华为像设计手机一样设计M5,为产品带来完全不同于市面其他产品的理念和服务。
市场推广方面,华为也沿用了手机的营销打法,360度包围式信息轰炸。相信大多消费者的各个路径都被华为新车的新闻触及。
这种线上、线下、各路媒体如何一致发出一个声音的打法,让消费者从不关注到关注,从关注到参与,从参与到引起消费者共鸣,正是其制造爆款的营销战役打法。
华为汽车的销售渠道依托于上千家专卖店体系,正是他与其他车企相比的独特之处。
6000家专卖店里至少有1000多家大店在陆续布局汽车展厅,更重要的是,这1000多家专卖店的店主早就在自己的朋友圈和经营范围内开始了M5的宣传动作。线上声量加上线下承接,实现上下联动。
而传统车企会选择什么售卖模式?直营店和4S店之外,新造车势力把直营店开进了Mall里,但整体渠道覆盖角度、跨界广度都不及华为。
以上这几条就基本保障了华为M5上市取得的营销效果。这其中运用手机的操盘方式来打其他车企,复杂程度和细致程度远远超过传统行业。
个人认为,华为最终会把手机行业的集成化管理思想和方法论带进汽车行业,然后基于消费者深入洞察不断迭代更新,这也是其注定会成功的底层逻辑。
什么样的企业能打胜仗?
临近年底,大部分企业都在考虑如何在来年抢个开门红,从准备打胜仗,打胜仗,到持续打胜仗。
但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准备程度又是不同的,以下我们将一起谈谈最终取得了全面胜利的企业,在用什么打法。
这其中很多企业只是为了延续去年的动作,没想明白为什么要打这些战役,更没想明白如何去打这些仗,大家更多的是一种延长线思维,在去年的基础上去赶今年的开门红,结果都在赶时间。
但是在那些持续打胜仗的企业里,我们会发现,每场战役都提前5-6个月开始准备与布局,通过不断的内部整合,各个作战部门一直处于有计划、有准备、建能力的状态下,每场战役都目标明确,打法精准。不仅打胜仗还能持续的打有准备的胜仗。
这两类企业之间形成巨大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战略解码到什么程度?
想要打好这场胜仗,作战动作应该从SP分解出BP后,制定出企业下一年度的经营计划。
古代军事地图
一般情况下,很多企业制定完来年的度经营计划,就开始准备打仗了,但很多打胜仗的企业,会把年度BP再进一步解码到:
明年要打几大战役?
每场战役具体怎么打?
各部门在每场战役中扮演什么角色?承担什么责任?
各自根据角色使用什么策略?
全都解码的非常清楚。这里就可以看出,企业打仗有无准备的最大差别,是思维上的差异。
在用固有延长线思维还是全新整合思维在打仗?
是否要解码到特别清楚才开始作战?
较之过去有什么突破和改变?
是企业与企业之间作战思路的最大差别。
二、BP是否经充分论证和研讨?
大多企业对于市场机会的把握,是只看自己的增速和规模?还是通过五看三定整体的全面洞察? BP制定的出发点是自己还是客户?对于自己未来目标的实现路径,是否总有新的探索和尝试?
很多企业发生的问题,是没有经过解麻雀的方式去深刻洞察战略机会,导致年度战役打法跟往年全无变化,但市场在不断变化中,收效可想而知。
三、多兵种、跨区域联合作战的整合能力
在战略解码和充分研讨的基础上,现代商业战役已经不再依靠单一兵种就能获胜了,想要打好战争,需要多兵种、跨区域、联合作战的整合能力。
就过往的企业案例来看,这项整合能力在大部分企业内部还没有完全形成体系或思维。这就导致企业BP制定中和后续打仗都各自为战,只顾自己目标,相关部门之间没有有效协同等问题,导致公司内部资源浪费和效率降低。
粮仓
在标杆企业,中央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各个兵种按照BP商讨的步骤和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自己的任务,跨组织、跨职能形成一个合力。
俗话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每场仗都是真正做好了准备的状态。
用“I”的能力将组织集成一张网
当前,大多企业比较缺乏的是“I”的能力,“integration”简称“I”。
企业BP制定过程中,更多的是习惯通过资源的牵引来带动增长。探讨挑战时,大家更多都在探讨别的部门的问题,而不聚焦自己部门,都在考虑别人能给我什么支持,而不考虑我能为别人提供什么支持。
其实,企业的增长,还可以不用追加资源,而通过提升效率增加效益来实现,而这种能力,就是“I” 的能力。即向集成化管理要增长。
所以在BP里,必须回答的问题是:
基于未来目标,公司以什么为我们共同的中心?
基于当下条件,每个部门我能做什么,我能为别的部门做什么?
当每个部门都能回答好这两个问题的时候,这个组织就集成了一张网,形成集成整合的状态,多兵种、跨区域的联合作战能力就会长出来。对接下来的战役也就胜券在握。
我们发现,那些持续打胜仗的企业,背后都有一套方法——IPMS流程,并且能驾轻就熟地使用这套流程,整合内部资源。
三分钟视频看懂IPMS流程
然而,刚引入这套流程时,企业内部常常有很多难推进的问题,比如,部门墙如何打破?具备不同视角的部门如何坐下来,整合能力,而不是互相对峙?这些都需要时间和能力的构建。
对此,我们建议边打边建,高速公路上换轮胎,这也是那些持续打胜仗的企业最常使用的能力构建方式之一。
对新项目,新领域,先打一枪,再放一炮,沉淀成功打法,复制成组织能力,最终实现能力建在组织上,组织建在流程上,持续迭代,最后形成体系化能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管理的本质是增长,增长需要打胜仗!
所谓成长,就是不断打硬仗
经销商老板,为什么你的团队打不了胜仗?
阻碍控销模式发展的六大瓶颈
夏惊鸣:“组织力”才是衡量企业竞争力的唯一标准
人才不是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人才梯队的力量才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