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音频】华为的核心价值观丨一起读《华为基本法》第4期

大家好,今天是木萝卜:一起读《华为基本法》第4期内容,【连载发布】

上一期我们一起了解了《华为基本法》是华为第二次创业的推进器。

我们本期一起来读:华为的核心价值观。

以下为文字版:

第一章 公司的宗旨

第一节《核心价值观》  


【华为基本法的结构】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回到《华为基本法》的文本上来。我们先看这个文本的总体结构,一共有六章,这个六章的结构非常简单。

第一章叫《公司的宗旨》,开篇先确定公司发展战略最核心的内容,公司的宗旨。这个宗旨怎么能实现呢?这就是第二章的内容。

第二章《基本经营政策》,基本经营政策就是用来实现经营宗旨的,讨论企业需要做些什么才能实现公司宗旨。明确了公司的经营政策之后,那么就需要有一个组织来承接或者说落实这些经营政策。

那么第三章是《基本组织政策》,有了宗旨、政策和组织的考虑之后,那么就恰当的人来支撑组织。

因此第四章是《基本人力资源政策》,人力资源的问题解决之后,那么一般来说企业就可以开展业务了,可以经营了,这个时候,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怎么确保公司中这么多人,他们所做的工作是满足公司在过程和结果上的要求的呢?

所以还有第五章《基本控制政策》,这里面包括质量控制、预算控制、成本控制、流程控制等等。这样的话,从第一章的宗旨开始,后面是政策、组织、人到控制政策,就基本上从逻辑上完整了。

最后还有一个第六章,叫《接班人与基本法修改》,这一章的内容相对比较少,从第100条到103条,总共四条内容。

那么,总的来看,《华为基本法》的结构逻辑非常清晰,简洁明了:公司的宗旨,基本经营政策,基本组织政策,基本人力资源政策,基本控制政策,接班人与基本法修改。

【第一章 《公司的宗旨》的结构】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进入第一章的具体内容。

第一章,《公司的宗旨》,又分为四个小节,分别是:

一、核心价值观;

二、基本目标;

三、公司的成长;

四、价值的分配。

从这四个小节的标题,我们就能发现华为对“公司宗旨”的一个基本态度,首先是价值观,这个在第一位,是既是《公司的宗旨》也是整个《华为基本法》第一个要讨论的话题,可见华为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这是摆在第一位的。

接下来是《基本目标》与《公司的成长》,这里讨论的就是华为价值观在企业发展的延续,讨论华为如何发展,如何做大的路径,第四节是《价值分配》,这一点很关键,刚刚第二、第三节讨论了一点点把饼做大的问题,立刻就开始讨论分配的问题了。

在第一章《公司的宗旨》的结构中特别要注意的地方,就是价值分配安排在如此重要的地方,第一章总共就讨论了四个小节的内容,价值分配是与核心价值观、基本目标、公司的成长放这些公司发展最高级别的主题在一起,这就代表华为对价值分配特别重视。

后面我们到具体内容还会发现,华为在“价值分配”方面的确有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思想。

大家有没有想过,“价值分配”为什么会这么重要,是因为任正非的大哥情怀吗,是觉得我们应该有分享精神,所以要重视“价值分配”吗?

这里,我们更应该理解到的是,“价值分配”是保障全体员工工作动力的关键,就是“分配”本身并不是目的,我们重视它的原因是“价值分配”会极大地影响公司的“动力系统”,会极大地影响全体员工的干劲,华为还有一句话叫做“给火车头加满油”,这也就是华为在发钱的时候,全国的企业员工都眼红的原因,典型的是“人家的公司”。

好,看了第一章 公司的宗旨的四个小节,分别是核心价值观、基本目标、公司的成长、价值的分配。

我们就按照顺序,先读第一章的第一节,核心价值观。

【第一章第一节  第一条  追求】

核心价值观的第一条,主题词是追求。

什么是主题词呢?你有没有这样的经验,就是读一篇长一点的文章,读了一阵子之后,要停下来,甚至还要往回翻,想一想“刚才我看的内容是讲什么来着?”

《华为基本法》一万六千字,总共103条,文字的量虽然不算很大,但是主题特别多,而且内容特别紧凑,很容易读着读着就犯糊涂了。

《华为基本法》有一个对阅读者特别友好的设计,就是在每一条的前面都设有一个主题词,简洁清晰地让阅读的人能够把握这一条内容的核心主题。

这种做法的确对阅读《华为基本法》很有帮助,然而在比较正式的文献中,往往很少有这样的版面编排,或许这也体现了华为在管理上的讲究实用、追求实效的基本风格。作为一个阅读者,对当时的文件起草者如此用心,真是非常钦佩的。

我们继续第一条的内容,主题词是追求。

我们读一下原文:

  (追求)

  第一条 华为的追求是在电子信息领域实现顾客的梦想,并依靠点点滴滴、锲而不舍的艰苦追求,使我们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

  为了使华为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我们将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通过无依赖的市场压力传递,使内部机制永远处于激活状态。

总共就是3句话。

第一句话限定了华为的经营领域“电子信息领域”,目标是“世界级领先企业”。第二句的开头又说 “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这个可以说是当时华为的企业愿景,简单、清晰,富有挑战性。

这个愿景表述是有时代性的,也就是说是90年代末期,营业额超过几十个亿的时候,华为有了国际化发展的强烈意图,提出来这样一个战略目标。

纵观华为的发展历程,我们很容易发现华为的战略其实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到现在表述也不一样。国际化是华为发展第二个大的阶段。

在这之前,华为的发展是从农村包围城市开始的,先开拓农村的电信市场,从县级甚至乡镇级的邮电系统开始,然后逐步进入市一级、省一级的运营商市场。那个时候,华为的战略口号是“活下来”。任正非曾经说“华为最基本的使命就是活下去”,在1992年年度总结大会,任正非哽咽着说:“我们终于活下来了。”

从1997年起,华为开始打入海外市场,最初是在发达国家企业(思科、爱立信等)力量相对薄弱的俄罗斯和巴西。1998年开始则是南非、尼日利亚和埃及等非洲国家。

到98年发布华为基本法的时候,战略愿景表述的核心是“电子信息领域”“设备供应商”“世界级领先企业”“世界一流”等等。

再往后,华为很快就达到了这个战略目标,国际化已经全面实现了,那你就不能再说要“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后来华为将愿景修改为“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到2012年又加了半句话“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提升工作效率”。

这样说了2年,到2014年之后就不再强调这个内容了,14年提出来愿景是“共建全连接世界”,当时的华为强调管道战略,那个时候任正非说“我们假设数据流量的管道会变粗,变得像太平洋一样粗”,因此提出来要“构筑未来像太平洋一样宽广的网络通道”,愿景也改为“共建全连接世界”。

而现在,我们看到华为提出的愿景是“消除数字鸿沟,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可见,战略愿景的表述,是与企业发展的阶段相关的。

在98年的时候,华为的战略愿景,或者说追求就是这个基本法的第一条内容:华为的追求是在电子信息领域实现顾客的梦想,并依靠点点滴滴、锲而不舍的艰苦追求,使我们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

第一条,追求,总共三句话,第一句话简单清晰地说明白要做什么之后,接下来 “追求”的第二句话就限定了华为不做什么。

第一条的第二句话讲:“为了使华为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我们将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

这下,就更加让战略愿景更加明朗了,做一个设备供应商,不进入信息服务业。

我们常常说,一个企业的战略就是决定做什么与不做什么,谈做什么的时候,大家往往比较快乐,要做这个,要做那个,等等,很轻易就展开了非常庞大的构想。

但是说到不做什么的时候呢,谈到要放弃什么领域的时候,往往就比较难下决心,特别是与自己目前主业紧密关联,而且看起来很有前景的的业务领域,像华为这么斩钉截铁地确定不进入,其实是非常难得的,这就叫做战略定性。

如果没有一开始在思想层面考虑得非常清楚的战略定性,那么在实际业务开展过程中,就会被各种各样的市场机会牵着企业的鼻子走,就会出现业务无法聚焦的问题,导致企业在任何一个领域都竞争力不强。

任正非在2016年3月5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的时候,专门谈到这个问题,非常好呼应了《华为基本法》第一条的这两句话,我们引用一段当时的他的原话,

他说:

华为坚定不移28年只对准通信领域这个“城墙口”冲锋。我们成长起来后,坚持只做一件事,在一个方面做大。华为只有几十人的时候就对着一个“城墙口”进攻,几百人、几万人的时候也是对着这个“城墙口”进攻,现在十几万人还是对着这个“城墙口”冲锋。密集炮火,饱和攻击。每年1000多亿元的“弹药量”炮轰这个“城墙口”……

现在,我们站在从20年之后往前看,华为到目前为止,成功的道路是在《华为基本法》中第一条就定义清楚了!

其实,这个 “战略定性”这更多的是天才企业家任正非的认知,大量华为的管理者当时并不这么想!

回到当年,回到1998年《华为基本法》发布的时候,在1998年的3月26日,就在深圳明华国际会议中心的二楼会议室,这一条内容就引起了长时间的激烈讨论。

不少的华为高层管理者就不理解为什么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认为信息服务业是一个很有前途的领域,没有必要在基本法中限制潜在的发展机会。还提出证据来,说世界上很多著名的跨国企业,都是兼营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比如IBM,就有网络硬件业务和各种信息咨询服务,这样IBM可以通过服务来促进硬件产品的销售。看起来,IBM这种“硬件”+“服务”的业务模式这是个不错的业务模式,为什么我们不学习先进经验呢?为什么华为要先给自己划定一个禁区呢?就算现在时机不成熟,我们现在不做,未来也可能不做,但是没必要先写到基本法中去,说永远不做,这个是不是太激进了一点?

任正非最后亲自对这一点进行了解释,她说:“我们决心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把自己的目标定位成一个设备供应商,就是要破釜沉舟,把危机意识和压力传递给每一个员工。通过无依赖的市场压力传递,使内部机制永远处于激活状态。进入信息服务业务有什么坏处呢?自己运营的网络,卖自己的产品时内部就没有压力,对优良服务是企业生命的理解也会淡化,有问题也会推诿,这样是必死无疑了。在国外,我们经常碰到参与电信私营化的机会,我们均没有参加。当然我们不参加,以后卖设备会比现在还困难得多,这迫使我们必须把产品的性能做到最好,质量最高,成本最低,服务最优,否则就很难销售。这是欲生先置于死地,也许会把我们逼成一流的设备供应商。”

任正非的这一番话,我们现在读起来,仍然感觉到醍醐灌顶,让人豁然开朗!

在这段话里面,任正非也为我们解释了第一条里面的第三句话,就是“通过无依赖的市场压力传递,使内部机制永远处于激活状态。相比前一句,这句话才是重点。因为是不是“进入信息服务业”本身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进入信息服务业”会妨碍“无依赖的市场压力传递”,会妨碍“内部机制永远处于激活状态”,最后会妨碍华为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所以要让“内部机制永远处于激活状态”才是核心。

现在,我们再讲三句话连起来读,就会发现,争议最大的第二句话“为了使华为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我们将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其实是最不重要的,第一句谈到我们要做什么,第三句谈到做好这件事情需要保持激活状态。为了不妨碍我们的激活状态,进而影响我们实现企业的追求,我们不能进入信息服务业。

任正非的这个思想,二十年来几乎都没有变化,在2017年6月2日到4日,华为在上海召开战略务虚会上,会议上他又讲了与这个思想高度一致的话,原话是这么说的“一个公司取得成功有两个关键:方向要大致正确,组织要充满活力。”这个话与二十年前的《华为基本法》第一条,遥相呼应,揭示了华为二次创业硕果累累的最大秘诀。其实,后面《华为基本法》大量的章节都在讨论如何让组织充满活力。

读完第一条,进入第二条之前,给大家布置一个家庭作业可以吗?

我们也像华为一样,在三句话之内,准确、清晰地描述一下我们自己的企业追求,可以吗?如果不描述企业,描述一下我们自己的,个人的发展追求,也在三句话之内的,可以吗?

好,我们第一条就解读到这里,我们接下来看,确定了公司“追求”之后,最重要的话题是什么。

读后有什么感言?留言区会友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起读《华为基本法》下期聊聊——

员工是华为最大的财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再造华为:《华为基本法》,抛弃还是继承?
【专题】任正非:《华为基本法》为什么?
如何建设一套能落地实施的企业文化?以华为为例
揭秘华为企业文化的核心
华为文化究竟是不是狼文化?
如何用孙子兵法解读华为的创新秘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