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校园.岁月】那年中考
那年中考

  这是我第一次在2004年如此清晰的想起自己当年参加中考的事。在半个月前,同事说我校今年将设立县中招考试的考点,大家都有可能做一回主考官。我听着听着,当时就迷离起来,恍惚看见好多年前那个踌躇满志的山村少年……

1989年中招考试的时间还是在烈日炎炎的7月中旬,我们中学的考点设在歙县城郊的潭渡中学。那年月,如黄飘带般的环山公路还只修到邻村,崇山峻岭间的故乡没有直通的班车。学校在无奈之中,请村里一私人货车帮忙,送我们去考试。

城里对我们而言,是时常在梦中期待和渴盼的。虽然是去考试,但更多的快乐是可以去城里看风景,生在山村的缘故,只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父母是没有空闲领我们进城的。趁凉赶路,黎明时分二十多人拥挤在货车上,随着盘旋的山路的弯道摇来晃去,路上的行人看了都紧张。送考老师一样坐学生当中,再三叮咛抓紧车厢上的木板,大家都觉得在颠簸中很快乐。

差不多过了三个小时,货车才到潭渡。先去探路的物理老师在大桥头拦住我们,说是潭渡中学已经没有空寝室,只能将就住在桥头这家小旅馆里。说是旅馆,其实只有三个房间。女生人少,住楼下,五六个人挤两张床。男生住二楼和老师一间房,老师睡床上,店老板弄来草席直接铺在水泥地上,每个男生再发条被子,算是安歇下来。

安顿好之后,老师带着去熟悉考场,偌大的校园,高大的悬铃木,平房的教室,一切让我们兴奋不已。老师领我们去拜访一位熟人,那人以前在故乡的中学教过书,现在调来此处为人师了。闲聊之中,问今年可有几个人能上中专?班主任笑笑说,这是历来素质最差的一届,有指望考上中专的就是这个穿破衣服的小鬼。

他把手指向正东张西望的我。那年去考试的同龄人中,委实是我衣服上有洞。因家境的拮据,临行那天,穿的是祖父的的确良衬衫,早上凉,随便套件旧军装,两个衣肘在寒假上山拾柴爬树剁枯枝摔下来刮破了,走时匆忙没有注意。经老师一说,我才发觉自己的疏忽大意,脸上不由自主的红了。下午,一个同学的哥哥抱了大西瓜,他在县化肥厂上班,来看望班主任,叮咛自家小弟好好发挥。我们则饱了口福,吃了块西瓜!

考生吃饭统一在潭渡中学的食堂里,八个人围着两张双人课桌,饭菜味道不错,具体的菜肴记不起来,反正比家里的丰盛。吃饭倒有件趣事,翌日早上吃大馍,在家时吃的都是里面有馅的包子,对馍是没有兴趣的,故而没有谁动手吃大馍。没料第二天,端上的是油煎馍,大家猜测是昨日的馍,没吃掉就煎了端上来,真是欺人太甚。有调皮的同学说,干脆每个咬一口,看他们明天怎么办!我笑侃,你们就不怕明天是油煎大馍片片?孰料果然不出所料,第三天早餐真是煎大馍片,众人晕倒!

两天半的时间考五场,挂在别人口中的什么紧张发慌,我似乎根本没有感受到,父亲的大手表随意的放在桌上,瞧着无精打采的主考人,心里冷笑一下,自顾与考题对峙,题目似乎还行,轻轻松松的就走出考场。

考好那日天气很热,没有车来接,要徒步5里左右到城里搭2点半的车回家。匆匆的吃过饭后,大家背着各自的书包走在烈日下,机耕路上的石头晒得直冒白烟,路边没有树荫,没走多远就汗流浃背了。我边走边估自己的考试分数,语文、数学、物理化学三张卷满分是150分,每张卷都有100分,英语、政治是100分的卷,两科加起来150分,总分肯定有450分,跟去年的中专分数线差不多!想着想着,不知不觉的过了火车站,踏上被晒软的柏油路又走水泥路,脚底热气腾腾,更是难受!

车票是提前买好的,发车时间没到,老师带了大家坐在车站边上一老乡开的饭店里休息,说还有半小时呢,自己可以去转转!看着外面无情的太阳,以及陌生的小城,很多人如我一般宁愿选择在饭店里吹电风扇。

没了考试的压力,挤在味道怪怪的公共汽车里,掺杂着汽油味,大家很是放肆的吵嚷“挤死啦”“又不是装猪”之类的“粗言恶语”,嘻嘻哈哈昏头昏脑的坐了两小时的车,又走了8里熟悉的拖拉机路,在暮色即将降临时到了家。

第二天估分,我没有去看试卷参考答案,心里认定至少是450分,填了中专兼报高中。那年月的故乡人对子女最大的期待是考中专,我的梦想是大学,可亲人不能免俗,为保险我在第一志愿里填徽州师范的定向,说是录取线要低20分!不过我是排在第二个,那个抱西瓜来看班主任的人的弟弟,也填了师范,他排第一个,因为他跟班主任是一个生产队的。我想着他上了线去读师范,我就可以念高中读大学了!

等待分数的日子很无聊,地里头遍玉米、山芋草早锄好了,父亲在乡政府后面修水塔,我跟几个同龄人从大路上抬石头去工地,一百斤八毛钱,打发寂寞压抑的时光。半个月后的一个黄昏,乡政府广播站的一个熟人在大院里昂首喊我父亲的名字:“嗳,教委来电话了,你家儿子被徽师录取了……”

隔了一天,分数下来。我考了462分,中专录取线是450分,歙县中学的录取线是440分。因为排我前面的定向同学只有420多分,加20分还不能上中专线。我,理所当然也就别无选择的的进了师范,让同学羡慕了好一阵。

时势总是捉弄人的,我的快乐其实只有三年,当我成某个大山旮旯里的老师时,那些读普通高中的同学都考上了大学,去了高楼林立的大城市,让我眼热心动!好在自己守住乡村的寂寞,利用自考的机遇,离开了乡村,来到了小城!如今在同学中姑且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借以自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街上,我遇到了三十年前的初中班主任
魏晓兰:我的凤师梦
求学安阳师专【纪鹏举】
尊师爱校见行动
【中专记忆】那些青草的味道
张治富| 情牵四十年 友谊常相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