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时隔25年,《情书》重映在即,再看依旧是神作!


上映于1995年的《情书》,由岩井俊二的同名原著小说改编。小说和电影同年面世后,立即在整个亚洲掀起了一股“情书热”。无数的青年男女被电影中散文诗般的爱情叙事和静谧悠长的唯美画面所深深吸引。影片的男女主角——柏原崇和中山美穗一时间成为了无数春心萌动的年轻人心中的理想伴侣。


当然,导演岩井俊二的《情书》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也与其承袭日本独特的美学风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日本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火山、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频发,无数生命如飞絮般的消散的历史,也让大和民族对死亡有着极为独特的体验和言说方式。

那就是以物哀、幽玄等美学概念为核心的“悲美文化”。这种能够静观并把握生命消逝背后潜藏着的事物之美的意识,可以说悄无声息地融入了整部影片的台词、情节和画面之中。


一、一封寄往天国的情书

整部影片的故事都起因于一封情书。渡边博子在未婚夫藤井树去世三周年的祭奠日,仍旧对其念念不忘。她紧闭双眼躺在雪中独自哀悼未婚夫,随着一声急促的呼吸,她感到失去挚爱的伤痛并未因时间的流失而减轻分毫。

藤井树的父母虽然在儿子的忌日中作悲痛状,但实际上他们在内心深处却只想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哀伤尽快甩掉。父亲在忌日当天招呼亲朋在悼念后一起来喝作为贡品的菊原酒,实际上他只是想借机一醉方休。母亲也借口头疼坐着博子的车早早离开了墓地,实际上她只是想离酗酒的丈夫远一些。

随岳母一起来到家中的博子,又一次来到了未婚夫生前的房间,她环顾挂满照片和画作的墙壁、支好的画架和摆放整齐的书架,窗边洁白的纱帘外雪花不疾不徐地飘落,感到仿佛藤井才刚刚离开这里不久。

母亲从书架上抽出了一本国中毕业纪念册让博子看看藤井少年时的样子。博子翻到毕业合影的那一页,少年藤井英气十足的眉宇间透着一股桀骜不驯,就连他的头像的位置也与众不同,它被镶在一个椭圆形的框框中悬浮在同学们头顶上方,活像一个幽灵。

母亲解释说,这是因为藤井在临毕业前转学了,所以没能赶上毕业集体照。尽管母亲说,藤井在小樽上学时住的房子现在已经拆迁变成公路了,但博子仍旧在婆婆为她拿蛋糕时候偷偷将地址记在了手腕上。

博子这么做应该是出于两点原因,一方面是她对少年时代藤井的好奇,另一方面则源于她作为女人浪漫的执着——藤井的灵魂一定回到了他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等待着自己。因此,就按照纪念册上的地址向自己的未婚夫寄出了第一封信:藤井树,你好吗?我很好。


阴差阳错地这封信却寄到了小樽的另一个女藤井树家中,这引起了她的好奇,她一个神户的朋友也没有,怎么就突然有一位渡边博子小姐给自己写信送来问候呢?这勾起了藤井的好奇心,于是她便按照寄信的地址写了一封回信,说自己很好只是最近有些感冒,然后很快便收到了问候的回信和用小纸包包好的一周量的感冒药。


就这样,两人陌生人之间开始了相互通信。只不过她们与之交谈的都并非各自想象中的那个人,博子固守着自己浪漫的幻想,认为自己是在与天堂藤井树对话。而女藤井树则认为自己在和一个住在神户的名叫博子的奇怪女子通信。


故事就这借由这一封寄往彼岸的情书逐渐展开。

二、双生花的秘密


秋叶是男藤井树和博子的好朋友,他是一个玻璃艺术品工匠。他们三个相识那天,男藤井一反以往在女生面前的木讷,抢先一步向博子示好并且告白,博子也接受了男藤井的爱意并成为了他的未婚妻。

秋叶本也在第一次见到博子时就对她产生好感,怎奈好友先自己一步开口,他也就一直将这份爱意深深埋藏于心底。


后来,一次男藤井、秋叶和一众好友前去登山,怎料在中途发生了山难,男藤井不幸罹难。他猝然离世后,独留下未婚妻博子和好友秋叶慢慢消化丧失爱人与好友的哀伤。此时,秋叶深埋心底的爱意也才敢渐渐浮出水面,两人也渐渐走到了一起。


而博子在她的前未婚夫去世三年后又一次收到了一封所谓“天国的回信”,这让秋叶一时间不禁百感交集。一方面,男人的理性告诉他这封信绝无可能是藤井的幽灵寄来的所谓“天国来信”。

另一方面,他因为博子仍旧抱着和男藤井通信的期望而醋意大发,认为这封信危及到自己和博子现在的关系。于是,他决定查明这封信背后的真相。

然后秋叶便以博子的口吻写了一封信,向女藤井树讨要证明她是藤井树的证据。女藤井树收到这封信后感到很是不解,明明是你一开始没头没脑地向我寄来一封信,为什么现在你又要我证明“我是我自己”。

她本打算不再理会这件事,但在同事的建议下,还是寄出了一张贴着自己照片的伪造的驾驶证复印件,希望就此将这件事了结。


收到信的秋叶一看这个藤井树原来是个女孩子,顿时转忧为喜,甚至鼓励博子到小樽一起去拜访一下这位“女藤井树”,顺便为此前的冒失道歉。来到小樽的二人却因为种种机缘巧合与这位“女藤井树”数次擦肩而过。

两人顺着信上的地址找到她家,却只有爷爷在家,于是博子便在门口的信箱里留下了一封信,表明自己之前写信只是为了了解未婚夫“藤井树”的消息。


岩井俊二在这里的设计是极为巧妙的,他通过名字和相貌的雷同和错位,将三个人和两段感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作为整部影片的核心。其中,名字相同的一男一女两个“藤井树”是国中时期的同班同学,而且其中的男藤井还对女藤井,一直抱有朦胧好感。

而样貌与女藤井树极为相似的博子则是男藤井树成年后的未婚妻,虽说在博子的回忆中是男藤井树先向她示好,但是在求婚时却是博子戏剧性地说出了“我们结婚吧”的话语,然后男藤井树只回复了一个字“好”。


也就是说,整部影片中有两对双生关系“男藤井树——女藤井树”(名字雷同)以及“渡边博子——女藤井树”(相貌雷同)。名字上的巧合让渡边博子的信阴差阳错地寄到了未婚夫同班同学的家中,这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一个关键要素。

而相貌上的巧合又象征着,男藤井树之所以会先后爱上“女藤井树”和渡边博子是因为她们身上的共同特质吸引了他。同时,也为影片后面博子执着探究未婚夫是否因为国中时喜欢上过与自己相貌相似的女藤井树才在后来才追求自己这一行动,提供了充足而合理的动机。


名字和相貌的雷同这两种在日常生活中都概率极低的情况,在岩井俊二导演独具匠心的设计下,不仅不显突兀而且还成为了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要素,想必也是《情书》成为经典的重要原因。

三、与死亡和和解

《情书》虽是以其唯美、纯爱风格留名影史,但贯穿全篇的一个更为核心的主题其实是死亡。影片以祭奠逝世三年的男藤井树的仪式作为开篇,作为全篇关键线索的情书,是一封博子寄往彼岸世界的一封信。阴差阳错收到信件的女藤井树在国中时代也曾亲历父亲病逝的悲痛。可以说在片中的每一位主人公的生命轨迹中,都被死亡烙上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他们或如渡边博子一般囿于死亡的悲痛;或如男藤井树的父母一般费劲心力地想从悲痛中走出;或如女藤井树一样因为年纪尚小而无法体会死亡的绝对性带来的绝望;或者像秋叶一样因为好友的死亡而获得了感情上新的机会。

不论如何,他们都在与死亡费力地搏斗,他们希望找到一种让自己的余生与死亡和解的方式。“与死亡和解”这也是岩井俊二导演在影片中着力探讨的一大重要主题。

男藤井树成年后的样貌在整部影片中从未出现,他从电影一开场就作为一个幽灵存在,在现实的时空中他是不存在的,在家人、朋友、恋人的口中和回忆里面他却无比的生动、鲜活。逝去的生命永生于生者记忆的交集之中。

博子在未婚夫逝世三年后仍旧对其念念不忘,也是因为在他身上还存有太多秘密没有解答。因此,博子在与女藤井树的通信中,逐渐了解了未婚夫国中时代的点点滴滴,这既是对自己内心疑惑的解答,也是一个与他告别的过程。

在与女藤井树交流的过程中,男藤井树国中时代的碎片通过一封封信件逐渐拼凑完整。在这里岩井俊二通过季节上的差异来区分现实时空和回忆时空。博子与女藤井树通信的时候,正值冬季,整日鹅毛大雪。

而在女藤井树回忆的国中时光中,却总是阳光明媚的夏季。正如在片中男藤井树曾经反复借阅的那本《追忆逝水年华》中普鲁斯特所说“最美好的时光,永远是回忆中的时光。”

原来两人在入学的第一天就因为重名的缘故成为了周边同学经常拿来调笑的对象,两人也总是在出于非本人意愿的情况下被“绑在一起”。例如刚好排到两人值日的时候,便在两个人的名字中间画上一颗心。

还有,在班集体进行投票的时候,大家似乎商量好了一样让两个人同时高票当选图书馆馆长,负责整理归还图书。尽管男藤井树在任职图书股长期间总是偷懒、旷工,但那个剑眉朗目的偏偏少年在纱帘飘舞的窗边静静看书的绝美画面,却永远印在了女藤井树的内心深处。

还有一次,二人的英文试卷恰好发错了,男藤井树明知女藤井树在车棚等自己换卷子,却还故意拖到天黑才迟迟出现,就是为了让周围没有说闲话的同学打扰到他们。然后,他才还好在女藤井手摇的车灯下面假装仔细地比对两人的试卷,好多与女藤井相处一会儿。

还有,女藤井回忆道,有一次他还在骑车上学途中故意将一个纸袋子套在自己头上,然后扬长而去。以上的种种,都足以表明男藤井树在国中时代的确曾对女藤井暗生情愫。

现在回看,当初男藤井之所以总要营造自己和女藤井独处的环境并非是因为自己害羞,而是出于其桀骜不驯的态度不想让同学们知道,自己是在他们的起哄下才喜欢上女藤井的。

在博子与女藤井通信的过程中,博子日渐确信了自己的猜测,男藤井的确是因为自己的容貌与当年喜欢的女藤井极为相似才对自己一见钟情的,而女藤井也在博子的不断追问和对回忆的细细回味中品出了国中时代这个令人讨厌的“男藤井”对自己暗藏的情愫。

最终,博子在了解了未婚夫国中时代的点点滴滴后,也最终释怀,面向大山喊出一句句“你好吗?我很好!”完成对旧爱的最后道别。

除了这条回忆男藤井树的主线外,影片还有一条围绕着女藤井树的暗线,那就是她国中时代父亲的病逝。现实时空中女藤井树感冒症状的日渐加重,与当年父亲因为感冒转为肺炎最终不治身亡的旧事莫名暗合。

当年在父亲病重倒地后爷爷背着他前往医院,但最终因为病情太重不治身亡。因此,妈妈虽然嘴上不说但内心深处则一直在埋怨爷爷当初执意要背着丈夫去医院而不是等救护车,而爷爷也一直因为自己没能将儿子从死亡边缘挽救回来而深深自责。

同样的事情在女藤井树身上再次上演,由于此前将全部心思全都放在了与博子的通信上,她也就一直忽略了自己的病情。终于,在一天晚上突然晕倒。

爷爷又一次背起了病重的孙女,冒着风雪跑向了医院,最终女藤井被抢救过来,爷爷也累得倒在了病床上。这一次,爷爷通过拼尽性命的奔跑,化解了儿媳对自己的怨恨也实现了对死去儿子的告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豆瓣8.9,被誉爱情圣经,依旧有人吐槽《情书》“毁三观”
《情书》:学会遗忘,才能看见希望
26年前的文艺片重映也能成票房黑马?
“你好吗?我很好。” | 我们应该学会治愈自己
《情书》| 你好啊,过去。
屏住呼吸,就能听到爱的心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