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磊机智应对“妹妹”发脾气,看看高层次的父母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黄磊自从带女儿参加节目之后,经常会在网络上晒出一些孩子的日常,其中有一次妹妹“发脾气”的消息,黄磊的应对方式获得了大多数的网友称赞。

事情的起因非常简单,妹妹早上起床的时候发了脾气,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起床气”。
 
但是当时黄磊并没有直接批评妹妹,反而是在中午的时候,以开玩笑的口吻问:“早上谁发脾气了?”而妹妹此时也是恢复了好情绪,能够和爸爸正常对话了。


黄磊的处理方式获得了很多网友的称赞,表示这样既指出了孩子的错误,也更容易让孩子明白自己做错了事情。
 
之前还有一次黄磊在微博分享女儿尿床的事情:


黄磊同样没有因为女儿尿床而大声呵斥她或责备她,而是很巧妙的缓解了女儿的尴尬,也解释清楚了女儿尿床的原因,让女儿很释怀、很轻松、也很放心和父母分享自己的想法。
 
黄磊曾经在给女儿的信中深情地说道:
 你的出生是我最骄傲的事。我希望你们以后能够幸福,选择一种你们喜欢的方式生活下去,千万记得的是,不要为了赠品而买东西,这样你们的生活会更加快乐。


生活当中,黄磊总是会用温和的态度教育孩子,从来不跟孩子吵架。因为他觉得,只有尊敬孩子,才能使得自己的目的达成。
 
而黄磊之所以能做到这些,还是基于对自己情绪的强大管理。


如果当孩子急躁、摔东西、大吼大叫时,父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也会导致孩子有样学样,更加无法处理自己的情绪。
 
1
6岁以前的情感经验,影响孩子一生

美国著名心理学专家安东尼·罗宾斯说过:
 
“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懂得怎样控制痛苦与快乐这股力量,而不为这股力量所反制。
 
如果你能做到这点,就能掌握住自己的人生,反之,你的人生就无法掌握。”
 
这股力量,就叫作“情绪”。
 
拥有好情绪的人,不仅能轻易掌控自己的人生,还会给自己的身心健康带来无法想象的益处。


每个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处变不惊,遇事不躁,不为失败所沮丧,不因成功而张扬,以平和稳定的情绪,度过顺遂的一生。
 
然而,我们却发现,越来越多的孩子,烦躁易怒,一言不合就哭闹,甚至摔东西、打人,或者情绪崩溃,一蹶不振。
 
那么,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培养出“好情绪”的孩子呢?
 
经研究表明,孩子6岁以前的情感经历是关键。
 
这个阶段,如果孩子在性格上表现出急躁、易怒、悲观、具破坏性,或者孤独、焦虑,对自己不满意等,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其今后的个性发展和品格培养。


一个人,在受到惊吓、欺负、委屈等各种不开心的事情后,自然会出现哭闹、沮丧、后悔等情绪,这都属于人的正常反应和本能。
 
然而,很多父母会错误的理解“情绪”,并将情绪分出了“好坏”。
 
“好情绪”就是高兴、快乐、积极这些美好的词;
 
“坏情绪”就是发脾气、哭闹这些代表不好的词。
 
事实上,人的情绪不分好坏,但凡有情绪,都是人的正常反应。
 
面对同一件事时,为什么有些孩子会处变不惊,积极应对,有些孩子则只会哭,或者无助。
 
最关键的原因,就在于父母对孩子“有情绪”时的反应。


例如,当孩子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玩具,大哭大闹时:
 
有些父母直接制止,认为不能惯孩子“毛病”;
 
有些父母,则会让孩子发泄完自己的不满之后,再进行沟通。
 
前者,是对情绪的不接纳,往往会让孩子的情绪压抑,变得更加烦躁;
 
后者,则是给情绪打通出口,既疏散了孩子心结,又形成了良好的亲子沟通。
 
所以说,父母的反应,决定着孩子的情绪。
 
2
情绪抹杀 vs 情绪引导,看看你是哪种父母?

我们知道,不管是孩子还是成年人,有时候都会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区别是成年人能够容易调节好自己的情绪。
 
而孩子在6岁之前,一旦陷入到坏情绪中,就做不了第二件事了。
 
那么想和孩子沟通,就要等他们释放完自己的不良情绪之后,再去尝试和孩子交流。

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在课程中提到:
 


著名的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认为,父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情绪抹杀型和情绪引导型。
 
情绪抹杀型的父母,他们很难感知自己和孩子的情绪,并视负面情绪为禁忌,他们希望孩子永远都处在快乐和幸福之中。
 
然而情绪引导型的父母,很能包容孩子的情绪,他们不认为情绪有好坏之分,当孩子有负面情绪的时候,他们有足够的耐心,给孩子时间和空间。


很多父母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给孩子贴上标签,不允许孩子发泄自己的脾气,导致孩子的坏情绪不知道怎么释放,而这就是典型的情绪抹杀型父母。
 
其实最明智的方法是给孩子一点时间,让孩子“失控”
 
当孩子情绪爆发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的无助,并且向父母“求助”
 
这个时候,父母要做的不是去控制孩子,而是学会在孩子发泄情绪之后,想办法去引导孩子的“情绪”
 
对于有些孩子,在他发泄完后可能父母几句安慰一个拥抱就没事了,心理学上根据气质将这类孩子归为容易受教型,也就是通常我们眼中乖巧懂事的孩子。
 
但这类孩子也会因为懂事而习惯将负面情绪积压在心底,不轻易在别人面前显露,累积久了对孩子的成长同样是个麻烦,因为父母要时常鼓励他讲内心的感受说出来。


而困难型的孩子就是那种怎么哄都哄不好,而且不管是饿了还是困了,统统用哭来解决。
 
但其实这类孩子只是对情绪的识别能力偏弱一些,不能完全清楚恐惧、愤怒、沮丧等负面情绪的区别,再加上幼儿的表达能力有限,因此才会大哭大闹。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用各种情绪词汇来描述孩子当时的感受,帮他把情绪说出来“你看起来好像有点不开心”、“感觉你有点害怕”、“这令你很难过”。
 
孩子在熟悉这些情绪之后,就知道如何表达了,这样和父母沟通起来也更方便,然后再去学会如何应对这些不良的情绪,孩子对于自己的情绪控制就会越来越好。
 
当孩子处于负面情绪中,说出孩子的感受倾听他们的想法,往往能让孩子更快的调整过来。


还有一类孩子,他们的情绪表达总比别人慢半拍,经常让父母弄不清他究竟为了什么而哭闹。
 
这就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的耐心去倾听、了解孩子的内心,因为这类孩子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慢,可能需要父母反复的引导才能掌控住自己的情绪的宣泄与表达,可一旦掌握往往会有更加出色的表现。
 
科学研究表明,一种习惯的形成,平均需要21天时间。而让某种行为成为一种潜意识行为,就需要63~100天。
 
育儿并非一朝一夕的努力,而是需要持之以恒的事业,管理情绪也是如此,不论是对孩子还是父母。
 
当你没有得到孩子立竿见影的回应时,请不要失去信心,更不要轻易放弃,与孩子进行情绪共享,需要父母不懈地的坚持与努力。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磊女儿发脾气获赞12万:孩子发脾气竟是好事?
马伊琍一句话警醒无数人:摧毁一个孩子有多简单
学黄磊育儿,孩子想不优秀都难!
五岁女儿尿床,黄磊教科书级别的处理方法,值得妈妈们学习
“我想在姐姐头上钻洞变成她女儿”:黄磊,你怎么把二胎养成这样!
如何成为与孩子情感互动的伙伴(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