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1必修2】§5.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1.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变为突变型。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个体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该雌鼠的突变型基因是 (   )

A.显性基因       B.常染色体显性基因

C.隐性基因       D.X染色体隐性基因

2.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个基因可以向多个方向突变

B.不同基因突变的频率是相同的

C.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改变

D.基因的碱基对的缺失、增添、替换中对性状影响最小的一定是替换

3.下图为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细胞形态和部分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

A.图示中与结肠癌有关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B.结肠癌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

C.图中染色体上的基因变化说明基因突变是随机和定向的

D.上述基因突变可传递给子代细胞从而一定传给子代个体

4.下列生物技术或生理过程中发生的变异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①基因突变    B.②基因重组    C.③基因重组   D.④基因突变

5.下面甲、乙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的变异分别属于(  )

A.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B.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C.基因突变,不可遗传变异          D.基因重组,不可遗传变异

6.大豆(2N=4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请分析冋答下列有关遗传学问题。

(1)某大豆品种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对S、s和M、m各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基因S在编码蛋白质时,控制最前端几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1所示。已知起始密码子为AUG或GUG。

①基因S发生转录时,作为模板链的是图1中的_____链。若基因S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对G/C缺失,则该处对应的密码子将改变为____

②某基因型为SsMm的植株自花传粉,后代出现了4种表现型,在此过程中出现的变异类型属于_____,其原因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

(2)大豆的高秆易倒伏(H)对矮秆抗倒伏(h)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图2表示利用品种甲(HHRR)和乙(hhrr)通过图二育种方法(IⅢ)培育优良品种(hhRR)的过程。

①利用方法I培育优良品种时,获得hR植株常用的方法为_____,这种植株由于______,须经诱导染色体加倍后才能用于生产实践。图2所示的三种方法(IⅢ)中,最难获得优良品种(hhRR)的是方法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

②用方法II培育优良品种时,若将F2代的全部高秆抗病植株去除雄蕊,用F2代矮秆抗病植株的花粉随机授粉,则杂交所得子代中的纯合矮秆抗病植株占_______

1A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而导致生物性状发生了改变,这种变异属于显性突变,野生型为隐性性状。若用B和b表示相关的基因,且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该野生型雌鼠的基因型为bb,突变后的基因型为Bb;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该野生型雌鼠的基因型XbXb突变后的基因型为XBXb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XbY杂交,无论是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F1的雌、雄个体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因此不能确定该雌鼠的突变型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综上分析,A项正确,B、C、D三项均错误。

考点:显隐性突变的判定

2.A

【解析】

试题分析:A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个基因可以向多个方向突变A正确。B不同基因的突变频率不同,B错误。C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遗传信息的改变,C错误。D基因的碱基对的缺失、增添、替换中对性状影响最小的不一定是替换,如缺失或增添三个碱基对,不在翻译序列中,这样几乎不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D错误。

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

3.B

【解析】

试题分析:A、由图分析发现各突变体的突变基因不在同一对染色体上,所以结肠癌有关的基因不能互为等位基因,A错误;B、从图中可以发现突变体的突变基因个数越来越多,最终癌变,B正确;C、图中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说明基因突变是随机和不定向的,C错误;D、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遗传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能遗传,D错误.故选:C.

考点:细胞癌变的原因;基因突变的特征

4.A

【解析】

试题分析:A图是肺炎双球菌的转化,S型细菌的DNA能与R细菌的DNA重组,将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B图是利用基因重组进行转基因工程;C图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D图是利用基因突变原理进行诱变育种.可知,①是基因重组,②是基因重组,③是基因重组,④是基因突变.故选:A.

考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5.A

【解析】

试题分析:(1)甲图中,精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却产生了基因型为a的精子,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

(2)乙图中精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产生了AB和ab的配子,说明两对基因之间发生了基因重组.

故选:A.

考点:基因重组及其意义;基因突变的特征

【名师点睛】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6.(1)①b   GUU    ②基因重组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2)①花药离体培养    长势弱小且高度不育     Ⅲ    基因突变频率很低而且是不定向的    ②4/27

【解析】

试题分析:(1)由于起始密码子为AUG或GUG,故其对应的模板链碱基为TAC或CAC,由于b链中有TAC序列,故为模板链;若基因S的b链中箭头所指处原碱基序列为CAG,若碱基对G/C缺失,则碱基序列为CAA,故该处对应的密码子将由GUC改变为GUU。基因型为SsMm的植株自花传粉,后代出现了4种表现型,说明出现了基因重组,由于S、s和M、m基因均位于2号染色体上,为连锁关系,故说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2)据图示可知,为单倍体育种,利用该方法培育优良品种时,获得hR植株常用的方法为花药离体培养,不过获得的单倍体长势弱小而且高度不育,须经诱导染色体加倍后才能用于生产实践;为诱变育种,这种方法最难获得优良品种(hhRR),因基因突变频率很低而且是不定向的。将基因型为HhRr的植株自交获得子代(F2);若将F2代的全部高秆抗病植株基因型为H_R_,矮秆抗病植株基因型为hhR_,则杂交所得子代hh的概率=2/3×1/2=1/3,杂交所得子代RR的概率=2/3×2/3=4/9,故后代中纯合矮秆抗病植株hhRR概率为4/27。

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重组及其意义,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效课时作业2-5-1
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一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高中生物重点知识梳理
最后冲刺,不做低品质的勤奋者!
高考生物热点冲刺:专题19 生物的变异
高考生物中的“遗传”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