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孙俪这一招专治孩子不好好刷牙,有“手段”的妈妈更省心

图片来自微博@

近日,孙俪在微博上分享了一条专治不爱刷牙孩子的绝招。

她说她看了一部高糖生活的记录片,片中一个6岁的男孩,因为吃了太多糖,被麻醉拔了7颗牙。

拔牙的场景看得孙俪都觉得疼,然后她把这个纪录片的片段,给哥哥等等和妹妹小花看。效果出人意料:两个孩子晚上刷牙那叫一个仔细。

她觉得都可以拿出来当教科书示范了,甚至她还想出一个更绝妙的主意,就是把几个关键画面打印出来,贴在卫生间的镜子上。

这样,就不用天天早晚唠叨了。用事实来证明,来说话,会让孩子更直观地明白:不仔细刷牙的后果有多严重!

 视频来自搜狐视频娱乐播报

孩子年龄小、经验少、能力有限,父母总想苦口婆心地教他们应该怎样去做。

道理说多了,在孩子心里,那只不过是令人憎恶的唠叨和废话而已,丝毫没有半分益处。

很有可能,孩子会“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甚至会“连哭带嚎”。

与其父母一味的唠叨说教,远不如让孩子从自己的行为中学习,他才会发现自己的行为不足,才能更自觉地走向正确的方向。

图片来自微博@

01

让孩子从自己的行为中学习

“孩子不听”是父母对孩子最常见的抱怨之一。

孩子之所以不回应大人的指令是有原因的。

往往大人说得太多,孩子对父母的话就充耳不闻了。

你可以用一天的时间来听听,你可能会惊讶自己说了那么多话。

睡觉时的唠叨,吃饭时的恳求,看动画片时的讨教还价,以及解释、劝导和说教……

如果你能少说多行动,那么,与孩子之间75%的问题很可能就会消失

一位妈妈,注意到的孩子总是拖到快要睡觉时才去做作业,然后请求讲题。她告诉孩子,在晚上7-9点之前随时愿意帮助他做作业,超过这个时间就不能帮忙了。

第一天,孩子9:30拿着数学题来问妈妈,妈妈微笑着说:“我知道你需要我的帮助,我也很乐意给你讲题,但是,很抱歉,我只在7点到9点帮助你,这次你只能靠自己了。

在这种时候,很多父母都于心不忍,认为应该给孩子更多机会。或者认为应该给孩子更多解释,告诉他“为什么今天不能给你讲题了”,告诉他“早睡早起的好处”,以及“晚睡晚起的危害”。

但,有的时候,你说的越简单越好!

当你以和善、坚定且不发脾气或不唠叨的方式来处理问题时,就会是既尊重又有效的。

因为你是在让孩子从他们自己的行为中学习。

确实,眼看着孩子在他犯的错误中痛苦地学习,我们心里也有说不出的苦。

但,这也是身为父母需要付出的代价,你想要孩子将来有责任心,这苦我们就必须吃。

图片来自微博@

02

相信孩子有能力

才能培养有能力的孩子

一般来讲,父母对孩子的信心越强,孩子对父母期望的反应也越强,从而越会往父母期望的方向发展。

每个孩子都是“千里马”,但“日行千里”的能力是否能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能否想伯乐一样肯定孩子的潜能。

简单来说,你期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孩子就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对孩子说“刷牙的小动画你看过很多次了,我相信你能刷好牙!”,比不停地说:“好好刷牙,刷够3分钟!”效果要好上100倍。

有可能,孩子因为你这句话,刷牙时间延长了1分钟。

这时,你再给予鼓励和指导:“妈妈很高兴,你能认真刷牙了,这次刷牙时间比任何时候都长。但我是想给你一个小建议,你刷牙的时候,可以想一想刷牙的那个小动画,看看刷牙的姿势对不对呢?”

下一次,孩子就有可能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刷牙了。

在孩子稚嫩的心中,父母是他强有力的精神支柱。

父母的一句肯定话,是孩子努力前进的动力。

这在心理学上,这种对别人传递期待的行为叫做“罗森塔尔效应”,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

要想使孩子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就应该向他传递正向的期望。

图片来自微博@

03

父母要“正己”

为孩子做出表率

父母以身作则,告诉孩子“你可以做什么”,比只用嘴说教“你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更重要。

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都需要一个好的榜样,好的榜样对孩子的影响力是很强的,会成为他们前进的目标和动力之源。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

榜样对于儿童的心灵,是一股非常有益的阳光,而这种阳光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的。

孩子以什么样的人为榜样,他就有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孩子的榜样。

他看到什么,就会去模仿什么。

比如,你不能一边告诉孩子不能玩手机,而你自己却天天抱着手机。

父母说一套做一套,孩子是不会买账的,毕竟父母是孩子最直观的“镜子”。

前段时间,报道:父母只顾玩手机,男孩离家出走10多次表示“抗议”。

 图片来自微博@

“南京地铁接连处置了多起未成年离家出走的警情,孩子们离家出走并非纯粹胡闹,而是因为家长们只顾玩手机。试想,这样的父母有什么理由不让孩子玩手机呢?

父母首先要“正己”,想方设法从各个方面为孩子做出表率。

现代教育家陈鹤琴说:“做父母的不得不事事谨慎,务使己身堪有作则之价值。

父母不管做什么,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对孩子都是榜样。

在孩子刷牙这个问题上,有效的方法之一,便是让孩子看到我们是怎样刷牙的。

正如鲁道夫·德雷克斯说的那样:

闭上嘴,去行动。

建议爸爸每天晚上睡觉前都对妈妈说:“我绝对不能让食物继续粘在牙齿上,我要好好保护牙齿,免得以后牙上到处都是洞。”然后走到卫生间,认真地刷牙。

刷完牙后,爸爸跟妈妈说:“刷牙真是一件很清爽、很刺激的事儿,这种薄荷在嘴里弹跳的感觉真好!”

这种交谈一定要让孩子能听到,但不要太刻意,要随意一点。

这样,孩子就会很好奇“什么是薄荷在嘴里弹跳的感觉”,他会跟着学(刷牙),而且也能体会到刷牙后的清爽。

这比我们直接督促、唠叨,他更乐意接受,更愿意去尝试。

参考文献:《儿童沟通心理学》,作者: 李群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孙俪和小S都犯过的育儿失误:唠叨千万遍,不如让孩子亲身感受
父母要避免说教孩子,来学学“叙述+后果+期望”的叙述沟通方式
不自律的父母,养不出优秀的孩子(家长必读)
如何向孩子传授正确的价值观
与其说是说教孩子,不如说是父母在自我教育
听育儿:女儿7岁夺世界冠军,这位父亲的做法,值得家长们学习┃阿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