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老师讲作文之阅卷归来】结合2013年安徽卷考场作文谈素材使用

活用时尚素材  秀出自我文采

                         ——结合2013年安徽卷考场作文谈素材使用

在教室里,老师以精彩的教学方式,从不

同角度引导学生如何掌握考场作文技巧,如何多角度使用材料,三年的磨砺,考生们信心满满地在考场上得以大显身手。参加高考作文阅卷,对我而言,是一份难得的收获。做为奋斗在一线的老师,有幸去感受到全省各地的考生作文,成为自己今后作文教学的借鉴。

2013年安徽高考作文题是一则新材料作文,作文材料是因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而获得192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的一句名言:“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我却梦想从未发生过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

仔细品读安徽卷作文,材料第一句是反思过去,对发生事情总结;第二句是梦想未来,是对“从未发生”的“为什么不能这样”,是对“从未发生事情”的探索与追问,强调的是实现“从未发生的事情”的条件,“却”说明重点应在最后一句。做到全面把握材料,既有“反思过去”,更有对“梦想、未来”的追问,客观的条件是“探索、创作”材料是否突出;或紧扣第二句,写“梦想+追梦”是实现的条件;由材料自然落到探索创造上,突出其意义和作用,扣材料紧密。为此,能结合到“探索”“未来”“追梦”等角度去立意的,都是高分作文。

立意明确,只能说明作文切合题意,是一朵绽放的花,而合适的材料使用,则是绿叶,让作文变得精彩而感人。完美的作文是类似的,失分的作文各有各的不同。在阅卷的过程中,我关注着学生考场作文的材料使用的得失,随手摘下不同角度的问题,整理成文,与各位学生交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引素料错误百出  

确定了论证的主题,素料的选用也就显得相当重要。学生在使用材料时,出现了一些文学常识的错误,或者是人物历史事件的错误。一个学生在作文里说,司马迁感慨“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王勃《滕王阁序》里的话,司马迁怎么知道呢?汉朝和唐朝,相差几百年。抗倭英雄文天祥,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语。文天祥明明是南宋末年的抗金名将,抗倭的该是戚继光。郭明义,几年来,捐血量达6万毫升的矿工上了中国好人榜。怎么可能啊?一次最多400毫升,并且6个月内不能再捐。

素材的引用,是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一旦出现驴唇不对马嘴,就嘀笑皆非了。阅卷老师心里笑笑,下手也就不客气了!

  二、文化散文遭嫌弃   

在以前的高考,很多考生喜欢引用陶渊明、屈原、苏武、李白、杜甫、苏东坡、辛弃疾等人的素材,做为高考作文的材料,以精彩的文笔合理的编排,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深受阅卷老师的亲睐。随着社会的发展,欣赏眼光的提升,对文化散文出现了假大空,也带给读者审美疲劳。在2013年高考阅卷时,专家组明确规定如果一篇文章有三处引用古人事例写成文化散文题材的,一律以三类文(最高41分)及以下评分。

曾经的好素材,一旦时常在卷子里接连几年的出现,即带给阅卷老师审美疲劳,更是有胡乱拼凑的感觉,时代在变化,“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每年都有许多新闻人物出现出现,何必局限古人?

  三、抄试卷原文狠扣分  

考生怕自己文章不出彩,或找不到可以让文章创新的方式,在考试时,急中生智,顺手拈来,大段的抄袭试卷上的社科文段落或者是散文,借以提升自己文章的文学性和说服力。那显眼的“科学称述”“科学定义”“樱桃”“老人”等大段的词语出现,还有《科学论证与社会人生》等标题,非常的醒目。阅卷老师是人手一份《2013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试题、答案》,随手可查出处,一旦核实,全文判为低分甚至零分。

“不得抄袭”在作文题目下都有明确的警示,视而不见、一意孤行的结果,老师一双慧眼,自然识破,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四、穿靴戴帽自欺欺人  

对所给的材料,学生只看到“为什么不能这样”或“为什么这样”,而没有很好的领会到材料的主旨“创新”“探索”“梦想”等关键词,然后加以引用材料或升华主题。但部分考生审题不妥,只是写到某件生活实践,比如《溺水》《狗》等寻常事件,然后在结尾来一句“为什么不是这样呢?”点题,读来啼笑皆非。审题过于轻率,没有很好揣摩材料内涵,只能是管他什么材料,以为点到“为什么不是这样呢?”就行。

素材的选用,必须紧扣文章主题来,而不是随意的把自己平时积累的无关素材,顺手拈来,开头引出主题,文末点题,中间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引用,其结果是吃力不讨好!

五、素材低幼简单化 

说到“梦想”“创新”“探索”,很多考生的都选择了牛顿坐下树下,被苹果砸中了,他为之深深的思考,然后有了万有引力定律;或是爱迪生在看到人类的缺少光明,寻找合适做灯丝的材料,在几百次的实验中,终于发现钨丝是最合适的材料;或是断臂钢琴家刘伟,少年失去双臂之后,历经磨砺,成为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等等。

“千人一面,万人一腔”的素材,带给阅卷老师的是乏味和无奈,感觉考试的素材积累单薄阅读面窄,论证文章主旨时,难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也缺少说服力。

在阅卷过程中,我也发现很多考生的素材积累很广,在选择和使用上,能做到灵活应用、边叙边议,即让阅卷老师赏心悦目,又体现考生匠心独运深思熟虑,成为高分作文。好的作文,在素材使用上,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中外结合主句显眼

素材的选用,要有一定的代表性,才能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象。一考生写《驾执著之舟,扬创造之帆》,其“执著”与“创造”的主题,非常清楚地彰显主旨。然后引用材料分别以标题作为主要文段的首句“驾执著之舟,扬创造之帆,快哉!”,写李白被贬官,却能在诗歌领域里创造了自我;“驾执著之舟,扬创造之帆,美哉!”写徐志摩孜孜追求,而成新月诗派;“驾执著之舟,扬创造之帆,奇哉!”,则描述迪士尼穷困潦倒,而塑造了风靡全球的米老鼠形象。

三则素材的选用,表现了在人生的命运中,拥有梦想敢于追求,也就容易实现人生的价值,获得世人在赞许。

二、围绕中心主次分明

确定文章的主题,在素材选用时,可围绕中心,然后借用其他名人言论来补充,给人详略得当之感。《路是心的痕迹》一文,作者先引用史铁生的名言“生命是一个人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开头,然后以大量的篇幅写央视著名主持人柴静,大学毕业之后,不甘心做小会计而一步一步努力,实现自我梦想的过程。文末以白岩松“痛并快乐着”结尾,人生要有梦想和未来,只要敢于探索和追求,“路是心的痕迹,让我们且行且歌,绽放最灿烂的笑容!”

中心料素突出,能够使文章有一定的厚重感,把事情容易说清楚说透彻,然后结合其他名人言论来点缀烘托,说服力就强。

三、掌握素材新颖别致

相同的素材,如果能掌握地比一般人多,在使用时就可以让读者眼前为之一亮,而有阅读的兴趣。《探索——永不止步》一文,先写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却没局限于牛顿,而是从牛顿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阐释,以更加科学的态度,第一次探寻了物理的大门,由此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后来,普朗克深入涉及了牛顿未曾踏过的天地,以微观领域的学说证明并完善了牛顿定律的局限性。后引用辛弃疾的词句“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不是表现他渴望建功立业,而是表现他不满足于仅仅欣赏月皎如烛之景,而问月亮为什么会东升西落,是中国古代第一次萌生探索宇宙的文献。

对素材的掌握有深度,在使用时就能够很好的展现考生的阅读面和洞察力,从而写出与众不同的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语文」浅谈考场作文的选材
中小学作文满分秘籍 | 010期 作文材料的选择和应用
“考场攻略”之十二——与高考评卷老师的较量(三)
中考作文备考题材
肖文:16高考作文临场十问
写作文,怎样才能拿高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