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肖垚:评《“波神”传奇(上)》

人性的碰撞

肖垚

认真品读《劳动时报》10月23日“漫话·说史”版面刊发的《“波神“传奇(上)》一文后,感觉这是“笑李飞叨”系列又一篇力作。全文虽然篇幅不长,但信息量大,亮点不少。总体而言,全文结构严谨,情节引人入胜,语言简练活泼,描写生动形象。

首先,开头很精彩,尤其是对“波神”来临之前渔少侠富有现代气息的表演那一幕的描写,很有代入感,语言充满艺术活力,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读来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同时,以千百年来钱塘江畔百姓生活的缩影,自然地交待了主角出场的背景。

其次,子虚乌有的典故被活用,作者利用名字的谐音和罪名的隐喻,巧妙地成功反转,令人耳目一新。

其三,东皋公的行侠仗义,渔丈人的自刎而死,浣衣姑娘投水自尽,既为伍子胥险中过关作了铺垫,也为其传奇增添了神秘色彩,更揭示了特定历史时期以伍子胥为代表的贵族阶层与渔丈人、浣衣姑娘为代表的下层百姓的社会价值观的矛盾冲突。“重义轻利”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之一,也是古人眼中的君子人格。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做人做事道义为先,中国历史上不乏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和英雄豪杰。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天下战乱,诸侯争霸,意识形态领域呈现百家争鸣的活跃无序状态,中华大地还没形成一统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伍子胥在逃亡途中,为了达到逃生的目的,也许奉行的是“君子诚为贵,和顺天下行”的理念,动用了以利赎义的求生招数,以当时的危难处境推测,他也许是真诚地感恩,更多的是希望渔丈人和浣衣姑娘为他的安全负责而守口如瓶。没料到渔丈人和浣衣姑娘均以死相许。他(她)的死,一方面可看作重义轻利的化身,表现了对伍子胥不义之举的蔑视;另一方面,也可见老百姓性格耿直,容易认死理,或者本身就是“小气包“,竟然为一句话生闷气而自寻短见(这事要是出在当下,伍子胥一定脱不了干系),不管出于什么原由,都恰好被伍子胥碰上。这两个小故事,写出了人性,也写出了文学性,这或许是波神传奇的精神内核。

刊发于2020.10.30《劳动时报》

作者系铜仁市作协会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自古称小胥,岳父叫丈人,文徵明《致丈人吴愈书》欣赏
上党丈人饮
这些出门肯定拜过神的大仙们
中国古代的《十大神兵》
芦中人与渔丈人(故事)
慧乐传奇 肖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