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老师说心理:0-100岁的心理发展过程(不亲)

       刚刚出世,什么也没有带到这个世上,只有我自己,一张嘴,一个脑袋,一双胳膊一双退... ...
       生命的前2年,孩子是最无助的阶段,什么也做不了,只能听之任之,强烈的无助,依赖着周围的一切人事物。
       爸爸妈妈给孩子爱抚和有规律的照护,孩子会产生最底层的依赖感,也就是对爸爸妈妈的依恋和对整个世界的依赖。
       如果爸爸妈妈的照护没有满足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孩子的底层依恋情感程度就会降低。如果底层依恋感达到标准值,那么孩子内心的满足感就会让他自信和有成就感,孩子也不会因为父母离开自己的视线而担心和哭闹,因为他明白爸爸妈妈在需要时肯定会出现。这种恒定的、一致的连续性经历,使孩子有了自我同一性的感觉,也就是说孩子内心中形成的规则(记忆、想象和思维)和外部世界自然规律(人和事)相协调。
       依恋与不依恋相互转化,或者说依恋感受程度值的高低不一,如果感到的依恋值很高,或者值>不依恋,这一阶段的危机或者心理问题就解决了,孩子的人格中就具备了希望的品质,感受外部世界安全感的值就会很高,那么孩子就感于冒险,不怕挫折和失败,不会为生理和心理必需品的满足而发愁,也就不局限在眼前的事物上,视界会更广阔,格局也会更大!
       影响孩子的依恋对象最重要的是:孩子的妈妈!如果孩子出生的前2年由爸爸妈妈亲自陪伴,那么孩子的依恋感会比较高,如果按照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去有规律的满足孩子,那么依恋感的值会更高。
       反之,孩子长大后,就不会有更高天然的、自然的依恋情感值,也就是孩子和你不是很亲,这个强求不来,这个依恋情感值就会转移到陪伴孩子2年的那个最亲近的人或家庭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父母这样做,孩子才能拥有安全感
孩子叛逆其实是好的开始,家长看懂了,孩子就有救了
“妈妈不要去上班!”孩子哭成生离死别,每天都上演的分离焦虑怎么破
心理学家揭密:小时候经常被抱的男孩,长大后更有出息
李玫瑾:40年上千案例揭示,心理贫困比经济贫困,更令孩子绝望!
孩子12岁前,再忙也不能忽略这3件事,别耽误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